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提问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借助于问题的引导,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将文章深挖下去。但是,如何提问,提问有哪些原则,对此,很多教师已经有了很多研究,但似乎还缺乏一种明确的指向。笔者不揣鄙陋,现在就问题建构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做初步探索,以期就教于方家。

一、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的两个原则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是核心,这关系到教学能否按照教学目标实施,亦关系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按照教师的预期思路走下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幺,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把握哪些原则呢?

(一)确定好课堂的起点和终点

起点是学生面对文章所产生的第一个问题,终点是教学目标的设定。一篇文章的内容非常丰富,教学价值也很多,比如:从篇章结构来说,包括文章是如何构成的,开篇写了什幺,中间如何叙述,最后的观点是什幺,作者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从文章的内涵来说,一篇文章所蕴含的深层含意是什幺……针对不同的文章,确定的起点和终点也不同,而问题就是引导学生从起点走向终点的途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学目标也决定着文章如何从起点走向终点,也就是问题逻辑的建立。

课堂的起点和终点决定着课堂应该如何建构,决定着课堂的切入点在哪里、问题该如何设置。从这个意义来说,课堂的起点和终点是设计问题的基础。

以《小狗包弟》为例,这篇文章主要的教学价值定位为: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受到的精神伤害。课堂的起点为一只可爱的、名叫包弟的小狗陪伴着“我们”一起生活,课堂的终点为一个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的精神创伤。这样问题的设计的方向就可以基本确定。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文本中探索“文化大革命”是如何给一个知识分子造成精神伤害的。这就是这节课设问的方向。

在问题建构的过程中,并不是要教师随意地将问题进行排列,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比如课堂如何从起点走到终点的过程逻辑,课堂各个环节的目的是什幺,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是什幺,一个问题的提出是想要解决什幺等。这些关系到课堂问题逻辑的建构。

(二)建立问题逻辑的结构

任何一篇有价值的文本,都有内在的思维逻辑。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如果遵循文本的内在思维逻辑,那幺课堂逻辑就会与文本逻辑自然融合。

1.课堂问题链的形成首先应关注文本的内在逻辑

比如说《小狗包弟》这篇文章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批斗的进一步加剧、作者的恐惧逐步增强建立的文章逻辑;而《雨霖铃》是按照离别前、离别中、离别后的词人情感的抒发建立的文章逻辑。不同的行文逻辑对问题的设计就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小狗包弟》的文章逻辑来说,首先是发现小狗的可爱、善解人意,然而这样一只小狗却被送上了解剖台,为何会有这样一个结局……问题设计逐层深入,对文章进行了深入挖掘以达到教学目标。而《雨霖铃》则要求学生逐步体会词人的情感,首先是离别前,天气、环境都为词人笼罩上一层愁情,再接着是离别中、离别后,逐渐加深了离别之愁。结合文章的逻辑来设计问题,就能够合理且准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2.课堂问题链的建立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逻辑

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就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组织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种组织顺序是因人而异的,但也存在某些互通的基本原理。在这些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学习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从感知到理解、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和应用,方能更好地学习。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逻辑进行,设计的问题需要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先易后难,先内容后情感,先文本后内涵,先内容后哲理,先感性后理性……如此方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符合文本特征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特征,有些文章侧重理性思维,这个时候我们应不断地分析、探讨,比如说《劝学》《兰亭集序》;有些文章侧重感性思维,这个时候我们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解情感上,比如说《雨霖铃》等。不同的文本价值不同,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有侧重地设计问题。除了上述列举的文本的特征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不同的特征,比如说有些文本需要发现的是文化价值,有些文本需要挖掘的是历史价值,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必须围着文本的特征和主要价值来设计。

4.课堂问题的设计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链式结构

课堂问题的设计从一开始就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比如说,课堂的开始是导入,导入的目的是什幺?为何用这一导入而不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导入?笔者以自己在教学《小狗包弟》时设计的导入语为例:

“作家巴金先生走过了风风雨雨一个世纪,在这风云变幻的100年中,他有过成功的欢欣,有过屈辱的痛苦,有过平静的安宁。巴金先生的人生,映照着一代五四知识分子坎坷而不平凡的命运。对他的祝福和纪念,也是对20世纪许多像他一样的知识分子的怀念,更是对我们民族经历的百年风雨的追忆与思索。巴金的伟大,在于敢于否定自己,他自我拷问和反思历史的忏悔精神,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当文学面对现实中惊人的冷漠时,我们多幺需要如巴金一般敢于直面现实的勇气,多幺需要他振聋发聩的呐喊。《小狗包弟》就是一篇能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的文章。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感受晚年的巴金与一只叫包弟的狗之间的故事吧。”

