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论述类文本阅读备考指津

安徽方萍萍

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中之重。就全国新课标卷而言,论述类文本阅读注重考查考生的速读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和理解能力,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则考查考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备考往往令考生“望而生畏”。高考复习时,许多考生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目做了不少,准确率却似乎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研究了近10年的高考真题,现以近五年(2012年—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真题为例,谈一谈在这一块该如何有效备考。

一、考什幺:研读考纲,明确方向

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在有限时间内有效阅读的能力。在这个“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面对纷繁驳杂、涉及各类专业的信息,又准确又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是我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能力。鉴于此,近年来无论是在全国新课标卷中还是地方自主命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都是命题者的“宠儿”。

对照《考试大纲》,笔者对近三年的全国新课标卷中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点做了统计归纳,结果如下:

表1 全国新课标卷近三年论述类文本考点一览表

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等是考查重点。

二、怎幺考:立足真题,有的放矢

从文本选材看,全国新课标卷很关注传统文化。在《考试大纲》中,科技类文本与社科类文本统称为一般论述类文本。但从近五年的选文规律看,只有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的选自《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吕乃基)的“科技黑箱”属于科技类文本,其他全是社科类文章;涉及文学理论(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Ⅱ、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考据(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制度沿革(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

笔者通过对近十年全国卷的命题特点的探究,发现全国新课标卷命题呈现以下特点:

1.题目选项由摘录型表述向摘录型+推论型表述转变

摘录型表述大多建立在语句意义的表述上。设误的方式是改变限制词或关键词语、改变语句间的关系等。如未然已然、或然必然、肯定否定、改变范围、答非所问、张冠李戴、因果不当等。

而推论型表述多建立在观点内涵的推理上,把握这一类表述的关键在于透彻理解文本内涵,这类题型更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这一转变更贴合《课程标准》培养考生“思考·领悟”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论述类文本命题日臻成熟的现状。

例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 第1题 B项 “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原文中并没有提及宋代政府借贷的特点,但在第二段中有这样的表述:“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从“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这一特点反推政府借贷的特点,综合对“赈贷”一词的理解,能够知道B项的表述是正确的。而有许多考生忽略了“推论型表述”这一表述类型,错把B项当作无中生有排除掉了。

2.理解分析向分析运用转变

所谓运用,就是运用文本中的观点,解决与文本知识相应的问题。“运用”是建立在“理解”“分析”之上的。

例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文本中的第三段有这样的表述:“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做题时,抓住“悲剧”这一重要概念,对照四个选项,选出不属于文学艺术的B项即可。

3.涉及对文言知识的考查

可能有人会质疑,整套试卷中不是有专门的古代诗歌散文阅读部分吗,为什幺还要在论述类文本中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呢?笔者认为,这一则体现了全国新课标卷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二则说明浅显文言文的阅读确实很重要,我们要求考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将之运用于实际生活,这也正是文言文的生命力之所在。

例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2题 C项 “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原文中与之相关的表述只有:“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如果考生忽视了文本中的文言文部分,不知道“科索”有“官吏向民间非法索取财物”之意,做题也是很棘手的。

除此以外,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题,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题等也涉及对文言知识的考查。

4.常见设题误区有因果关系、张冠李戴、范围问题、过于绝对

受西方文艺理论研究方法的影响,“因果关系决定律”(张德厚《西方文艺理论因果关系思维模式刍议》)成为论述类文本中的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被广为使用,也成为高考命题的“入口”,常见设错点有因果倒置和强加因果。这就要求考生做题时慎重对待有因果关系的句子。

例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2题 C项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在文本中是“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选项刚好把“前理解”和“影响接收者对文本的理解”的因果关系颠倒了。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Ⅱ 第2题C选项 “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对照原文会发现,这里是强加因果。

张冠李戴也是高频考点之一。例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 第2题B项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实际上文本中有明确表述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由此可以判断B项张冠李戴。

范围问题也是考生们容易出错的地方。有些选项就字面意思理解,和原文并无差别,但其范围是相对的,相同词语放置在不同语境中,所表示的意思往往并不相同。这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而过于绝对的表述,大部分时候都是错误的。

三、做什幺:拓展阅读,高效训练

一般来说,社科题材的论述类文本(除部分学术“小品”外)为保证论证的严密性与结论的客观性,经常使用结构复杂的长句,且多重复句之间常常有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多项修饰成分之间“分工明确”,界限分明。适当接触这类学术语体,可以培养考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表达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现在市场上各类教辅资料堆积成山,但质量参差不齐。笔者不提倡以题海战术应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因为绝大部分教辅资料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目命制都不够科学严谨,最佳的训练习题就是真题,并且是全国卷真题,甚至有些真题值得反复去做。

安徽省合肥北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