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惠伟

STEM 教育旨在整合多个学科的内容形成跨学科思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将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元的教学策略融入课堂。此外,为了确保STEM 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需要分析具体学情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授课节奏以及教学内容。

一、融合STEM 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一)融合STEM 教育,拟定教学目标

在“双减”背景之下,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理论知识的掌握视为最终的目标。但是从学科特点来看,小学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学科,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技术内涵,还包含大量的实际应用。针对相应的学科特点,教师应积极融合STEM教育,拟定符合学生需求和情感诉求的教学目标。随后,学生跟随教学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并独立完成实践探索。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扮演引导者这一角色,开展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以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下载和播放音视频文件》一课为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以及互联网资源,总结归纳音频、视频软件并独立下载一条视频文件或音频文件。“你都使用过哪些音、视频软件?”“下载音、视频软件有哪些步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绕上述两个问题展开讨论。“音频软件有QQ 音乐、百度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视频软件包含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等。”由于学生在教材中已了解到形形色色的音、视频软件定义以及特点,所以,教师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预学成果。为了提高课堂的生动性,教师在后续的理论知识讲解时,应及时转变角色并要求学生上台讲解。“有哪些同学下载成功了?如何判定自己下载成功了?”结合上述问题,已成功下载音、视频的学生依托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展示自己的下载和播放流程。“我是用百度音乐下载的。首先,我们打开百度音乐的软件,其次,在试听音乐旁找到下载按钮,接下来,点击下载按钮就完成音频的下载了。”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补充道:“怎样知道自己下载的具体位置?”通过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法,学生逐渐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STEM 教育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科融合式实践活动型技能学习,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既能在任务的完成中理解、应用理论知识点,又能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形成创新思维以及学科素养[1]。

(二)融合STEM 教育,优化教学流程

STEM 教育讲求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因此,合理且科学的探索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尚欠缺且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所以,教师既要确保他们的学习热情,又要提高教学效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从基础的理论知识出发,随后,教师根据实际的学情和备课的内容设计多元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结合具体的活动要求开展小组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小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可以直接干预他们的思考过程。为了提高课堂质量,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具体想法,待他们形成操作流程后再开展后续的实践活动。

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为例,在教学中,教师从《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出发,向学生展示文明上网的必要性。“从公约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注意事项?有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结合上述问题,学生陆续回答:“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学习、交流,同时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维护网络安全。我们不可以浏览不良信息,欺诈他人,约会网友,破坏网络秩序。”接下来,教师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讲解互联网的双面性。在此过程中,学生结合社会案例以及法律法规,掌握文明上网的内涵和具体要求。“如果让你做一名有关文明上网的宣传员,你会如何设计宣讲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师拟定了一个简单的小组合作任务。根据活动要求,学生需要设计一份电子报纸。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学习小组不仅要自行拟定报纸的内容,还要共同完成信息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报纸设计等步骤。

二、理解STEM 教育,促进学科融合

(一)重构教学理念,形成学科素养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重要性。STEM 教育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不仅强调以项目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致力于融合多个学科的内容实现多学科思维的培养[2]。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学习STEM 教育的内涵和特点,通过科学且有序的问题引导,使学生建立起信息意识,并调动他们的知识积累和独立思考能力,形成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

以小学信息技术课《创作演示文稿》一课为例,由于学生在此前的课堂教学中已掌握了编辑幻灯片,能够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在幻灯片中插入超链接、放映幻灯片等,所以,教师在设计《创作演示文稿》这一活动时并未明确规定PPT 的主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组成学习小组并完成幻灯片的制作。“如果让你制作一个幻灯片,你会选择什幺主题?选择哪些内容?”为了提高小组活动的质量,教师为学生预留了10 分钟的课堂讨论时间。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点组成兴趣小组,并确认幻灯片的主题。根据后续反馈,教师发现,有的学习小组选择生活类的话题,有的选择社会现象,有的则选择科技发展类的话题。针对不同的主题,教师深入不同的学习小组展开详细的指导:幻灯片的张数是多少?幻灯片中的内容框架是什幺?幻灯片的背景是如何选择的?区别于事无巨细的进度跟进,教师的引导旨在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逐渐摸索出幻灯片设计的流程。

