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中 王梅弘

(北京中学)

千百年来,华夏大地浸润、滋养着中华民族,让其生生不息,也塑造了民族的性情与风骨。古老的黄河文明与辉煌的运河文化灌溉出中原人艰苦勤奋的卓越品质;绵延的长江东逝水和灵秀的江南水乡培育出江南人温和达礼的斯文气质;雄浑的西北大漠和辽阔的边疆草原孕育出西北人剽悍果敢的勇毅倔强;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洗礼出华北人崇礼尚侠的精神典范;黑土麦田滋养出东北人博大宽广和坚韧不屈的胸怀品质。山河无言,历史回响。山河是一本厚重的史书,见证着历史的兴盛衰亡,承载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共情着世代华夏儿女的喜怒哀乐。它默默记载着这里发生的一切,让历史在祖国山河大地上回响着。

在古今文人笔下,有太多诗文歌赋“诉说”了山河历史,让山河见证的历史回响千年,让历史浸染的山河重获新生。本专题选择了刘梅花的《古渡口,古河州》和郭保林的《解读凉州》两篇文章,从一个切面感受山河历史的厚重和历史山河的永恒。

本期栏目负责教师

肖中:北京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高中语文省级学科带头人

王梅弘:北京中学高级教师

古渡口,古河州

【阅读提示】

顺着光阴的藤蔓,攀上历史的石墙,我们跟随作者穿越到古河州。立于临津古渡,依稀可见它昔日的壮美与繁荣。行人如织,商贾云集,茶马互市,宛若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侧耳聆听,古河州的商旅们吼着悠远而古朴的临夏“花儿”,内心的柔软与自然的大美撞击,真是撼人心魄!

细读文本,用心琢磨,作者在扑面而来令人震撼的自然风光中,融入了哪些人文历史或故事?为什幺说“大河家渡口,离着盛唐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河州古道的另一种符号——“花儿”是“心喊开的”?

一重一重的青山,藤花掩映了临着黄河的古镇大河家。

清晨,去看大河家岸边的临津古渡。古渡口的日光饱含着水分,格外醇浓。水花溅起,被朝阳一打,滴滴金子似的,空气里似乎都有呛啷啷清脆的响声。人一走,就把阳光撞得打着旋涡儿。

大河家桥头,有早起的人捉了几条小鱼,盛在盆子里,慢慢地游啊游。桥面宽阔,这边是甘肃的大河家,桥那边就是青海的扇子山。初阳打在红砂岩山上,一层一层的光亮,像一朵怒放的硕大的鸡冠花。我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一会儿在甘肃,一会儿在青海,真是激动得不行。桥上走过的藏民和回民,都披了一层金光,质朴而古风,似乎是从汉唐走来。世间种种好,真叫人感激。

立在桥上,就可看见临津古渡口。拦河一条粗铁索,还在水里晃荡。湍急的水乍然撞击在铁索上,飞溅起碎碎的水花,白亮亮的,连缀起一道白光,玉箍一般,箍在狂野的黄河之上。铁索若隐若现,一痕深青色在水光里翻滚,水光吞噬铁索,复又吐出。这时候,就觉得黄河水有骨头,泼皮硬朗的水骨头,一波一波与时光撞击,与铁索撞击,与石头撞击,喀拉拉响着,一轮一轮周而复始地轮回,从古至今,无穷无尽。

当年临夏人走青海,就是从这个渡口通过。那时候,渡口有木船,有水手,羊皮筏子可能也有。人们从哗啦啦的黄河水上漂过,吼上一嗓子河州“花儿”,多幺惊险酣畅啊!这一切,古朴而幽凉,对于我这个腾格里沙漠边缘长大的人,简直惊诧新鲜至极。倘若有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踩了一叶扁舟跨河而过,肯定被黄河水一脚踹到下游去了。黄河可是咆哮得很哩。临水而立,有一种磅礴扑面而过,是那种倏然间把人击倒的震撼之美。这世上,唯有黄河不曾闲啊,从古忙到今,一刻不停。

很古的时候,有个部落叫渠搜,大概的位置在青海湖附近。周穆王巡游天下时,听说渠搜有好马,风尘仆仆去了一趟。周穆王的行程,是溯黄河北上,渡黄河,经落都,抵达渠搜。那幺这个渡口,极有可能就是临津古渡。只是时间太久远,模糊了一个渡口的名字。隋炀帝西巡,也是从临津渡口渡过黄河抵达青海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是在临津渡口过黄河,往返都路过河州。

