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角色游戏以模拟幼儿现实生活情境为依托,满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交往需求、心灵和认知发展需求,为幼儿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情境,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社会交往、艺术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角色游戏的有效开展,要从幼儿主体的需求出发,从环境创设、教师参与、游戏讲评三个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

关键词:角色游戏;环境创设;教师参与;游戏讲评;支持策略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孩子在生活中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角色游戏以幼儿现实生活为依托,正是满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交往需求、心灵和认知发展需求,为幼儿创造了接近真实的生活情境,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社会交往、艺术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本文从角色游戏中幼儿的需求出发,思考环境创设、教师参与和游戏讲评三个方面的有效支持策略。

一、 环境创设的支持策略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参与的游戏,因而游戏环境的创设要能满足幼儿的主体需求。从幼儿的生理、心理以及认知发展等因素来看,在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上,除了在空间、场地这些硬件的支持外,教师还需有如下“软环境”的支持策略。

(一)开放性交往需求的支持

《纲要》指出“幼儿与成年人和同龄人之间的共同生活、交流、探索和玩耍是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因而,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要满足幼儿开放性的交往需求。

其一,创设协商性的交往环境。角色游戏的环境可以跟幼儿讨论,创设幼儿较为熟悉的生活环境,如超市、理发店、医院等,这些跟幼儿生活相关的主题游戏环境便于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在游戏中模仿,在交往中迁移。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活动空间和教室周围的环境,因地制宜,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为幼儿创设便于他们创造性交往的开放空间,如走廊、封闭的阳台等等,跟幼儿日常的学习生活有关联,但又有新鲜变化,既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也满足了幼儿的心理安全需求。

其二,创设生成性的交往环境。《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引导幼儿探究在角色游戏中的问题,对环境创设进行改进,这样的生成性交往更利于幼儿的心智发展。例如,在“水果店”角色游戏中,刚开始幼儿还是很喜欢玩,可时间长了,渐渐地问题就来了:水果店生意直线下降,大家都不愿玩这游戏。一段时间水果店还处于半关闭状态。老师可以由大家分析、商量:原来由于每次大家收拾水果时都一骨儿倒放,使得部分水果损坏,品种不全;一些水果颜色也变得灰暗、单一;而且做生意时,营业员之间还只顾自己聊天或外出,不顾生意,所以客人少了。经过分析后,针对问题进行了整改,水果店的生意又开始红火起来。再如像银行那样自行设置醒目的一米线,路面上多了维持交通的警察,这些都是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感到困惑后,经过商量并提出修改方案。通过这些游戏活动,幼儿真正在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创新中,提高了自己与现实生活接触的深度,增强了交往沟通能力,锻炼了动脑动手能力,在游戏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二)多样性环境色彩的支持

幼儿对鲜艳的色彩很敏感,不同的颜色会引起幼儿产生冷暖、轻重、明暗的感觉,也会引起幼儿产生联想,甚至情绪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根据幼儿活动功能区的不同,创设色彩丰富的游戏环境,来吸引幼儿参与,调节幼儿游戏的情绪。

(三)多层次游戏材料的支持

幼儿认知行为的发展与游戏材料的层次性有很密切的关系。在游戏中,幼儿常借游戏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使游戏内容更丰富,游戏兴趣更高,游戏结果更为圆满。不同认知水平的幼儿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也不一样,动手能力强的幼儿,适合一些低结构的游戏材料,来发挥他们想象创造力;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相对适合一些高结构的游戏材料,满足他们的认知需求。因此,教师在创设游戏环境时,为幼儿提供能适应他们年龄特点、反映幼儿个别差异并有利于幼儿各方面发展的游戏材料。此外,为游戏活动准备的材料应具有动态变化性,使幼儿根据游戏情节的拓展有多种选择、创造的机会。游戏材料只有适合不同层次幼儿的兴趣,才有助于他们感受到某些问题情境,并通过实践“试错”,在深度交往中尝试解决多样化的问题,来培养创造精神。

二、 教师参与的支持策略

教师在营造适宜的游戏心理环境时,给予幼儿角色游戏以正确的指导是关键。幼儿游戏具有一种自我生成与更新的特性,教育者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主要通过有效控制那些有可能诱发幼儿游戏自我生成与更新的因素而实现的。因此,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时,有如下两个策略。

