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教改背景下,指明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也促进了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变革。但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依然束缚在应试教学理念和模式中,致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与教改后的要求相差深远,制约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就以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教改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并随即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改;现状;优化策略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以及更高的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语文基础知识,更加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唯有完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满足小学语文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

一、 小学语文教改后的教学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之后,课堂教学目标和模式也随之发生转变。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体验等。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其中包含着大量的隐性学习目标,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任。基于此,教改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能局限于知识与技能层面,还应努力挖掘其中的隐性目标,关注语文内容中蕴含的人文元素、情感元素,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人文素养发展;其次,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改革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加明显,教师的地位逐渐趋于客体化。面对这一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要给学生给予更多的学习时间、学习空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目标和方案,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最后,应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跨学科综合。在小学语文教改视域下,教师应转变传统单独教学的现状,立足于学科之前的交互性,关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其他学科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跨学科的引导下,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 小学语文教学教改后的问题分析

(一)对教改认识不够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背景下,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改革认识不够,使得教师的教学改革决心不够,甚至一旦遇到困难就出现了退缩的现象,甚至依然习惯地选择陈旧、滞后的教学方式。还有一部分学校虽然已经花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聘请高素质的教师到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致使课堂改革出现了断续的现象。另外,教师由于长期束缚在应试教学理念中,致使其在实施改革的时候,也存在不持久、不彻底的现象,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超越自己认知范围的教学手段,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自身秉承的教学观念尤为重要,直接决定过了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和效果。在教学改革背景下,一旦语文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就很难明确教改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很难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手段,难以真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依然束缚在应试教学观念中,并未对教改后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进行全面、深刻地认识,依然采用“持续说教”“强制灌输”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个性思维也受到压制,难以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难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改视域下,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局限于理论层面中,还应关注教学内容、教学的趣味性。但教师无法领会到教改的核心,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常常按照既定的流程或者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缺乏了灵活性、个性,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不相符;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一味地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缺乏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变通性,致使小学语文课堂枯燥无味,难以真正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严重制约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还应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小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但在调查中发现,小学语文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常常误认为只要将教材上的内容讲解完,即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少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并未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制约了小学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难以真正满足小学语文课改下的教学目标。

三、 小学语文教学教改后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转变理念,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方面,面对小学语文课改下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从滞后的应试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结合小学语文教改下的要求,摆正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及自身在教学中的位置。首先,教师应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解读,并对以往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其次,还应转变自身的角色,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自身置于课堂教学的“客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探究学习中;最后,教改背景下,教师还应将教学的重点从原本的知识教学目标转移到学生的身上,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协调好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具备极强的综合文化理论支撑,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改革下的要求。面对这一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之余,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学习,不断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满足当前教学需求;同时,语文教师还应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合作,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制订出跨学科的教学目标,旨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备课工作,奠定高效教学的基础

备课是开展教学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基于课改下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要加强备课工作,切实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一方面,教师在备课之前,应对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钻研和分析,严格按照新教改的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获得语文基础知识,还能在学习中达成隐性目标,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之前,还应尊重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小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使得设计教学方案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区”相契合;另外,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还应关注小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结合小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差异性等,制订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旨在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以往,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枯燥,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改革背景下,为了真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结合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开展课堂教学。

首先,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状态的转变。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可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或者进行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在情境和角色扮演中,唤醒自身的求知欲望。例如,在《爬山虎的脚》教学中,由于小学生不熟悉爬山虎,在学习中面临着较大的难度。面对这一现状,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借助了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出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在直观地情境感知中更好地参与到文章学习中,并深刻了解文章内容。

其次,重视语文预习。教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真正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小学生自主预习能力有限,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时,可通过微课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下结合微课视频进行预习。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将不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再次,重视课堂互动。在教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完成知识的构建,并促进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方式,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小学语文的高效学科。例如,在《找春天》的教学中,为了满足教改下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之后,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即:春天的特点有哪些?为什幺说春天像害羞的小姑娘?你们眼睛中的春天是什幺样子的?接着,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交流,以便于学生在讨论中共同完成本课文的深度学习。同时,学生在讨论互动的过程中,也活跃了课堂氛围,真正实现了小学语文课程的高效学习。

最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还应尊重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小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积极开展层次化教学,或者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例如,在《小马过河》的教学中,就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确保每一个小组中学生层次不同、能力不同。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了层次化的教学目标,以便于小组内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在学习中得到了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四)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教改背景下,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还应指向学生的综合素养,积极开展一些语文课外活动,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具体来说,可在教学之余举办知识竞赛、作文朗读、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也可以在教学之余,引导学生外出参与研学旅行活动,引导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完成语文写作、古诗词次朗诵等活动,使得语文学习模式更加生动丰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课外活动的类型、时间,还应在活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以便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教改背景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唯有加强教学改革、语文核心素养的深入研究和解读,积极反思课堂教学。才能立足于小学语文教改后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更新教学理念、科学备课、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旨在落实教改下的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轩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教改后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34.

[2]刘灿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改革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2):215-216.

[3]莫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略谈[J].科教文汇,2019(10):143-144.

[4]高贵忠,任京民.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1):38-42.

[5]殷明舒.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究[J].长江丛刊,2019(28):98-99.

作者简介:

张存海,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民乐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