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马红丽

由几道高考题反观高三复习
——以“雅典民主政治”为例

江苏 马红丽

2016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莘莘学子又在紧锣密鼓地为2017年的高考准备着。高三历史复习的方向在哪里?怎样复习才有效?也许有人说,把教材背熟,多做几套试卷就可以。殊不知,时代在变,高考在变,历史高考命题大力加强对学习潜能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完成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型,加快了由考查学习结果到考查学习过程的演变;试题呈现出“远离教材”的特征;这使高中历史教学所惯常采用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已基本失效。以“古希腊民主政治”这一考点为例,2016年江苏考纲要求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性”。根据这一考纲,命题如下:

(2016江苏卷,14)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 )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直接民主弊端)。涉及的历史核心素养有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雅典公民利用代表多数人意志的“陶片放逐法”将功臣地米斯托克利放逐的现象反映了直接民主制下,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故A项正确;“陶片放逐法”是针对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为保障雅典民主政治,不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直接民主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说明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但没有涉及导致雅典的派系纷争,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陶片放逐法”无法真正体现公平正义,没有体现导致城邦内部混乱,故D项错误。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在2016年的其他高考卷选择题中也有体现,如:

年份 试题内容 试题设问 考点2016新课标全国卷II文综·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雅典民主政治(公民的参政义务)2016海南卷·10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机构)

仔细分析以上试题,题型特点大体如下:

(1)从命题特点看:命题依纲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 ;试题与时代联系密切,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切的现实关照。

(2)从考查内容看:以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知识要素为主,涉及雅典民主政治机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陶片放逐法、公民的参政义务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没有超出考点范围。

(3)从考查目标看:考查能力目标涉及较广泛,层次也较高。在设问的方式上表现为:“这反映出”“这反映了”“由此可见”。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历史材料阅读能力、历史概念理解能力、历史知识应用能力、历史问题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字表达能力等。

(4)从答题情况看:由于这些题目区分度较小,学生的错误率较高。

反思过去,展望未来。通过分析高考真题,我们在复习备考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历史阅读能力

纵观上述试题,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考生要读懂“新材料”,弄清题意,必须提高历史阅读能力,这至关重要。同时,《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四项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其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就是考查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获取和解读能力约占45%~50%,理解试题材料信息的考查要求约占1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占18%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地解读占18%。保持较大的材料阅读量和适当降低阅读难度将是今后命题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阅读是一种基本技能,要学会阅读,是要经过长期不懈地练习。在复习备考中,怎样提高我们的历史阅读能力呢?首先,学会阅读教材。教材是学生的主要阅读材料,依托教材学会阅读技能是最基础的一环。阅读可以框架式阅读也可以品读。框架式阅读是宏观上把握历史教材的阅读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品读就是每节、每目内容的具体阅读,抓住重点词。实际上这就跟我们做题时先通读材料,然后细读、提取关键词是一个道理。其次,课堂中的材料。课堂需要的材料是老师精心准备的,涉及的史料也是围绕知识点选取的,在有限的时间内看懂史料,提取信息,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历史阅读能力非常有帮助。此外,如有空余时间,多读一些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效果更佳!

二、建构完整历史概念

通过分析试题,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命题的立意:“取材逐渐脱离教材的限制,从更广阔的领域里,选取与我国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素材,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取材脱离教材”,但不是与教材无关,试题涉及材料或选项表述中基本上都有课本的“影子”,可谓“理在书中,题在书外”。如2016年江苏卷第14题,考生在做题时,必须对“陶片放逐法”“直接民主”“主权在民”的历史概念有完整理解,否则,残缺的历史概念理解,导致考生偏离题意,出现误判。基于这样的形势,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教材,死记硬背,而是要建构完整的历史概括,尽可能还原历史学面貌。

建构完整历史概念是高考试题对复习备考的核心要求。在复习中我们要强调对重要事物和概念的准确理解,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历史概念分为史实概念和史论概念两大类。对教材涉及的具体的史实类概念,如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事物、着作、文献典籍、法律、制度、会议、党派等,通过查阅词典和专业着述,了解全面、清楚即可;对教材涉及的较抽象的史论性概念,如思想学说、专用术语等应借助于词典或专业着述,将其特定的含义搞清楚,了解其内含和外延,力求理解准确到位,并找些相应的题目进行专项练习。

三、关注热点复习

试题与时代紧密结合。“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2016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第14题,就很鲜明地立意于“民主政治”上。人教版教材上虽强调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但仅仅是几句孤立机械的结论性语言,缺乏对这种意义的详细阐释,更没有对“直接民主”的局限进行详细解释。该题则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进行材料上的新呈现,影射当今中国注重民主、完善民主、发扬民主的时代精神。民主素养是当今国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价值观的宣扬,属于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题目以“小切口、深挖掘”隐现对现实关注、教育方向、国民发展方向的学科专门素养等宏观启发,具有“铁肩担道义”的历史意义。

因此,历史复习在重点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多观察,多思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