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基于此,教师要密切重视核心素养思想的优势,整合具体内容,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与优化,从而充分发挥思想的导向优势,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知识学习,为步入初中阶段数学探究奠定坚实基础。

一、核心素养思想优势分析

(一)观察现实世界

新课标中将核心素养归分为三大板块,并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能够有助于其从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中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对数学原理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感悟数学学习的本质,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形成从数学角度观察世界的习惯,进而有效实现自身想象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发展。[1]

(二)思考现实世界

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与解释现实世界的思考方式。开展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深刻哲理,并在严谨的学习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批判思维、逻辑思维。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核心素养思想的导向优势,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和谐学习生态环境,透过现象摸清本质,更好地梳理数学知识的内部规律。

(三)表达现实世界

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描述与交流现实世界的表达方式。在核心素养思想的支持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简述生活现象中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深化数据的价值与意义,将复杂问题、抽象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形成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组织性质、关系、规律的习惯,并形成跨学科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设计

通过核心素养思想优势的分析可知,为实现理想化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秉持着“理念先行,素养为先”的原则,基于核心素养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思想优势,实现理想化的教学目标。笔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总结,以供广大教师借鉴参考。

(一)观察

为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教师首先应以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以及创新思维为出发点,促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规律,在求知欲望的促使下,形成从数学角度观察世界的习惯。

1.数形结合,发现内在联系

顾名思义,“数形结合”是在数学问题的基础上采用数学图形的模式进行解析,使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简单的一种学习方法。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教师可以巧妙运用立体、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来理解并记忆抽象的数学知识,使其更好地从客观现象中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2]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题为例,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教师发现学生似乎对“一半”与“1/2”的理性认知仍均存在一定歧义,部分学生无法建立几分之几的概念。针对此问题,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充分发挥数形结合的优势,利用交互式白板为学生绘制圆形图案(图1),并利用直线将其一分为二,切成两半(图2):

图1 圆形图案

图2 切成两半

以直观的方式,使学生明确“图1”为一个完整的圆形,即:两个半圆;“图2”表示其中两个半圆,“1/2”则为“一整个圆”的“一半”。由此轻松掌握分数的产生以及表现形式。为帮助学生深化数形结合思想,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借助教师所提供的圆形图案,自主划分“1/3”“1/5”“1/4”等分数形式,体验分数的含义。

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建立数学知识与直观事物之间的联系。

2.联系生活,培育创新思维

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为实现核心素养思想的有效渗透,教师应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式,自主根据所学内容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问题融入真实情境之中,自主设计问题并进行回答。

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 ~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为例,为摆脱学生对数学的机械性、重复性计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关联,创造性地设计题目,并运用加减法知识进行作答。例如,小明对奥特曼卡片较为感兴趣,他可以此为切入点,提出:“我有两张卡片,放学的路上我又买了三张卡片,我现在的卡片数量应为2 +3 =5,五张卡片。”小丽则对服装较为感兴趣,她可以提出:“我有四件新衣服,但是一件衣服洗了还没有干,现在可以穿的衣服就是4-1 =3,三件。”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下深化对“+”与“-”的符号意识,实现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有效促使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事物的习惯,寻找与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良好意识,推动自身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

(二)思考

在培育学生思维思考能力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其在问题解决的亲身经历中,形成对数学概念与法则的深刻印象,逐步将感性思维发展为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理性精神。

1.设计问题,促发思维活力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通常会围绕教学核心内容设计问题形式,却忽视了问题的价值,导致学生在探究与解答的过程中未能够对数学概念以及法则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核心素养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应注重所设计问题的深度以及广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帮助其在探索中激发自身思维活力。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课题为例,基于教学内容教师提出了这样一则问题:“一头牛被用一根绳子拴在木桩上,四周是满地的草料,已知绳子长为2.5米,请问最多能吃到草料的面积为多少?”问题的提出迅速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就问题开展交流与探讨。当学生在提出本道题目考察的是“以木桩为圆心,牛绕中心一周,外圈圆的面积”这一思路后,教师鼓励学生回顾“以圆心为重点,确定半径(绳子长度)后,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相关知识进行数值的计算,进而促使学生运用推理的方法合理将重点信息形式化,并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问题设计能够充分唤醒学生的思维活力,帮助其摆脱对教师讲授的依赖性,在良好的氛围下活跃思维,形成对理论知识的深刻印象。

2.自主探究,发展思维品质

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为发挥核心素养理念的优势,并且保障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基于问题内容开展合情推理,在思维过程中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法则的发生与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课题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推理的过程,初步理解并建立逻辑推理的意识。基于教材第109 页第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判断小刚、小丽、小红三人分别所拿书目,并呈现本组合情推理过程,分享自己的推理成果。

组1:“已经知道小红拿的书是语文书,所以还剩数学书与道德与法治这两本书,将小红与语文书划掉,再根据题目线索确认小丽没有拿数学书,所以确认小丽拿的是道德与法治,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组2:“为防止混淆,我们小组运用的是连线的方式,根据条件连线,最终得出答案。”

根据各组回答,教师可以持续发问,并指出:“为什幺学生的思考过程都由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呢?”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推理过程以及抓住关键信息线索的重要性。

通过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的同时,发展自身合情推理能力,通过理性分析探究问题的答案,经历数学的发现过程,并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

(三)表达

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忽视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导致学生出现语言不规范、思维混乱的问题,严重影响其全面发展。在核心素养思想的指引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进而帮助其在实践中形成数学的表达与交流能力,为将来学习高难度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1.说题训练,发展语言能力

“说题”是将读题、分析、解答和反思的思维过程按照一定程序说出来,促发学生的思考意识,暴露其思维全过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说结构、说知识、说解法、说步骤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说题训练,发展其语言能力。[3]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课题为例,根据教材第49 页练习八第5 道小题,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说题训练,为学生讲解说题步骤。

动物园的两头大象一天要吃350 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 吨的食物,够两头大象吃20 天吗?(题目)→350 千克、5 吨、20 天(条件)、求数量(运算)、是否在范围内(目标)→千克与吨的转化、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运用一天吃食物的总量乘20 天,计算数值并转化与5 吨进行对比(解法)→350×20 =7000(千克)转化为7 吨,7 吨>5 吨(步骤)→不够吃20 天。

在为学生讲解说题技巧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对其他题目进行说题训练。当学生在说题中出现不规范数学语言,教师要及时指导其进行更正。

通过说题训练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发展自身语言能力,在说题的过程中规范自身数学语言的使用。

2.课堂活动,锻炼表达意识

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在班级内开展趣味活动,邀请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对应用题目进行讲解,形成数学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发展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课题为例,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以接龙的方式,分别前往讲台扮演“教师”的角色,为台下同学讲解例题,深化对字母表示运算律知识的理解。在讲授过程中,通过数学语言阐述题目解答过程,准确描述方程的使用方法。

通过趣味性的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其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自信心,形成勇于表达、勇于发言的良好精神,在不断锻炼中发展自身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深入研读新课标内容,把握核心素养思想的优势,并融入实际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形式,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探寻数学知识的规律,形成积极参与、创新反思的良好意识,最终提高自身核心素养。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学数学课堂将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理念先行、素养优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