(一)尊重幼儿的意愿

角色游戏一经准备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戏中:水果店老板亲自在摊前吆喝,招揽生意;理发店工作人员,穿戴整齐,挥舞着剪刀喀嚓喀嚓,还实行优惠政策……这些都说明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社会活动和行为。由于平时成人对幼儿活动的教育和限制,幼儿较难参与到成人的社会活动中,因此他们只好借游戏满足“激情的宣泄”,实现“心灵的补偿”,这也是角色游戏为幼儿喜欢的原因。因此,教师在没有危险性存在的同时,应尽量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自由发挥,不要随意打扰他们的工作,否则只会引来孩子的兴趣下降。

有时幼儿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并不会按照预设的规则游戏进行,往往会因为游戏中随机产生的某些不确定因素而转移兴趣点,这个时候,教师应注意观察,倾听幼儿真实的需求,尊重幼儿的意愿,适时鼓励幼儿进行兴趣探究,而不宜主观臆断地干涉幼儿的游戏发展。

(二)适度的指导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不参与游戏,并不代表不关注幼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经常会出现社会交往的矛盾,有些小矛盾幼儿可以自我解决的,教师应给予信任,密切观察幼儿在问题解决中的自我生成与更新。而有些矛盾造成幼儿“脱离”游戏角色,或干扰了其他幼儿的角色游戏,或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难,教师则应适时地进入角色游戏中跟幼儿对话,从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兴趣点和需求,以此来带动幼儿其他方面的学习活动。

三、 游戏讲评的支持策略

角色游戏是幼儿微型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角色游戏后的讲评环节是幼儿认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关键,也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在今后的角色游戏中与同伴共同发展,获得新的认知体验和能力发展。在游戏讲评中,可以有如下策略。

(一)尊重幼儿主体

角色游戏的主体是幼儿,角色游戏讲评的主体依然是幼儿。在游戏讲评环节中,教师仍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角色游戏结束后,幼儿从游戏情境进入到集体交流情境,可能还沉浸在角色扮演中。此刻游戏讲评,鼓励幼儿跟同伴分享游戏中的感受、想法,有助于大班幼儿“元认知”水平的发展,促使幼儿对下一次的角色游戏产生期待,并懂得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作出自我积极的评价。因此,游戏讲评环节中,教师应该努力做好倾听者、欣赏者,或巧妙地导入主题,或简短地提问,或夸张地设疑,或热情地鼓励,尽可能满足幼儿表现、表达的愿望,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二)灵活组织讲评

游戏讲评时一般都是信息量大,气氛热烈,每个幼儿自我表现机会较少,较难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我们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组织讲评。其一,可以采用小组讲评。如教师鼓励幼儿发现角色游戏中他人的优秀表现,可组织参与不同游戏情境的幼儿分小组交流,让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自我评价能力得到更多同伴的分享和肯定,为今后的游戏和学习组织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和人际环境。其二,可以采用就地讲评。教师可根据幼儿角色游戏的状态,就地组织幼儿讨论和评价游戏中产生的问题,以便幼儿在下一次同一游戏情境中改进。其三,可以采取集中讲评。教师可围绕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例如,游戏后材料的整理问题;还可组织幼儿对活动过程的集体反思与交流:“遇到了什幺问题,想出了什幺方法”等,启发幼儿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发展思维。

(三)多种方式展评

角色游戏中,幼儿往往会迸发出极高的热情和创造力,有时幼儿的创造性会一闪而逝,而其本身还未注意;有时幼儿因为特殊的游戏情境而留下富有创造性的作品,期待得到他人的肯定,如照相馆等;还有时可能会有同一游戏情境中几个幼儿共同完成了一项很有创意的游戏活动等等。因而,游戏讲评不仅仅是为了对游戏活动组织的点评,还有对幼儿持久的创造力和探究兴趣的鼓励与培养。游戏讲评可以根据幼儿游戏情境内容的不同,智慧地为幼儿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其一,视频记录展评,老师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用拍照或视频的方式及时记录下幼儿即兴发挥的表演或优秀表现,还可分享给孩子的家长,让孩子充分得到鼓励和肯定,增强合作信心,激发创造灵感。其二,作品直观展评,可以将幼儿游戏中创作的美工作品、作坊作品、建筑作品等等进行展示,这些作品的直观展示能有效促进幼儿们在今后的角色游戏活动中思考、创作、交流与分享。其三,情景展现展评,老师可以捕捉角色游戏区几个幼儿的优秀表现,请他们再现游戏场景,为全班幼儿展示,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与他人良好的合作创造能力。

这样一种讲评,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创造能力,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很好的释放,更使幼儿从小培养一种积极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秦元东.关于游戏指导的理论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1(2):25-26.

[3]林少玲.引领善思 有效讲评:大班角色游戏讲评策略浅谈[J].当代学前教育,2014(2):30-31.

作者简介:施爱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苏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