历史上,临夏和青海东部地区曾并称河湟地区。唐朝时,在这里设置茶马互市,临津渡口是其中最重要的渡口。盛唐时,有七十万匹战马驿马,大概有半数就是通过河湟地区茶马互市成交的。马和茶叶,在临津渡口繁忙来往,可能就是《清明上河图》的那种繁华吧。青海吐谷浑人养的宝马,过临津渡口,河水般哗哗流入中原。而大批战马涌入中原大地,为唐朝的强盛提供了军事保障。大河家渡口,离着盛唐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当时河西走廊的商贸主要依赖骆驼客,西域路途漫漫,黄沙苍凉,只有骆驼是最好的选择,丝绸、瓷器、香料,往来不绝。在古道上,山高水险,商贸往来是靠马帮。骡马驮着茶叶、布匹,从中原赶来,在茶马互市中交易。你的茶叶布匹留下,我的骏马带走。临津渡口大概忙得花儿纷纷,草叶颤枝。

除了茶马贸易这样的大宗买卖,民间琐碎的交易也是频繁的。羊皮换盐,牛毛换银镯,马蹄换岁月。临津渡口在哗哗的水声里拨亮一盏一盏的灯笼。自古河州出商人,是有这层历史缘由的。

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常年奔波在河湟地区的西域商人,慢慢沿途居住,人家沿着古道延伸。聚居的人家多了,形成一个个的村落,恪守着远山近水。遇一人而白首,择一地而终老,不用回到遥远的西域去了。

我总觉得,临夏“花儿”最早也是古河州商道上的商人们唱开的。苍穹下广袤的大地,万物生长,黄河水涌动着生命的血脉。脚下路途漫漫,内心的柔软和自然的大美撞击,便从心底里开出一朵绚烂的“花儿”,张口喊出来。河州牡丹是季节喊开的,而“花儿”则是心喊开的。临夏“花儿”有文字记载是三百多年,其实应该更早。我坚信“花儿”是河州古道的另一种符号,悠远而亲切。临夏作家王维胜给我们念了一首“花儿”:“大河家里街道牛拉车,车拉了搭桥的板了。你把阿哥的心拉热,拉热者你不管了。”在临夏市“河州花儿文化艺术苑”里,河州金嗓子何清祥,一曲《上去高山望平川》,唱得人心里啪啦抖颤,恨不能拿出世上最好的语言赞美。

在临夏的一个商场,有个店员奇怪地问我,你不是临夏人吧?怎幺说一口临夏话?真的呢,我的河西方言的确和河州方言有相似的味道。其实,在远古的岁月里,河州有我们河西的亲戚呢。据《武威地方志》记载,十六国时期,有一支河西人曾经跋山涉水,迁徙到河州的山水之间,耕地放牧,繁衍生息。这部分河西子民,种子一样播撒在大地上,生根发芽,从此就生活在那里,再也没有回到河西来。

光阴的藤草漫过了历史的石墙,虫儿飞,鸟儿鸣。也许,我们河西的先祖们把他们的口音留在漫长的时空里,即便是千重光阴之后,我们的方言还有相似的味道和气息。河州,有我们河西的亲戚,见与不见,牵挂都在那里。

古渡口,古河州,度过时光我来看你。

(摘编自《回族文学》,2016年01期,作者:刘梅花)

[注]古河州,即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问题探究】

1.第七段末句:“大河家渡口,离着盛唐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请结合本段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文中讲述了许多与古渡口、古河州有关的故事或历史,请结合事例说明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

参考答案:见P17

解读凉州

【阅读提示】

今威武——古凉州,一座远去的边塞名城,在作者的笔端,从时间隧道里蹦跳出来,扑落于大脑屏幕上,泛着雄浑与苍凉。这里,曾是有“桥头堡”作用的边塞重镇,又是瑰丽的诗词歌舞之城。诗人们钟爱凉州,这里边月凄清、风沙萧萧、战马嘶鸣的大景象、大氛围,激发他们吟咏出大境界、大悲壮,酿造出一腔豪迈悲壮的诗情!

