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婷 杨剑锋 赵彩玲

(1.广东省揭阳普宁市城东中学;2.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3.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项目式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变革的一种教学方式。《项目化学习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改进》一文中说:“项目式学习强调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追求知识与能力在新情境下的迁移运用,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依托真实情境的创设。”真实情境的创设,可为生活的真实,也是艺术的真实,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成学科知识的结构化。

“时空穿越”是项目式学习情境创设的一种方式,其强调的是艺术的真实。“时空穿越”作为科学构想,曾由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系统论证。而在艺术创作中,指的是古人或今人穿越时间,离开自己生活的时代,穿越空间,来到其不熟悉的新世界。

在情境问题上:

情境背景在特定的时代,情境的创设具有开放性,属于劣性结构的问题情境。有多种解决方向,运用的理据、规则需要学习者做出判断,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发现者、创造者、探索者。

在穿越类型上:

分为时间穿越和空间穿越,可以是今人回到过去的时间点,可以实现异时、异地、人事物的共时的呈现。时间上的穿越是空间上的基础与前提,空间上的穿越是时间上的补充和丰富。(具体见下表)

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穿越类型古人穿越到异代例:李白杜甫相见会说什幺古人穿越到现代古人穿越到未来今人穿越到过去今人穿越到有别于当下的另一个时期今人穿越到未来例: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年华诞,为祖国拍照例:等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在意义价值上:

通过设置交错的时空,古代与现代智慧的碰撞,带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这不仅可以让学生还原真实的历史、生活、学科情境,引导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还可提升想象力与形象思维,更能增加对历史文化的自信,以及在学习中获得面对未来未知情况的勇气。

而“时空穿越”情境,不仅是在对教材的阅读、学习中常见的讨论问题的方式,更是高考作文常见的考查思维能力的题型。因此,只有在教材教法中落实到位,才有利于面对应试中的思维能力考查。

本文以明确“时空穿越”情境创设之误区、“时空穿越”情境创设运用于单篇教学、落实于单元教学等层面,来探讨情境创设的关键点,让教材教学与学生能力紧密结合,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于情境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并提升其核心素养。

一、“时空穿越”情境创设运用之误区

“时空穿越”情境创设,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强烈的情境意识,在“此时此刻此境”中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落实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然而,当前的“时空穿越”情境创设存在误区,我们只有先了解,才能在运用的时候加以规避。

其一,在问题的表现形式上有游戏化倾向,把“时空穿越”情境创设变成游戏内容。比如,在讲《谏太宗十思疏》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王权的至高无上,创设任务——“感知王权,找准谏疏的起点”,用了“我是国王/女王”的游戏热身,并要求学生围绕“如何阻止国王/女王乱发号施令”的问题进行探讨。设置的这种情境与课文内容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为了感受魏征的敢于直谏的“敢于”,却忽略了问题的重点,只有时空穿越的形式,而无语文能力素养的内核。同时,这样的热身游戏放在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本身就会打乱课堂的秩序,从而让学生难以在安静的环境中投入学习。

其二,把“时空穿越”情境创设变成搞笑化的情境。比如,为了让学生感受古代名人离自己很近,教师创设“如果你是曹操,会选择在读书的年纪去打工吗?”这一问题。这样的情境创设已经远离文本,只能博得学生一笑而过,却无法留下任何实际性的成效。因为“如果你是曹操”,就不会遇到“在读书的年纪去打工”这样的问题,所以从问题的创设前提来看就是错误的,既搞笑又无现实逻辑。

其三,在情境创设目的上,追求热点化。比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创设了“如果诸子百家把自己的观点发在朋友圈,谁会收到更多的点赞?为什幺?”这一问题。这样问题创设的本身就失去了特定身份的设定,导致其“点赞”也失去了针对性。同时,把“诸子百家”与“朋友圈”放在同一个位置上,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只会关注在“谁点赞”,而不是“诸子百家”提出了什幺“观点”,从而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偏差,更不利于学习。

其四,情境背景错误化,设置缺乏科学性,生编硬造。比如,有教师这样设计:“假如贾宝玉参加某次家宴,吃了野味,成为病毒感染者,传染了五个人,最有可能被传染的五个人会是谁?请按传染的先后顺序列出这五个人,并说明理由。”其中,“吃野味感染病毒”有违科学依据。因此,教师在设计穿越时空的情境时,需要准确、深入了解背景,尤其是跨学科内容,正确是基本前提,否则会使学生混淆是非,产生错误认知。

