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第一技能教育目标,但在这语言、文化之下,更包含着对人类精神文明和优秀文化的传播。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来说,语文不再是文字材料的累积,其更表现出了出色的人文价值教育优势。立足生命教育视域的有关要求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学生的情感、能力等角度开发学生的技能,将为学生语文素养与核心情感的萌芽创造新的环境。

关键词:生命教育视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对现代教学指导活动来说,生命教育更偏向于一种“全人教育”,其涵盖了从生到死的全过程,在对个体的生活能力、社会技能进行训练的同时,也在对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人的本性与价值进行探究。依靠生命教育与生命管理,每个人都能获得“成为自己”的机会。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生不仅能够在课程中了解语文知识,更能了解“生命”“语文”的核心含义,这一优势是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的。

二、 生命教育与语文阅读教学结合的意义

美国学者华特士在1968年创作了《生命教育》一书,在书中首次给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概念。华特士认为,教育不能只关注知识、技能在教学环节的应用,更要强调个体的发展与生活,注重学生的生存与成长。对现代教育理念来说,华特士的教育理念站在“生命”的角度上重新规划了当前的教学工作,进一步保障了生命的价值。在进入中国之后,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伴随着中国的教学要求发生了变化,其演化为一种直面生命和生死问题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良好意识的同时,使学生形成了积极健康的生活观与价值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饱含人文情感与情感教育价值的素材并不少见,写景类材料传输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写人类材料表达人类群体之间的美好感情,在生命教育理念下,相关理念逐步推动阅读教学活动,使得阅读成为集情感教育、思想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理念认为,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指导活动开展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终要求,但如何落实生命教育、如何开发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这些问题还需要教师的探索。

三、 阅读教学与生命教育理念相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完成育人任务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活动表现出了审美性、基础性、工具性等多种特点,在开发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在帮助学生积极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来说,阅读教学活动发挥着“说文解字”的基本功能,也具备教育世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但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对材料进行讲解分析,并不会强调情感、思想等内在元素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生命教育理念从“生命”的角度入手,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在对优秀的文化作品、精神文明进行讲解宣传的同时,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鉴赏技能为第一目标,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生命的良好意识。对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来说,生命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将被遗弃、被遗忘的精神文化重新拾起,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材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积,更是智慧的积累。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科价值

在新时代下,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只发挥出帮助学生识文断字的基本功能。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成长,必须使其形成责任感、使命感,形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终身发展目标的良好理念,培养其以学问治世、以德行做人的良好意识。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重阅读教学活动的求真、求实特点,更要强调学生对阅读教学活动的掌握、分析,逐步开发学生的语文素质。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复杂的文化知识与“生命的本质”这一话题相互融合,促使学生形成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良好素质,并将自己的发展与成长融入文化体系的建设当中。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学生以自身的发展需求为第一标准规划未来的阅读活动,结合自身的情感意识、活动欲望选择阅读素材,从而获得文化、思想的双重教育。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学生得以正确看待并理解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之间的理性关系。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来说,生命教育理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语文课程的发展。

四、 生命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一)做好阅读指导,感受生命之美

小学语文课程具备较为丰富的审美价值与情感教育价值,在教学指导活动中贯彻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必须结合“生命的价值”这一核心议题规划教学工作,纠正“阅读教学只有阅读”的错误观点,依靠反思、互动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使其在文字的世界中看见生命、看见未来。回顾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干预、管理下参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以识字、断句为主,情感教育价值偏低,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生命之美,体验生命的核心价值,才是对生命教育理念最好的回应。

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的限制,对当前已经出现的教学素材,教师必须形成拓展、延伸的良好意识,将教学内容拓展到新的板块当中,对教学知识进行重组。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大还是小》的相关教学为例,文章配合生活中的不同场景,说明了自己的“大”与“小”:当自己能够独立完成某些事时,感觉我“很大”,当自己想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时,又会感觉自己“很小”。“大与小”的变化,实际上是一个发展、成长的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大与小”正确认识自己。在讨论环节,学生针对自己能做的事、不能做的事展开讨论,初步理解大与小的不同含义。《大还是小》以“有时候,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更多的时候,我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来结尾,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想。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互动问题:你是希望长大,还是希望不要长大?在故事中感悟生命的经历,理解生命的发展历程。在情感上教育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认识,对未来有所把握,才能使生命教育更有分量。

