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张立强

试题解析与知识拓展

山西 张立强

一、历史知识补充的必要性

如今的历史高考试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从选用的史料到涉及的知识很多都已超出了使用的教材范围,大有脱离教材的趋势,尤其以全国卷为甚。以至于有些学生认为学不学教材都没有关系,认不认真学教材在分数上也体现不了有多大差异。因为高考试题引用的史料大都没见过,许多知识点没接触过。作为教师笔者并不这样认为,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历史复习不能脱离教材。笔者认为高三历史复习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教材为载体打好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二是探索做题的方法和技巧;三是进行必要知识的补充。历史知识的拓展,知识面的拓宽在历史复习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的知识面越宽,思维越深刻,分析、综合能力越强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高考试题。

二、历史知识补充的途径

历史知识补充的途径一种是课堂中、一种是课堂外。课堂外主要方式是老师推荐一些历史书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堂外挤出时间来阅读。这种方式对于学习成绩好及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是可行的,但高三学习任务重,这种方法一般放在高一、高二时更实际一些。课堂上补充历史知识一种是随着教材内容做有限的拓展;另一种是做专题的拓展;还有一种是通过试题训练进行知识拓展延伸。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通过试题解析进行知识拓展更为实用,是学生补充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拓展学习能清晰的理解答案的缘由,学习时注意力也高度集中,效果更好。现以下面几道试题为例加以说明。

例1.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设立十三个州部,其中十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据此可以反映出 ( )

①中央集权趋于强化 ②儒学地位上升 ③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④秦代以来的监察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C 根据材料所给信息“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其中十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选①②。关于汉武帝设置州的目的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学生很容易误选③而抛弃④。这里应对汉武帝设州的目的和地方行政区划相关知识进行拓展。根据补充知识可知选④不选③,故正确答案是C。

知识拓展: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除京师附近七郡外,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每区由朝廷派遣刺史一人,专门负责巡察该区境内的吏政,检举不法的郡国官吏和强宗豪右,其管区称为刺史部。十三个刺史部中,其中十一部采用了《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中的传说州名,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梁州、幽州、并州,并改其中的梁州为益州,雍州为凉州。另外有朔方、交趾二郡,仍沿用其名,称朔方刺史部、交趾刺史部,共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一称“十三州”。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改刺史为州牧,直接掌握一州的军事、行政、民政等大权,位于郡守之上,十三部遂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从此中国行政体制由“中央—郡—县”三级变成“中央—州—郡—县”四级。

例2.《景德镇陶录》载:“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 :“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解析:D 根据材料所提供信息“镇民陶玉”未能说清其身份,因此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景德镇瓷器闻名于世是在宋代,故排除A。材料未提及瓷器销往海外的信息可排除C。根据材料陶玉者载瓷入关中,且贡于朝,于是名天下。因已排除了前三项,选择相对正确的选项D。但学生对材料中的“假玉器”“昌南镇”的知识不了解,借此机会对景德镇瓷器相关知识进行拓展。

知识拓展: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在昌南建造窑坊,烧制陶瓷。东晋时期曾在此设镇,有新平、浮梁等名称。昌南镇是其别名,以位在昌水以南得名。北宋景德年间易名为景德镇,昌南的名称逐渐不用。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欧洲人的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cina、china)作为瓷器和生产瓷器的中国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

例3.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D 结合所学宋代是中央集权的强化期,故排除A。关于流民问题,土地兼并是产生的原因之一,不是唯一的原因,有时也不是主要原因。而宋自耕小农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从而租佃关系盛行,自耕农经济衰退,相比而言选D比选B更适合此题。“不抑兼并”产生的后果必然是土地兼并严重。因此排除C。

在教材中提到的土地兼并问题只是只言片语,对宋代不抑兼并的政策学生也没有接触过,在此进行土地兼并知识的拓展。

知识拓展: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的趋势是愈演愈烈、不可遏制。土地兼并直接后果是导致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经济状况恶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由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又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地主阶级势力的膨胀又会对封建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统治者经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较为着名的有西汉末年王莽实行的“王田制”、北魏隋唐实行的“均田制”、王安石变法实行的“方田均税法”、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制度。

宋朝从开国之初就开始采取“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使土地私有制渐趋成熟,较前代比较彻底地释放了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强大生产力,促使了租佃制的繁荣。

三、利用试题解析进行知识拓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高认识,认识到在当今高考的环境下,高三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拓展的必要性。在试题解析时应做到自觉地、有意识地抓住机会对历史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

2.在每一次考完试后,对试题要认真分析,并考虑在什幺方面要拓展,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要补充的知识要事先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做到准确无误。在时机把握上要补充自然,便于联想记忆,不要生硬、盲目拓展。

3.对利用试题解析进行知识拓展不能过高估计它的作用。建构知识体系还是要以教材为主体,因为这种知识的补充是零乱的不成体系的,只是对于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的一种拓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北师大大同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