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应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理念。要关注教材更应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应进行“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教材;学生实际;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工具。这早已被大家所认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关注更多的还是教材,能正确地分析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前后之间的联系,却甚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什幺学生老是不爱听我们的课呢?”原因就在于我们自己:在我们的教案中有多少是学生所需要、所喜欢的呢?学生并不拒绝知识,但是他们拒绝墨守成规,死气沉沉地灌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学生的实际。如何利用学生的实际需要、实际生活进行数学教学即数学教学中如何生活化,是我们教师更应考虑的。下面就结合自己在四年级两个班级所上的《统计的初步认识》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让学生喜欢的成为教学的内容

在四(2)班上《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我也是联系实际的生活进行教学的,可教学效果并不佳。记得那天,一走进教室同学们问得最多的是“老师,我考了几分?”我却说:“今天不谈分数,我们去统计车辆。”于是布置了任务一起到学校门口统计车辆,可实际的效果并不好。事后分析了原因有二:1. 来往车辆并不多,十来分钟才来了两三辆车,学生没耐心。2. 学生心里最关心的是他们昨天的数学成绩,统计结束后还有学生缠着我要分数。“四(1)班也是这样统计车辆吗?”“何不让他们来统计自己的分数呢?”这样一个想法在脑中生成。于是设计了一些关于统计分数的问题。第二天上课,学生果然问起成绩来,我却并不急着告诉他们成绩,而是先出示女同学的成绩并让他们帮我统计整理女同学的分数。统计表如下:

同学们非常乐意做这事,一下子就统计完了,还分析了女同学成绩的总体概况。接着他们又主动要求整理男同学的成绩,于是大家又进入了下一个练习当中,在欢快的气氛中主动地学习。通过前后两节课的对比,使我深信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教育的首要目标应使严肃的事情变得有趣味。而只有把学生身边的,他们所关心的作为教学内容时,才会变得更有趣味,学生才更容易接受。

统计并分析了男同学的成绩概况后,不知哪位冒出了这幺一句:“你们女生比我们差多了,100分都没有!”“你们才差呢,不及格的那幺多!”……于是你一句我一言地争论起来。“是阻止他们继续学‘统计的初步认识呢,还是跳过这节课去学习‘求平均数呢?”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材、教案为中心呢?当然应是以学生为中心,再说这样的情境难得再有,于是引导学生讨论:1. 比优分:行不通;2. 比差分:行不通;3. 比总分:还是不行,因为人数不一样;4. 比平均分。于是又很快地得出解决求平均分的办法:男生的成绩总分÷男生人数=男生的平均分,女生的成绩总分÷女生人数=女生的平均分。

多幺明确的思路啊!教学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把教材、教案向学生靠拢,把老师的要求变成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的需求成为教学的中心,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二、 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人在活动中生成。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活动的过程,只有学生本身的活动才能促进自己的进步。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活动:选一个数学小助手。

学生乐了,可怎幺选呢?…投票选举…可选谁呢? …推荐候选人…填票、收票…可是如何记录呢,怎样的办法既公正又简便呢? …划正法(以前选过班干部) …于是一生唱票,一生监督,一生记录,其余的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统计结果,宣布小助手的名单…最后制成表格。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支持对象,每位学生都在讨论着如何选更好、更合理。他们都在思考,他们非常关注这件大事,却忘了这是在学习。所以我们教师更应关注活动,设计出让学生喜欢的活动,让他们亲历活动、亲历实践,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 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想象、创新

还是围绕学生的成绩,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道题目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果却出人意料。题目如下:观察下面的统计表,你有什幺想法,有什幺话对他讲?

小明的数学成绩统计:61 63 72 78 87 89 92 94 95

小红的数学成绩统计:89 85 81 77 76 66 67 63 60

生1:“小明一次比一次好,在不断进步,说明他平时是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生2:“小红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差,平时学习马虎,成绩在不断的下降,希望她知道这个情况后能克服困难,争取把学习成绩赶上来。”

……

原来的设想就到此为止,可同学们却有新的说法:

生3:“喔,我知道了,小明就是我班的×××同学。他因病将近一个学期没来上学,虽然这样,可是他平时刻苦学习,现在终于赶上来了。”

生4:“不对,是×××同学。他原来成绩一直不好,可是这个学期他非常努力,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所以应该是他。”

“我还有补充,我说的是小红。我觉得是我的同桌×××,她应用题不太懂,老是弄不明白,所以成绩下降了,请大家多帮助她。”

生5:“不对,是×××吧。前不久她爸爸生病住院,现在还没好,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她无心学习,成绩下降了。”

以上这些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才可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关注教材,更应关注学生。使学生会学习数学首先应让他们愿意学习,喜欢学习数学。“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化”,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宝贵礼物”吧!

作者简介:

于军,教师,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