以上例子呈现了当前在“时空穿越”情境创设运用上,存在的形式上的游戏化、内容上的搞笑化、创设目的上的热点化、背景知识的错误化等方面的问题。“时空穿越”情境创设不是为了“穿越”而“穿越”,更不是为了“情境”而“情境”,而是为了让学生在“此时此刻此境”中,对自身及对方的身份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深入其境,去设身处地地探究、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时空穿越”情境创设运用于单篇教学示例

“时空穿越”情境创设应是从文本出发,给学生一个具体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读懂人物,了解文本,把握问题。这里以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倾听理性的声音”为例,以单篇教学创设以下问题:

1.唐太宗看完魏征的十思疏,思想震动很大,采取了积极纳谏的态度,并写了《答魏征手诏》,你认为唐太宗会表达哪些观点?

2.如果你是司马光,当你收到《答司马谏议书》,面对王安石信中的反驳和表达改革的决心,你有何想法?

请任选一题,以收信人的口吻回复一封信。

要求:针对原信内容;观点明确,逻辑清晰;200字左右。

这两道题都是基于单篇教学基础上创设的“时空穿越”情境,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去了解并体会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立场表达的不同观点,并明确不论是全面还是片面,都是作者基于说理对象以及说理情境而生成的观点立场。通过回信的方式,不仅可以内化作者的观点,还可借鉴作者的说理思路。

示例1:

足下:

昨日见君谏疏,朕能感于汝为诚于国,直言进谏,朕甚感焉。十思九德之说,使朕得益甚多。诚然,人君当神器之重,自应以身作则,垂范后世。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虽天下归附,但毕竟百废待兴,朕与汝及众爱卿,自当如履薄冰,以光先帝之基业。朕于今亦省察自身,治己之欲,不令夏桀商纣之故事于今再现。朕自此之后,当广开言路,如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朕观今律法驳杂,拟于是岁修《贞观律》,届时诸君当集思广益,以修明法度,如此,朕便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耳!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 高三15班 孔伯雄)

[注]《谏太宗十思疏》为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所写,与《贞观律》为同年,《贞观律》是唐太宗生平重要成就之一。

示例2:

足下:

蒙爱卿直言诚谏,朕反复读之,深觉有所思悟。前有秦一扫六合,后有隋一统南北,二者意气之盛,不可谓不壮哉。倘若贯以殷忧,日三省己身,辅此十思自警,何愁不递万世而为君?然得之则纵情,置百姓于不顾,弃仁心若敝屣,以致秦二世而亡,隋亦重蹈其辙。诚哉爱卿所言!殷忧而道着,功成亦不可德衰。十思之谏绕朕耳侧,催朕慎终,得臣如爱卿者,实乃朕之幸矣。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 高三15班 董玥彤)

示例3:

阁下: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介甫改革之法,可谓备矣。使可为成,则国祚日兴,民殷国富。外可御强辽,内可斩鄙吝。但介甫之法未免过速。孔夫子云:“欲速则不达。”君所谓开源之法,上侵官宦之利,下劳黎庶之力,众必汹汹然,是为其一;变法者介甫也,然君以为天下人皆有介甫之能乎?上行而下不能效,如指臂不相使,是为其二;予观今积弊也久矣,十年之改革,集乎一瞬,恐难成也,是为其三。以某所见,当以节流之法,徐以图之,如此大事可成。望介甫或可三思。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 高三15班 孔伯雄)

[注]王安石和司马光都主张变法,但二人改革措施不同,王安石的“开源”主张与司马光的“节流”主张为二人主要争辩之处。

示例1立足于君王的纳谏,示例2立足于君王的以史为鉴,示例3立足于辩驳介甫之过速。运用“时空穿越”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身份,针对问题,就事论事,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有所收获,这也是项目式学习情境创设之立足点。

三、“时空穿越”情境创设落实于单元教学示例

埃里克森等人(Erickson,2017)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形成概念性的思维,运用概念来整合思维,进行迁移。项目式学习情境创设的关键,应从简单向复杂,从片面向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更具有开放性与挑战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题的核心解决能力。因此,“时空穿越”情境创设运用于单篇教学,最终也将落实于单元教学。