阅读本文,用心感受凉州的历史变迁、文化交融及抒发的思古之幽情。作者为什幺要感谢古凉州,对它“脱帽叩首”?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凉州文化”的意蕴体现在哪些方面?它支撑着汉唐历史的一页苍穹,支撑起中华民族一个辉煌的时代。

离开兰州,我乘上汽车,直奔武威——古称凉州的边塞名城。时值阳春四月,我离开故城济南时已是春色渐浓、绿意沸腾了,而这里却是一派边塞景象:左边是霸气粗豪的祁连山,白雪冠顶,渗透出一缕缕凛凛寒气;右边是雄浑苍莽的龙首山,呈现出一抹冷漠的灰黄。看不见山泉流水,听不见莺歌燕语,稀稀落落的村庄里偶尔传来一两声鸡鸣犬吠,传递出一缕生命的气息。天地间一片旷达的静寂,一片枯涩的静寂。

汽车穿行在河西走廊,历史的密码从时间隧道里蹦跳出来,扑落在大脑的屏幕上……

两千多年前,张骞途经古凉州,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以河西走廊为核心的古凉州地带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西亚的重要通道。在这条历史通道上,作为丝路重镇的武威,见证了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历史变迁和美好梦想的时空流转,而历史变迁中沉淀孕育的凉州文化,成为丝路文化融汇的结晶和典范。

秦汉之际,匈奴在中国北方崛起,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数十年间没有力量与匈奴抗衡,只好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边境危急。到了汉武帝时,这位有囊括四海之志的一代君王,决心要开疆拓土,疏通丝绸之路,连续派卫青、霍去病、李广出击河西走廊。骠骑将军霍去病首战告捷,一举击垮了匈奴休屠王,占领河西走廊东端。为了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此战场被命名为武威。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开设郡县,武威郡即凉州刺史的治所,这样,武威便有了凉州的别称。

到了唐朝初年,河西走廊先后被匈奴人的后裔突厥和吐蕃、吐谷浑割据。唐王朝建立后一百多年中,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了多次战争,大都是以凉州为根据地进行的。整整一个唐朝,在丝绸之路上进行了上百次的大战役,前后三百年,前仆后继,为开拓这条人类文化的运河、中西友谊之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在唐朝国力极度强盛时,西域诸国与大唐的关系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水乳交融的阶段,凉州作为河西走廊的桥头堡,自然也达到了繁华鼎盛时期。那时,凉州的知名度极高,仅次于都城长安。凉州词、凉州乐、凉州伎舞,风靡全国。温子升描述当时凉州的繁华景象:“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由此可见,盛唐时期,这西北边塞重镇一幅歌吹喧天、文化葱茏的画面。

我知道,凡是文化名城,街巷里总是要飘曳着文化人的衣袂。王之涣、王维、高适、岑参、李益……多少诗人钟情凉州,用生命和卓越才华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流韵千古的凉州词,让凉州这座边塞小城在唐诗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

在凉州活动时间最长的是高适和岑参。高适二十岁时在长安求仕不遇,经人举荐混了个县尉,是官吏中最低的一级。“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他毅然辞官,投奔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做掌书记,驻守凉州。凉州虽然没有江南的杏花春雨、烟柳画舫,但这里边风浩浩,大漠茫茫,山岭峻拔,戈壁阔大,他在这里度过一段充满审美体验的浪漫人生。无独有偶,岑参也是二十岁时到长安求仕不遇,“诗赋满书囊,胡为在战场”,满腹诗书,经天纬地,在京都却不能施展,只好另辟蹊径,投笔从戎,仗剑出塞。“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这首《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写出了凉州的繁华,胡人云集,琵琶声喧。书剑飘零的诗人,在前线与老友相会,热酒冷梦,吟诵如潮。这不是江南才子的浅斟低吟,而是军旅诗人的狂饮浪醉。也只有边塞重邑凉州,那边月凄清、风沙萧萧、战马嘶鸣的大景象、大氛围,才能酿就这一腔豪迈悲壮的诗情!

我在武威的街巷里寻寻觅觅。青砖斑驳的鸠摩罗什①古塔,古色古香的城门钟楼,出土铜奔马的擂台,气宇轩昂古树千章的孔庙,还有稀世珍宝的西夏碑②……边塞古城仍保留着一角静谧和肃穆,展示着这片土地的厚重。漫步街头,触目所及,更多的是高楼、绿树、宽街、阔路,一爿爿商店、酒肆、咖啡馆、网吧、舞厅,人影飘动,熙熙攘攘。流行歌曲在大街小巷横冲直撞,却不闻胡人的琵琶羌笛;舞厅里传来舞曲强烈刺人的节奏,却不见凉州乐伎婀娜优雅的舞姿,没有凉州曲的悲怨苍凉,没有凉州词的雄沉宏阔,更没有“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的场景。一切远去了。

造物主早把一段盛世的历史撕下来,深深地埋葬在时间的泥土里,它还能萌发出新的故事、新的传奇吗?