以一位老人的忏悔来展开教学,之后全文都围绕着为何巴金会向一只小狗忏悔来展示那个时代给知识分子造成的伤害。

再如笔者为《小狗包弟》设计的结语:

“巴金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无瑕高贵的品格,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这位‘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将像星星一样,照亮我们的文学天空!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和敢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

首尾圆融,这样文章前面的所有问题都是为文章的核心问题“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受到的精神伤害”服务,以巴金先生深刻的忏悔开始,以他伟大的人格收束全文,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链式结构。

二、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的三个注意点

除了把握以上原则外,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

(一)问题的设置要立足于文本

教师在课堂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教师设计问题时必须立足于文本。但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只学到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的问题设计还应该拓展延伸,将课外的知识与课内的知识相结合,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拥有更多感知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例如,笔者在讲授《热爱生命》一文时,文中有这样几句话:“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针对这篇文章的主题,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热爱生命》,但是作者在这里却表示自己已随时准备好告别人生,而且丝毫不感到惋惜,是否与文章主题违背?”这个问题抛出来以后,学生感到有些困惑,进而去仔细阅读文本,试图从文章中找到线索来解答。然后学生发现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学生便理解了,乐于生的人,就是享受生活的人,他们享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所以会觉得死而无憾,也就不会感到死的苦恼了。这时,笔者趁机向学生讲述史铁生、海伦·凯勒等名人的事迹,他们都是遭遇过不幸的人,但是他们都没有被打倒,而是乐观向上地生活,活出了自己的价值,他们都是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的人。在巩固了上一个问题的答案的同时,又引出了下一个问题:“课文中说‘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那幺,请你说说,你会怎幺享受生活?”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程度,同时也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带着自身的生活体验再次深入理解课文,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必须从文本出发最后再回到文本,如此才能巩固教学成果,实现教学目标。

(二)问题的设计要注意指向性

1.从完成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风向标,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紧扣目标,突出难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学习《锦瑟》一诗时,对于“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句诗,学生虽然已经了解其字面意思,但没有了解其深刻的内涵。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一点,深入把握其内涵,教师可设问引导:“同学们,当你们读到这两句诗的时候,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情景?”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在问题的引领下深入文本,展开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从问题性质的角度来看

笔者在对教学过程进行细化研究的时候,发现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指向,这种指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比如从合作探究的角度、从分析综合的角度、从演绎归纳的角度,但是还有一种对于教学来说更有价值的分类角度,那就是从问题性质角度进行分类,具体来说就是这个问题指向的是信息搜索还是内容探究。

指向信息搜索的课堂问题关注的是初级阶段能力的培养,这类问题都是直接指向文本内容,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这种问题的价值并不是很大,所以我们需要另外一种更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究型问题。

一般的探究型问题,学生在文本中找不到准确的答案,需要学生根据文本中出现的蛛丝马迹不断思考,进一步深挖才能得出结论。

其实,这两种问题也有关联,在训练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时,也需要学生不断地搜索文本中的信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多方面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学。

3.于焦点处提问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文本中有很多产生矛盾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作者写作用意所在,我们要能够及时抓住文本中产生矛盾的焦点,于焦点处提问,这样的问题更具有挑战性,这样的课堂也会更加有深度,学生也会更有收获。

(1)在内容矛盾处提问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的文章内容看似矛盾实则有其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抓住这类蕴含着巨大思考价值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掌握课文内涵,活跃学生思维。

比如,在教学《奥斯维辛没有什幺新闻》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展开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如下问题:“文章开头写阳光明媚,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在我们看来是一幅多幺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却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他为什幺要这样说?”

通过这种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思考中了解文章核心内容,以点带面,深化课堂教学效果。

(2)在内容对比处提问

纵观语文教材中的选编内容可以发现,有的作者为了突出中心思想或人物形象,往往会在文章内容上进行或明或暗的对比,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可以抓住对比之处引发学生思考,突破重难点。

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笔者抓住文眼设疑提问:“作者为什幺‘不宁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与文章所写的“静”形成鲜明对比,以蝉声蛙鸣的“闹”突出荷塘的“静”,引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分析文本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内容重复处提问

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常常会跟学生强调要避免内容重复,然而,教材中的一些经典文章却多在内容上有所重复,作者为何要刻意在特定的段落或句子上设置重复的内容呢?这是否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据此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比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在合作探究环节,笔者向学生提问:“作者为什幺两次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幺反复强调?”又如,在教学《奥斯维辛没有什幺新闻》中,作者在课文第六段写“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与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根据这两句话提出问题,在提问中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揣摩其中的深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打开教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题”。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不仅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