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倾听理性的声音”为例,以单元教学创设问题。

问题1.假如能够时光穿梭,你回到了魏征、王安石、杜牧、苏洵所处的时代,你会认同作者当时的观点吗?你可以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去思考,可以是当时的君主、同僚、老百姓等。依据本单元的文本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问题2.中华历史人物文化协会要举行“穿越时空‘理智之星’”评选活动,魏征、王安石、杜牧、苏洵一起穿越到了现代。现在他们要同台投票,你认为他们会投给自己还是对方?请任选一个人物,结合文本内容、阅读经验、生活经验来谈谈你的理由。

问题3.魏征、王安石、杜牧、苏洵穿越到了现代,他们荣获“穿越时空‘理智之星’”称号。请你为他们写一段获奖感言。不少于200字。

问题4.假如上帝赋予你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了魏征、王安石、杜牧、苏洵拥有更加完美顺遂的人生,你会给他们安排在哪个时代哪个君主的身边?你觉得他们会认可你的安排吗?请依据文本观点,任选一个人物,谈谈你的想法。

1.角色由今穿古类型

由问题1可见,本单元收录了四篇文章,即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杜牧《阿房宫赋》、苏洵《六国论》。四篇文章都是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回归特定的时空背景阐释问题。为了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有自己的立场意识,在看待问题时能辩证思考,并且对文章的思想与逻辑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创设此题。该题的关键在于“你的角色”,不同的身份所要思考的问题的着重点自然不同,所以才能从多种角度去理解文章中作者的立意。

这里以唐太宗这一角色来看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朕读完魏征的疏,甚是惭愧啊!朕怎幺能够忘记隋亡的历史教训呢?魏征曾劝朕禁止泰山封禅,他曾经在朕面前弹劾小人权万纪、李仁发,劝朕勿宠长乐公主,还有虞世南也谏朕勿纵情畋猎……哎!国家正在逐渐走下坡路,治国业绩远不如前了,这都是因朕放纵私欲啊!扰烦百姓之事增多、矜骄奢侈之心潜滋暗长。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啊!

2.角色由古穿今类型

由问题2可见,此题的情境创设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发现文本之间的共性,理解历史人物的影响,辩证地去看待历史人物的贡献。比如,认为魏征会投票给杜牧,我们阐释的理由:

首先,魏征和杜牧在写作目的上具有相似性。《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此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其次,魏征和杜牧都具有责任担当意识。他们站在民族和国家的高度上,置自身的安危而不顾,及时发现问题并向君主提出自己的建议。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提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由此可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魏征和杜牧的观点不仅不过时,而且是与时俱进的。

3.时空由古穿今类型

由问题3可见,此情境设置侧重训练学生的实用文的写作能力,写作过程中要考虑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书信与演讲的融通、作者与听众的契合。这里以魏征为例:

大家好!我是来自唐朝的魏征,很高兴,经过千年历史的考验,现代的你们还能颁“穿越时空‘理智之星’”的称号给我。这让我明白,我当时的据理力争,我当时的冒死进谏,我当时的不计后果,都是正确的。正是你们的认可,才激励了历史上一代代文人担负起历史所赋予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不阿谀奉承,不互相推诿,不逃避责任,而是在其位谋其职,为国家命运、江山社稷着想,就算让自己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辞。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后悔自己每一次的冒死进谏,因为我知道,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你我,都有千年时光为我见证。感谢你们的认可与鼓励!

4.时空由今穿古类型

由问题4可见,这个情境创设所要求的知识含量会远远超过上述三个。其原因在于,首先,要全面掌握魏征、王安石、杜牧、苏洵四个人的人生历程与人生追求,才能让他们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顺遂”;其次,要熟悉历朝历代的皇帝的喜好及追求,这样才能让他们的臣子个人能力的发挥最大化;最后,充分表现了“你”对“完美顺遂人生”的个性化阐释。

以上四种情境创设,就是打破单篇的界限,让学生的眼光及思维不再局限于片面的内容,而是能够着眼于全局,把感性的感受上升为理性的观点,让单线的思维向思辨性思维转化,让学生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提升思维品质并落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之“时空穿越”情境创设,应在明确“时空穿越”情境创设之误区上,助力于教材的单篇教学及单元教学,从而把教材教学与应试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并提升核心素养,从而促成语文学科知识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