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杨琦晖

古代诗歌鉴赏题是高考复习中重要的项目。凝练、含蓄的古代诗歌作品使不少考生望而生畏,得分率往往不高。学生想要在短时间内把一个陌生的作品读懂,进而较好地完成试题,在一轮复习阶段就要精通母题,深谙技法。

熟悉常见母题——官宦贬谪、幽人隐逸、闺妇思亲、客子羁愁、时人怀古、文人登高、举子干谒、雅士聚会、边地生活、伤春悲秋等,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传统常见的题材和物象,从而把握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熟悉常见技法——情景关系、比喻和比拟、双关和互文、对比和烘托、虚实相生和正侧结合、典故运用、渲染烘托、意象运用等,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从而更准确地鉴赏诗歌。

针对熟悉常见母题的部分,笔者以“文人登高”为例进行论述。登高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类别。登高就是登临高处,主要指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等。登高诗是因登高临远而写景抒情的诗歌统称,通过登高——望远——抒怀,文人们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登高诗也变为一种承载多层意蕴的文化符号,具有指代功能、情感功能和表意功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见,在孔子生活的时代,“登高而赋”已经是有识之士向往和推崇的习惯。对于他们来说,登高不仅仅是一种精神需要,更是一种审美创造。文人多情感丰富饱满,“登高而赋”实际上是一个“睹物兴情”的过程。登高远望,极易触发诗人的无限感怀。

杜甫的《登岳阳楼》就是他由夔州出峡,漂泊在江湘一带,登临岳阳楼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开篇两句交代诗人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今昔时间转换中自然流露出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颔联描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就好像洞庭湖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分为两块。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天地万物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上浮动漂游。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颈联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最后两句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提升了作品的境界。“戎马”即兵马,指战争。“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杜甫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看不见长安,也看不见战火,但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境,于是便老泪纵横。全诗既有登岳阳楼所见之景,又有忧时之情和家国之叹。

由此,笔者对登高诗的一般特征进行如下归纳梳理。

古代文人登高的审美感受大致可分为崇高感、超越感、和谐感、孤独感、悲怆感等方面。那幺,登高诗一般会出现哪些意象呢?一是迢迢客路,如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迢迢客路,表达了对漂泊在外者挥之不去的思念;二是萧萧落木、滚滚逝水,象征时光的无情流逝,生命的无奈,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三是浮云,象征漂泊不定的情绪,如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四是夕阳,借此表达失落、消沉,告诫人们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如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除此之外,还有遥遥草色,宿鸟归飞等。

登高诗中会出现哪些常用的表现手法呢?一是借景抒情,如赵嘏《江楼感旧》(一作《江楼旧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月光清澈如水,倾泻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不知昔日友人漂泊何方,诗人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怀念和怅惘无声地啃噬着诗人孤独的心。二是直抒胸臆,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表露无遗。三是借古寓怀,如杜牧《九日齐安登高》:“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尾联承接颔联“不用登临恨落晖”之意,诗人用齐景公牛山泣涕之事进一步安慰自己,旷怀中包含着苦涩。四是托物言志,如谢灵运《登池上楼》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写诗人出任永嘉太守的矛盾心情,懊悔自己既不能像潜藏的虬那样安然退隐,又不可能像高飞的鸿那样声震四方、建功立业;第二个层次写诗人在病中临窗远眺;第三个层次写诗人的思归之情。由此可见,登高诗中景与情往往互为表里,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表达出复杂的思想感情。

熟悉常见的技法,笔者以“虚实相生”和“正侧结合”为例进行讲解。虚实相生和正侧结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等,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内容。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设想、梦境等,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内容。虚实相生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古典诗词历来追求“虚”与“实”的完美结合。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可见虚实结合得好可以使诗意含蓄蕴藉,又可以开拓诗的意境。

虚实相生手法多出现在送别诗、怀古诗、题画诗中。如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之前的表述都是实写,写的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与心爱的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念去去”之后都是虚写,特别是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着意描绘词人孤寂的心情。李煜的《虞美人》,文字在过往锦衣玉食的帝王生活和创作时期身为阶下囚的际遇中穿梭,虚实交错。譬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是实写,“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虚写。中国画讲究“意境”,往往画中题诗,诗画互补,使意境更加深远。以蔡肇《题李世南画扇》为例,这首诗画面上是一条溪水流入山涧,林中黄叶飘飞,呈现出一派秋景,一个人抱着瓮在溪边汲水,远处的小山后,露出了寺庙的一角。画面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与安详的气氛。蔡肇这首诗不单单写出了画面的景象,还进一步发挥想象,揭示了画外的景与趣。诗人这样构思:画面上有水泻入山涧,诗人便使水发出潺潺的声响;画面上林木纷披、黄叶旋落,诗人便由此想到秋风,添入了西风瑟瑟的声音;画中有人抱瓮汲水,诗人马上想到这应该是附近村庄的居民;远远的佛寺又使诗人想到了富有韵味的钟声。

诗词中的“虚”是由哪些因素造就的呢?一是幻想:神仙鬼怪的世界和梦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二是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是联想:由此及彼,从对方的角度进行创作。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四是回忆:已逝之景、之境。如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虚与实之间的辨认,可充分利用标志词,如“忆”“念”“想”“疑”等词。如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虚与实的关系主要为两种,一种是虚实结合,一种是以虚写实。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前两句写诗人眼前思家的实景,后两句通过想象家人坐到深夜思念远行在外的诗人来表达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前后虚实结合,把诗人浓烈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极为真切。再如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词人通篇不对当前的处境正面描写,而是通过繁荣生活的梦境进行反衬。梦境越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至于“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进行描写,使描写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手法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能直接凸显诗人的情感,明确表达主旨;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有益的补充,能激发读者的想象,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正侧描写经常用在人物刻画上。例如形容女子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侧面描写)。描摹音乐的时候,这种技法运用得更是频繁。如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正面描写箜篌演奏的声音。“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这些诗句则是从侧面烘托箜篌艺术的无穷魅力。

一般来说,正面为实,侧面为虚。诗人描写景物,正面描绘景物的特征即可,但当有时景物的特征难以正面表达,或诗人着意追求一种委婉含蓄的美时,他们会采取侧面描写的方法进行烘托或暗示,从而达到表现景物的目的。这种侧面描写其实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写法。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人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失常反应的描写来烘托罗敷的美貌。在这里,作为侧面描写的诸人反应为实写,罗敷美貌为虚写。诗歌鉴赏中虚实相生和正侧结合存在交叠的现象,要特别注意的是充分理解各自概念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加以辨认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