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死板,重视应试技巧与方法的训练,轻视语文的人文涵养的熏陶。而我认为,语文课堂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汲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一扇窗,提高语文素养的最主要途径莫过于抓好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素养;语文课堂;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主要的途径莫过于抓好语文课堂。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一体化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获取深厚广博的知识,形成思辨、创新、实践等能力,掌握阅读、鉴赏、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但长期以来,语文课堂陷入窘境,教学形式单一死板,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依然以讲授为主,重视应试技巧与方法的训练,轻视语文的人文涵养的熏陶。优化语文课堂,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肩负的使命。

一、 语文课堂应该活泼生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长期以来,在应试的功利心驱使下,语文课堂也满是反复强化知识点,讲解方法和技巧的功利之气。一般新学期伊始,教师往往会先讲高考背诵篇目,或是先讲文言文单元,而文言文单元教学,教师更侧重于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文言文句式的梳理,文言文的准确翻译等等。如果教者能通过学生分角色诵读、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的世界,探究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对当下时代意义,或者以排演一段小舞台剧等形式,让学生能喜欢上这些历史人物、喜欢上这些言简意赅的富于魅力的文字,做到情感价值与知识能力目标的并重,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有益于学习和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文言教学时还可以比较性阅读,如将《过秦论》与《阿房宫赋》放在一起学习,请同学去探究秦朝灭亡留给后人的教训,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应迁移拓展,如在学习《鸿门宴》时,可将项羽之死的片段补充进来,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无定法,但法必灵活有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势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语文课堂应加强课本经典文本的研读,以点带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如果你问学生学过《说‘木叶》《咬文嚼字》《中国建筑特征》等篇目吗?结果恐怕很多学生说没有学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往往主观地决定重点精讲篇目,略过很多自以为无关紧要、考试又不考的篇目,而把节约的时间花在一套又一套高考模拟试卷上,我认为这种做法弊大于利,收效甚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科普说明文、杂文随笔、新闻报告文学不够重视,而这类文章虽趣味性不如小说、戏剧,但我们可以通过科普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可以通过杂文随笔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对生活、学习中的某个问题做深入的思考;新闻报告文学等更契合课程标准中“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的目标。我觉得语文教学中要用好教材,不能摒弃教材所提供的经典文本的教学,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理性认知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加强经典文本教学,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经典文本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升华美好的情感,进而形成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 语文课堂应该进行知识系统化、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大语文的宏观意识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碎片化、浅教学的弊病,教师“就篇论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者居多,精讲、细讲某些篇目,而缺少知识的迁移和整合,学生往往不能系统掌握相关知识。高中三年的学习,学生的应试知识掌握不少,但总觉得学生少了些文学底蕴和语文素养。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该有宏观视野,如通过学习《诗经》《离骚》《孔雀东南飞》《登高》,陶渊明、曹操、等作家作品引导学生理清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各时期诗歌的特点等,应对古典诗歌有深入、系统的把握;再如学习《咏怀古迹(其五)》《马嵬》《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后,可以专题性探究咏史怀古诗。学生要注重全面积累,系统掌握语文知识,才能慢慢内化为能力和素养。

四、 语文课堂应该教书,更应该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语文课堂是最好的平台和媒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加强德育和美育,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五、 在语文课堂上应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着,涵养心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的传统文化灿若星河、博大精深,滋养着我们民族的血脉,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先贤引领我们民族砥砺前行。而当下青年学子,没有厚重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不继承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也难以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所以阅读经典名着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中之重,而学生阅读什幺经典,怎样阅读经典,开始时需要语文教师的率先垂范和正确引导,要舍得花课堂时间营造阅读氛围,利用课堂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名着阅读。列出必读书目,规定学生读书进度,并利用课堂时间来交流读书感想,以作文的形式畅谈读书收获,取得比较好的阅读效果。并且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广泛涉猎,除文学经典外,哲学、历史也要去读,这样可以开阔视野,拓深思维,文学养性,哲学养心,历史养思。

抓好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愿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顺应教育改革新形式,构建新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钱军.回归课本用好教材再塑经典文本[J].教育教学论坛,2015,03.

作者简介:

周兆芳,中学一级语文教师,辽宁省大连市中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