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起始部分,良好的导入环节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授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文章介绍了几种生动有趣的导入技巧,以点见面,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使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几种方法

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幺,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导入环节又恰恰是课堂初始阶段时的重要内容,它是教师开启课堂教学模式的初始篇章,是师生之间有效交流的首要音符。设计精彩的导入方法不仅能快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我要主动学习知识的需要,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导入方法不当,例如导入不紧凑、不简练或者没有兴趣,学生便会呈现出一种精神涣散的状态,情绪低落,自然学不好知识。应该如何设计精彩导入环节,来有效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以下是我在任教过程中认为行之有效的新课的导入方法。

一、 激发情趣导入

激发情趣导入是采用谜语、儿歌、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情趣,下面我重点介绍以下两种方法。

(一) 游戏导入

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有效利用游戏形式,有利于化难为易,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如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我先要求学生课前量出自己的身高,上课时,我把相对的高个子和矮个子调为同桌,然后请同学们站起来悄悄把自己的身高告诉对方,并提出“自己和同桌的身高都知道了,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接着我从学生的诸多问题中选定两个:(1)高的同学比矮的同学高多少?(2)矮的同学比高的同学矮多少?最后,启发学生:“从你悄悄把自己身高告诉对方的动作中,想一想高和矮是怎样比较出来的?”让学生在踮起脚或半蹲下来给对方讲悄悄话的动作中去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从而引入了课题,让学生在玩中学。

(二) 故事导入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例如在教学“认识周长”这个内容时,我利用课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导入新课:今天,小山羊商店开张啦!里面的商品可真多啊!许多动物都来看看,买点什幺。大象伯伯也来了,他想买一条腰带。可是,商店里没有这幺大的腰带。大象伯伯很失望!小山羊看见了,走过来对他说:“大象伯伯,您别着急!我帮您定做一条吧。”说完,只见小山羊拿来一条绳子,固定一点围绕大象的腰一圈,再用尺子量出这一圈绳子的长度。然后就把这个长度交给工厂加工了。过一段时间,大象伯伯就扎上了一条漂亮的腰带,他可高兴啦!正当学生观看得兴趣盎然时,我停止课件播放,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山羊是怎样帮大象伯伯做腰带的吗?”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发言很激烈,我趁机导入了新课。学生有了积极的兴趣,授课效果良好。

二、 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原来知识基础出发,在呈现旧知的基础上再引发出新的学习内容,这样既有效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又能够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萌芽。例如我在教学“小数乘以整数”这个内容时,先将旧知再现,通过归纳积的变化规律,及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因数8缩小10倍,积怎样变化呢?”从而引出例题:0.8×7=?这时我指出,像这样的题怎样计算呢?由此引入了新课。(随即出示课题)

三、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不妨让他们积极动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生成,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教学数学概念的时候,我常常用孩子们熟悉的实物为例,先是由具体事物再到抽象知识,因为学生的感受从感性合理过渡到理性,同时尽可能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在亲自动手实践时,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既符合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又能强化他们的形象思维。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先让学生用8根小木棒摆两个正方形(没有剩余),再分别用9根、10根、11根小木棒摆两个正方形(有剩余)来引入新课,使学生在操作中轻松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四、 巧用多媒体,直观演示

多媒体作为新型教学资源,被大量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它能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所以在导入环节时,我们不妨借助多媒体这个媒介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热情。

例如我们在教学数学教材第二册《认识人民币》时,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两段视频:一段是人们在超市买东西的情景;一段是人们排队买车票的情景。观看完视频之后,教师问学生:“这两段视频拍的是什幺情景?”“买东西、买车票要用什幺?”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你们想认识和会使用人民币吗?那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人民币。”

结语

总之,教学导入方法众多,但无论选取哪一种,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效果。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在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合理选用适当的导入方法,奏响教学的第一篇章,促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余文森.小学数学名师魅力课堂激趣艺术[M].重应: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高丽娟,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双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