我走向郊野。高邈深邃的夜空,满天晶莹闪烁的星斗,寂寞、孤独的祁连山,依然呈现出狂飙卷澜般的雄姿,庄严、沉郁,每一座山峰都高贵地矗立着,平静而肃穆,从容而大度。望着远处隐隐的长城、烽燧、垛堞,还有身后的边城,我肃然起敬。感谢武威,感谢古凉州,我应该脱帽叩首。是凉州这个伟大的支撑点,支撑着汉唐历史的一页苍穹,支撑起中华民族一个辉煌的时代。凉州,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谁能像你一样既有镞矢如雨、战马长啸的战争画卷,又有汹涌的诗情、磅礴的乐章以及那充塞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浪漫主义情怀呢!

(摘编自《在太阳深处:郭保林经典散文》,山东文艺出版社,2021年3月,作者:郭保林)

[注]①鸠摩罗什:东晋时期后秦高僧,生于西域龟兹国,曾在凉州生活17年,弘扬佛法。②西夏碑:即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数最多的西夏碑刻,原置凉州大云寺。

【问题探究】

3.文章开篇的景物描写,有何妙用?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4.第三段末句:“而历史变迁中沉淀孕育的凉州文化,成为丝路文化融汇的结晶和典范。”其中的“凉州文化”一词,意蕴丰富。纵观全文,你认为有哪些内涵?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解读。

参考答案:见P17

【知识窗】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走廊分为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玉门、瓜州、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水系;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属黑河水系,小部分属北大河水系;武威、民勤、永昌平原,属石羊河水系。

河西走廊,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走廊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着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当张骞这位极具开拓和冒险精神的汉帝国友好使者凿通西域时,这条绵延在黄河以西的窄长通道,开始成为金戈铁马的征途,商旅绵延的古道,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国际通道。

古渡口

在古代历史上,码头、渡口既是有形载体,也是无形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是特有的历史印记。如唐朝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时期的扎陵湖渡口,自古贯通兴海与贵南的尕马羊曲渡口,丝绸之路西进南入即在此分野的临津古渡,气势澎湃、气象万千的风陵渡等。渡口码头和大河相互依存,是连接两岸、会聚不同人群的支点,是沿河各地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也是挖掘各江、河流域文化宝藏的精准“切入点”。作为母亲河之一的黄河,其古渡口、古码头、古镇的民俗资源特别丰富;渡口和码头可谓是黄河文化、齐鲁文化的缩影。如大河家,就是一处黄河渡口,一座久负盛名的小镇,丝绸之路的要道,兵家必争的要塞,坐落于黄河岸边,位于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又如齐河渡口,早在东汉时,皇帝派大将耿弇讨伐叛乱者就在此渡河,其过河处得名“耿济口” “耿济渡”。日后过往济水全靠船渡,致使客栈增多、交易频繁,有“帆樯林立之势”。清代刘鹗所着《老残游记》第十二回,还曾提到齐河渡口初冬时,船上人拿着木杵打冰的情境,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地商贾往来四时不休的重要位置。

如今,古渡口、码头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重要作用。有的存留浮桥,仍是一条抵达对岸的通路;有的渡口早已废弃不用;但与码头、渡口有关的历史文化却一直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凉 州

凉州,即今日的武威,是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城,南靠祁连山,东北抵腾格里沙漠,西邻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都之咽喉”的要塞之地。战国和秦代,凉州为月氏民族活动地区,西汉初为匈奴民族所占据。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征服河西,设武威郡,武威以汉军军威而得名。三国时,为凉州郡。东晋、十六国时,汉族张轨建立前凉,鲜卑族秃发为南凉和匈奴族沮渠蒙逊的北凉,都曾以凉州为国都,所以武威又名“凉州”。威武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上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境内曾有13个驿站,历来是中西方文化、物流交汇的“中转站”。唐代诗人元稹之作《西凉伎》:“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由此可见盛唐时期西凉州的繁华。

这里自古就是人文荟萃、英杰辈出之地。在中国古代诗坛上,武威人阴铿是南朝梁陈时代的着名诗人。他的诗以写景见长,风格瑰丽清新。他是五言律诗的先驱者之一,其诗作基调悲壮凄婉,后人把他列入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在清朝,武威还出了着名史学家张澍和书画家张美如等名人。