(二)学生自主学习,感受生命教育

生命是存在于客观环境中的永恒话题,让学生独自感悟生命,理解生命,主动接受生命教育,教学质量远比教师引导更加出色。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并不会为学生预留自学的机会,其认为,小学生的自学是无方向、无目的的,他们的自学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无法为教学活动提供有用的素材。但对现实中的教育活动来说,小学生丰富的灵感与强烈的求知欲已经成为其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在阅读指导活动中,学生已经能够主动对相关教学知识做出回应。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站在个人的角度感受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看透文字的表象,在理解文字的同时理解生命的真正含义。以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为例,虽然是童话故事,教材中也包含着较为丰富的科普素材,向学生介绍了不同动物的尾巴的用途,帮助学生理解了生命的多元化、丰富性等特点。教师可要求学生制作阅读表格,对不同动物的尾巴的特点、功能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在搜集知识的过程中感悟生命的特点。学生对动物的名称进行记录,对其尾巴的功能进行归纳,得出学习结论,获得新的语文经验。在完成表格制作任务之后,可与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要求学生对阅读之后的感想、经验进行记录。部分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开展总结活动,记录课文中的科学知识。部分学生则从感性的角度入手,抒发自己的见解:生命是丰富的,不同的生命有着自己的生活智慧,对不同的生命,应该尊重他们,学会去欣赏生命的美。此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开展探究互动:文章围绕动物尾巴的功能给出了不同的知识,你能仿照文章的行文思路,创作一个关于动物的其他器官的故事吗?学习语文知识,在阅读的同时感受情感,使学生体验生命的魅力。

(三)贴近学生情感,筛选教学材料

学生个体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开始趋于成熟。对小学生来说,情感上的引导远比理论知识的传播更加重要,满足学生的感性认知要求,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教学、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才能在根源上解决因情感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

教师可配合学生的情感表现落实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在帮助学生理解情感、解读情感的过程中感受生命教育的核心内涵,形成和谐统一的教育观念。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材《青蛙卖泥塘》的教学为例,在阅读教学环节,可引导学生配合教学材料与生活经验表达观点,发挥生命教育的情感价值。配合“青蛙售卖泥塘”的经历,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不要在冲动下做决定”,因为自己也有将认为不需要的东西送给他人,其他人妥善使用的经历,这种经验使得学生学会“谨慎”。部分学生从青蛙配合他人意见美化泥塘的故事中得出,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一些学生则认为,他人的意见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所给出的,未必会对自己有用,在听取意见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有关意见的“选择性”特点。依靠生命教育理念将学生的生活经历带回到课堂当中,从学生的视角规划有关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学工作取得相应的价值。

(四)教师主动表达,引导学生开口

对生命的核心概念与价值,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要让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帮助学生将这种“认识”表达出来,鼓励学生结合自然生命、个体发展、社会价值等话题展开讨论活动,在生命教育理念下构建全新的小学语文课堂。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搭船的鸟》的教学为例,针对文章的标题、内容,教师可尝试与学生开展互动:动物具有害怕人类的本能,搭船的鸟的故事是不现实的。当教师给出这一观点时,部分学生会快速做出回应,一些学生则会给出否定意见:被人类从小饲养的熊、老虎等动物更加有野性,但在成年之后依旧保持着和饲养员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借由教师所给出的意见,结合教材内容《搭船的鸟》引导学生接受生命教育,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核心含义。饲养宠物、美化环境的经历使得学生开始主动解读有关材料,在教学环节,学生对自然生物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当自己愿意用爱和宽容包容其他生物时,其他生物也会给我们信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中,作者借助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动物的情感与经历,使读者感受到不一样的自然。在阅读教学环节,可将有关阅读材料下发给学生,帮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当中的生命智慧。感悟生命,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表达观点,才能使阅读教学活动发挥出价值。

五、 结语

生命教育理念填充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内涵,在教学指导环节,其从情感、技能等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将自然和谐、成长发展等理念传输给学生,促使学生在新的环境下取得进步。教师应该把握阅读教学活动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规律运用阅读教学素材,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了解未来。

参考文献:

[1]王斌,罗宝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J].亚太教育,2015(29):118.

[2]姜红.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学苑教育,2020(8):32.

[3]刘拴来.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2019(12).

[4]周雪娇.夯实生命的土壤:浅析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践[J].课外阅读,2012(9):324-325.

[5]高海红.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和真谛[J].中外交流,2018(5):290-291.

作者简介:田霞,甘肃省玉门市,甘肃省玉门市饮马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