(二)加强学科融合,实现全面发展

STEM 教育理念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科的交叉性和融合性。一直以来,教师遵循教材内容展开基础知识的讲解,然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兼容性的学科,教师单纯的讲解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需要从学科特点出发,积极引入 STEM 教育理念的基本思想,通过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让学生既能体会到学科与学科间的联系和差异,又能让他们在宏观的背景下思考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以小学信息技术课《初识3D建模》一课为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3D 设计软件的界面、建构正方体和球体的方法等内容。从教学内容来看,3D 建模与数学学科之间存在着联系,因此,教师可以从数学知识出发引出3D 建模。“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或长方体?”“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区别?”根据上述问题,学生相继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回顾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会有哪些区别?”随后,教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模型辅助学生观察长方体。当学生建立起3D 建模与生活的联系后,教师打开DSM 软件并带领他们了解工具栏、文件菜单、格式栏、特征管理器、特征选项、操作区域、状态栏。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以设计房子为例逐步讲解3D 建模的实际应用。“如何用长方形和正方形设计一个房子的模型?”跟随教师的脚步,学生逐渐了解建模的过程和魅力。

教师主动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接触多个学科的内容,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还能引导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学科的实用价值。通过多元的实践活动以及学科间的融合,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信息技术课的魅力。

三、优化测试方法,重构评价标准

(一)遵循STEM 理念,创设问题情境

在STEM 理念之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不仅融入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还重视真实的问题情境。一般来说,每一名学生都是存在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生活情境既能为个体提供灵感又能适当约束他们的行为。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依托多元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拟定多元的实践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发完成素材的总结、归纳以及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美化文档》一课为例,“现在需要大家设计一张邀请函,其中,邀请对象为所有参加运动会的同学。”在课程开始前,教师提前在课件中展示了上述问题。由于学生已系统学习过输入文字、编辑文档、设计文档形式、插入图片,所以,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上述要求。随后,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逐步分解问题中涉及的具体要求。“要想完成文档的美化需要考虑哪些方面?”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并分享自己的观点:“首先是字体的格式,其次是行间距以及图片的插入。”结合学生的答案,教师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完成邀请函的制作。当学生掌握文档美化的技巧和思路后,教师再拟定一道简单的操作题辅助他们完成知识点的应用和迁移。“现有一个文档需要重新更改格式,其中,字体为黑色、宋体、四号,1.5 倍行距,文章后插入指定图片,图片格式为紧密型环绕型。”为了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并邀请学生讲述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思路。

目前,大部分教师仍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授课模式。然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这种将学生视为被动者的教学方法,容易使他们丧失明确的目标。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有策略地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不仅能从多元的学习项目中感知信息技术的魅力,还能提高自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重构评价体系,重视学科素养

课堂评价作为获取学情的重要渠道,既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自然兴趣点、学习需求以及情感诉求,更可让学生展开自我纠正,实现知识的有效积累和应用。为了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师需要基于STEM 教育理念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拟定多元的实践活动以及学习项目辅助学生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连接。当不同的学习小组完成项目的探索后,教师可以采用多元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小学信息技术课《人工智能的应用》一课教学为例,在预学阶段,教师提前设定“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三个主题。依托上述三个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自行组队,通过小组合作以及互联网资料的搜集、整合、分析,逐步了解人工智能的特点、内涵、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区别于以往的作业点评,教师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一名汇报者进行成果的总结。通过本小组制作的PPT,汇报者凭借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元表达完成知识点的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急于点评而是邀请其他小组的同学从逻辑框架、PPT 内容、形式、实际效果等多个维度展开客观评价。结合互评内容,教师既获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又可以就他们产生的问题进行引导。基于STEM理论,学生不仅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体,还是教学评价的主体。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及时采用“你理解得很全面。”“你的逻辑很好。”等评语表扬积极反馈且认真听课的学生,此外,如果学生的回答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也要展开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

STEM 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且客观的评价标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一方面,当学生在评价他人时往往遵循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如果既定的标准符合多元性、客观性就会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互评和自评的过程也是自身逻辑思维的体现。通过学生的观点分享,教师可以积极、有效地调整课堂进度,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STEM 教育理念的本质就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科素养,教师需要引入STEM 理念并逐步融入项目式教学法、提问法等多元的教学策略中。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特点来看,单一的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须融入多学科内容,辅助学生逐步形成多学科融合的意识以及自主构建学习情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