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现军 周长春

摘 要: 明确重庆市现代农业企业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特色,在此基础上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科学定位,合理设计农业职业经理人才培养规格,进而构建符合基于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核心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 现代农业 职业经理人 农业经济管理 核心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构建背景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出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发展特征,面向振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围绕地方支柱产业,调整专业布局,重点支持建设需求旺盛、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1000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00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3000个,全面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万州区委区政府坚持以“集约和集中”为突破口,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民新村集中,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流转土地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据万州区农委统计,全区现有耕地面积86.12万亩,总人均耕地0.70亩。“万州区正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基地农业向农业现代化转变”。截至2012年底,全区土地集约化经营面积近50万亩,集约率达到26%;工商注册登记的涉农企业1130家,注册资本金8.55亿元,其中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0多家,区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85家,国家级和市级以上的26家;专业大户1.7万余户,专业户近8万户;工商注册登记的专业合作社381个,其中部级示范社11个,市级示范社15个,区级示范社42个。

二、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现状

(一)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岗位需求为核心,而目前高职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设置核心课程时,普遍没有深入企业调研,缺乏对各农业企业管理、营销等岗位及岗位群的深入剖析,不了解实际企业管理工作的工作任务和岗位技能。由此导致专业定位比较模糊,课程设置特别是核心课程设置的主观性强,主观地认定应学习哪些知识和掌握哪些技能,课程设置明显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课程设置仍然没有摆脱“学科体系”。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比较晚,一开始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早期的高职教育都是以学科本位为主要特征,就是强调学科的独立性与重要性,注重在校教育与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现在很多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依旧没有摆脱这种模式,课程设置大多沿用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三段式结构,强调知识结构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理论学习,轻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适应性与创造性,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完全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就业。

三、基于现代农业的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一)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思路。

首先,针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首次就业岗位(群),分析对应的工作领域(业务范围);其次,由工作领域分析各工作领域包含的工作任务(行动领域);第三,通过对行动领域的分级、归纳、整理、排序,得到本专业典型的基本工作任务(基本行动领域);第四,通过对基本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主干课程体系的基本依据;最后,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到综合,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开发本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主干课程体系。

(二)基于现代农业的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设置。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的规格与质量标准,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构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公共学习领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财经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形势与政策、经济数学。专业基础课学习领域:现代农业基础、经济学基础、公共关系、消费行为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学习领域:农村统计、管理技能训练、农村财务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与策划。实践课程学习领域:商务礼仪与形象设计、市场调查与分析、农业投资项目管理、农产品网络营销、沙盘对抗、顶岗实习。拓展课程学习领域: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践、农业政策法规、现代推销技术、沟通技巧、逻辑思维与口才训练。

2.专业核心课程分析。农村统计这门课程能让学生理解统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统计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技能;会简单统计农业企业的一些原始资料;能熟练地撰写统计报告。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农产品营销策划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管理能力训练是经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能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以后学习其他专业管理课程打下基础。

农村财务管理课程是经管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训,使学生了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基本内容、方法体系及影响因素,掌握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投资价值的计算和应用方法,为筹资决策、投资与资产运用决策和资金分配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设置对于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形成农业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生产管理能力、质量管理能力、营销管理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等。本课程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对于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形成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经营与管理两个顶层关键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农产品营销策划掌握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具备营销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与执行、公共关系与谈判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各类营销策划能力,具有市场调查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重庆市示范建设专业,通过三年示范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重庆经济管理方面的行业号召力,转变学生传统观念和意识,突破体制及政策障碍,搭建农业院校学生和农业企业及农村基层的畅通的就业渠道,将本专业打造成为重庆现代农业企业基层管理和营销人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乡镇村社等农村基层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在西南地区领先的示范专业。

参考文献:

[1]姜大源.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J].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2]黄立,乐涛,陈廷国,刘纪成.对农业高职教育“双能型”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22).

[3]罗会源,朱求学.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现状及改革探研[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S1).

[4]徐森富.构建农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6).

[5]刘粉莲.创新林学实践教学体系 突出高职教育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

[6]顾建跃,刘瑛,柳一群,熊筱芳.论高职高专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其构建[J].南昌高专学报,2005(03).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ZJ-136]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因子协同效应分析与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