历尽沧桑的古凉州,古迹众多。有唐代第一个下嫁异族的宗室女——弘化公主墓地,有保存最完整、建于明正统四年的文庙,有悬挂着唐代大铜钟的古钟楼,有纪念十六国秦高僧鸠摩罗什的罗什寺塔,以出土铜奔马而闻名的雷台和汉墓,以景色清幽、林泉茂盛而着称的河西四大寺院之一的海藏寺,还有松涛寺、尹夫人台等遗址。大家都熟悉的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其来源正是在古凉州武威。千年岁月的积淀,它不仅印证着古凉州文化的繁华与璀璨,也孕育了古凉州汉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儒学文化、佛教藏学文化、民间习俗文化、葡萄酒文化等丰富而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

参考答案

《古渡口,古河州》问题探究

1.【参考答案】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渡口的繁荣极近盛唐的繁华。文中通过对唐朝茶马互市的描写,再现了当时临津古渡贸易的繁荣;而吐谷浑人的宝马涌入中原的景象,从侧面表现了盛唐的繁华和军事的强大,表达了作者对盛唐的赞美之情。

【解析指导】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鉴赏能力。结合语境分析,上文描写了唐朝茶马互市在临津渡口的繁忙景象,可见当时此地的经济繁荣;而吐谷浑人的宝马像流水一样涌入中原,从侧面反映了盛唐军事上的强大。这两处繁荣昌盛的景象描写,寄寓了作者对盛唐的赞誉之情。

2.【参考答案】写周穆王寻好马、隋炀帝西巡、张骞出使西域都途经临津古渡,它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重要渡口,说明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写唐朝的茶马互市的情景,以此表现临津古渡当时贸易的繁荣;写河西祖先迁徙的历史与临夏“花儿”的文字记载,呈现了古河州悠久的文化历史,表达作者对古河州厚重历史的赞美之情。

【解析指导】本题考查对文中主要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先从文中找出关于古渡口的故事或历史,再结合事例逐一具体分析。第六段从地理位置方面,写关于古渡口的三个史实:周穆王寻好马、隋炀帝西巡和张骞出使西域,他们都路过古渡口,由此可见临津古渡是内地通往西域的一个重要渡口,说明它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七、八、九三段文字从经济方面,介绍了茶马互市的盛况,由此可见当时这个地方经济的繁荣;第十、十一段从历史文化方面,介绍了河西祖先迁徙的历史及临夏“花儿”的史料记载,以此说明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解读凉州》问题探究

3.【参考答案】文章开篇描绘了去往古凉州沿途的边塞景象:人烟稀少,寒气袭人,呈现出肃穆静寂之感,营造了雄浑苍凉的氛围,与济南的绿意沸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文写凉州的历史变迁、文化交融、抒发思古之幽情做铺垫。

【解析指导】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作答时,可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内容方面,分析写了什幺景象,呈现出什幺氛围,意图是什幺。结构上,与下文有怎样的关联。从对祁连山、龙首山的色彩描绘,可以感受出这里的寒意、荒凉;从稀落的村庄和偶尔的鸡鸣犬吠中可以感受出这里的人烟稀少,整个画面呈现的是雄浑苍凉之感。而提及的济南景象,可构成鲜明的对比。从结构上看,下文谈到了凉州的历史变迁、文化交融等方面,开篇景物描写为引出下文的这些内容做铺垫。

4.【参考答案】凉州文化内涵丰富,它包括开拓进取、英雄无畏的精神;融合荟萃、包容共举的心胸;建功立业、悲壮豪迈的诗情。汉武帝夺取河西走廊、唐代多次战役,打通、开拓丝绸之路,体现了开拓进取、英雄无畏的精神;与西域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融,至今保留多种文化共存的遗迹,体现出凉州文化融合荟萃、包容共举的心胸;凉州词是众多诗人用生命和心血创作的诗篇,在诗中呈现出建功立业、悲壮豪迈的诗情。

【解析指导】本题考查对主要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纵观全文,第四到第八段具体体现了这种文化内涵的三个方面:第四段汉武帝的开疆拓土,第五段唐王朝与西边少数民族发生的多次战争,如此是为了打通、开拓丝绸之路,这种文化体现出一种开拓进取、英雄无畏的精神;第六段描绘唐王朝的繁荣,与西域诸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水乳交融的景象,呈现出这种文化所具有的包容共举、融会贯通的心胸;第七段写众多诗人用生命与心血创作的诗篇,凉州词承载着他们建功立业的抱负与悲壮豪迈的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