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婷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强化他们的数学品质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他们更扎实地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教学的策略,仅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知识形成;过程学习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表现出注重结果淡化过程的特征,师生给予知识结论的关注程度更高,没有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重要性。这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与过程发展。在此种情况之下,新课改标准提倡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也就是学生在知识点学习期间要注重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如何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意义分析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众所周知,数学这门课程与语文、英语、科学等学科不同,小学数学课程强调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数学学科的知识较为深奥、学习起来也比较枯燥,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的说教,会导致很多学生因为难于理解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让学生经历学习形成的过程,能将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与数学问题理解能力,从而有效激发广大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及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其次,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还能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广大一线教师都知道,小学生只有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才会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并将相关数学知识内化迁移,形成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现数学知识解决的过程,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能让他们逐渐形成运用自身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并不断增强自身的数学知识储备,这样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最后,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还能有效拓展小学生解题的思路,发展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现数学知识解决的过程,能帮助小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抽象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似问题时,能够根据自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对该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就能有效帮助学生拓展他们自身的解题思路,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策略

首先,数学课程在教授中要体现生活化,即组织学生通过掌握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深入地感受知识内涵。

如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可向学生提供公共汽车到站乘客先下后上的实际事例。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中理解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提供给学生的现实背景一定要能充分反映所学数学知识,即素材要具有典型性。比如教学1平方米有多大时,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有效体验,帮助建立概念。先让学生在教室里围一个约一平方米大小的范围。然后估一估,一平方米的地面可以站多少人,并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站到上面去,让学生感觉大约可以站多少人。最后再将一平方米的大小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描述,如桌面,拼拼几张桌面有一平方米大,估算黑板的面积约有多大,老师在黑板上画画看,看能放得下几个1平方米,学生有了这样的体验,当学生刻画一平方米有多大时,就不会是模糊的用“这幺大”来描述了,就能用更具体的来描述了。二是提供的素材的数量要适当。比如质量单位的教学,教学时通过让学生亲自去掂一掂、提一提等活动去实际感受一克、一千克有多重。用一个鸡蛋去感知几十克,用一个苹果去感知几百克,用一个砖块让学生感知几千克,同学相互抱一抱,感知几十千克的重量。通过这样的体验,不仅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牢固,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及类推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其次,通过学生之前掌握的知识关联到新知识的学习。结合知识点存有的逻辑性,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回忆头脑中已经掌握的知识,对旧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创造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其视作学生感知知识形成过程的前提条件。这一措施在具体实施中要特别注意几点。

(一)要关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充分利用转化的策略

组织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期间进行知识点转化,同时按照旧知识具体内容完成新知识学习,比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相关内容过程中,在课程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准备平行四边形学具,同时每一个小组中的学生成员制作的图形都要有所不同。实际的操作如下:测量图形的底边与高度,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本子上,在剪拼操作后把平行四边形改为长方形,测量长度和宽度,得到面积数值。接下来思考转变前后变化的信息,引进交流和互动环节,探索平行四边形以及长方形之间的关联,进而推断面积计算思路。在此期间,学生不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知识形成,还可以形成“转化”的思维框架,这样为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奠定基础,明确面积公式的推导方向,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要重视旧知识的迁移,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实现新知识的理解

比如“小数乘小数”的教授,教师给学生展示如下内容:12×6=72,1.2×6=7.2,提出问题:题目的变化规律是什幺?结果中的小数点要点在什幺地方?学生回答:小数点应该在数字7和2之间。教师继续提问:两个因素都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也要保留一个小数点,12×0.6的结果又是什幺呢?学生回答:7.2,教师问:1.2×0.8的结果小数点有什幺特点?应该点在哪里?怎样证明?由此逐步指导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也就是一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多少,积也扩大或者缩小多少。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带领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扩展学生知识面。

再次,要让学生参与到实践应用、自主分析、积极猜测、交流互动与全面思考的环节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感受对称图形的特征、认识对称轴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对称图形,之后按照一定的角度审视对称图形,找到图形特征,引进交流互动环节,这样学生一方面观看到图形的折痕,另一方面掌握图形不同决定对称轴数量的不同道理,把学生被动化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化。在交流期间,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过程的挖掘,还应该凸显学生中心地位,充分的经历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

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剪对称图形,然后自主选择观察的角度和内容。看自己剪的对称图形,你发现了什幺?最后进行交流讨论。结果学生既主动看到了折痕,又主动发现了图形不同,对称轴的数量也不一样的数学事实。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的观察活动是主动的。在交流活动上,教师不但让学生交流操作的结果,还引导学生交流操作的过程,而学生不但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还主动交流自己的发现。这样在操作、观察、交流三个主要的数学活动,学生始终都处于主动的地位,才使得学生主动经历了对称图形特征以及对称轴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

其次开展数学适应应用的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另一个目标。通过实践学习了理论知识还需要融入实践中。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重视知识发展外,还要把知识应用融入至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基础知识、方法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经历运用知识的过程,并可以感悟到数学应用的价值。

最后,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比如,每一次进行完教学活动后,教师可出示几个自我评价的问题。

(1)这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我是用什幺方法学会的?(2)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学会?是什幺原因没有学会?(3)今天我从老师或同学那儿又学到了什幺好的学习方法?(4)对自己进行评价以后我有什幺感受?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发现反思中进一步明确所学数学知识的逻辑,起点是什幺,所学新知识是哪些已有知识的扩充与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理解。

三、 结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使学生思维得到训练,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远比直接授以学生知识有价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让学生慢慢学会站在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并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认真去思考、反思,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最大限度激发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个价值大于只教会他们某一个知识。

参考文献:

[1]庞琰.展示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9):166.

[2]冯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3):131-132.

[3]周秀兰.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J].小学教学参考,2018(15):39.

[4]伍秋光.注重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J].数学大世界(小学一二年级版),2018(1):92.

[5]邹香如.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展:浅谈数学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