姜志恒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而且越来越丰富,尤其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学资源更丰富多彩。传统教学模式是静态的课堂讲解为主,而现在实施开放的动态化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使科学课堂变得更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小学生探索新的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轻松愉快地学到更多科学知识。为此,作者就当前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及其应用措施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教学方法 教学实效

一、构建学习科学知识的教学环境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亲自调查,在实验过程中才能真切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存在力量,这需要教师为同学们营造一种便于实地观察、研究的虚拟环境。有些知识教师仅通过理论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主要因为缺乏形象化的质感效应。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针对具体课文教学内容,营造一种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把自然界一切科学活动的演变过程,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种融合浓郁科学知识氛围的环境,是以模拟真实的感受为基础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将一些科学知识的存在环境、演变过程直接反映出来,以动态的视听画面的形式,在课堂上可以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教学资源拓展,能够加深教学中新知识的识记效果。有了良好的科学教学环境,学生的新思维不断焕发出奇异的光彩,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同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某些危险的科学实验活动,既增加同学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勇气,又提高安全保障。通过各种教育技术手段,营造有利于科学知识教学的现代化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演示,按照教学实际需要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使同学们在没有障碍的新型课堂环境中愉快地学习。

二、在感知过程中强化探索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留下的影响是科学知识很奇妙,但距离我们太遥远。在过去关于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站在讲台上兴致勃勃地讲解,同学们站在下面静静地听,双方交流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实现,传授的科学知识是高深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角,学生基本属于观众;学生只能在认真听讲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安静而有序的课堂教学被视为成功的典范。新时期以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曾经安静的课堂教学环境逐渐被打破,“一言堂”变成师生双向互动,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使科学课堂更生动,使一度认为远离我们的科学知识好像就在身边发生的,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直观感受效果,对科学现象形成过程近距离观察,使科学教学更形象、直观,增强同学们学习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激发孩子们主动探索新科学知识的热情,在兴趣的支配下,学生非常有信心和勇气学好科学知识,有的孩子甚至由此焕发出新的远大理想。科学课的课堂教学需要强化同学们对科学知识的感知能力,实施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教师作为科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作为探究科学知识的引导者,为同学们提供更方便的探索环境和条件,增强同学们对各种科学知识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对科学知识的体验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强化理解和记忆效果。

三、拓宽教学资源加强知识联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进一步拓宽教学资源,因为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探究,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历史。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其拥有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成为源源不绝的学习财富。为进一步拓宽教学资源,教师指导学生在线收集相关科学资料,大量资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再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归纳,得出规律性知识。这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难以实现的。拓宽教学资源要把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科学教学如果仅停留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学习成果,进一步巩固知识。

四、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一切便利条件,设计且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科学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活动设计一定要适合教学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这样的探究形式和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做大量与素质教育联系密切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巩固所学课本知识,进一步丰富课外学习生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改进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说教性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发展与生活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好科学知识关系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前途,同时让学生明白科学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学会书本知识,会做考试题就成功了,必须在思想认识和灵魂深处真正理解和体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科学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高尚品质提高自身修养的意识。新时期,加强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特别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种形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通过科学探究,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充分培养,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强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和学生能力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智力发展水平,结合素质教育和科学课程教学重点,配合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把科学课教学与创新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促进素质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