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全国I卷历史试题一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风向标,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引领性作用。笔者研究近三年的全国I卷试题,发现全国I卷命题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稳定性,也有很强的创新性、反常规性。现将我的一点粗浅认识整理如下。

一、试题形式的套路与反套路

套路:近三年全国I卷试题总字数基本稳定,试题呈现形式多样。选择题及主观题无艰深的文言文。题干和选项均不是很长,选择题各题A、B、C、D选项讲究对称,各选项字数相同或相近。

反套路:2017年全国I卷未设置选修《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部分的主观题,总字数不降反增,选择题题干和42题题干字数均明显高于往年,字数的增加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高考题表格数量为4个,侧重考查学生的比较思维。2017年高考主观题题号略有变化,之前的40题题号变为41题 ,之前的41题题号变为42题,打破了以往历史学科主观题40+41+选做的模式。对于该变化,学生在备考时多无涉及,部分底子薄弱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应对,此项“反套路”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历史学科底蕴和应试心理。

附表一:近三年全国I卷历史学科试题形式比较表

二、试题考查范围的套路与反套路

套路:近三年全国I卷高考题选择题部分呈现“三分天下”的稳定格局 :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各有4道选择题。试卷整体呈现“略今详古”的特点。试题围绕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命制试题,考查学生对重大事件、重要概念的宏观认识,无过于细节、过于偏怪的知识点。近三年全国I卷选择题中中国近代史部分均为三道选择题,考点也相对固定,多次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抗日战争。2017年全国I卷第42题考查明清时期的中外对比,2016年全国I卷第40题考查清代人口的增长。明清时期是历史的大转型期,是综合型试题很好的切入点,在复习时需特别关注。整体来看,全国I卷关注社会热点,如2017年第35题涉及二十国集团组织,关注G20峰会的时政热点。

反套路:以往历史试题主观题隐性涉及社会热点,如2015年第41题考查长效热点科技发展,2016年全国I卷在我国放开二胎的大政策下考查中国古代、近代人口增长。而今年的全国I卷主观题的设置却并未太涉及热点,而是考查学生并不太熟悉的民族主义,第42题材料也比较传统。所以在复习中,我们应稳扎稳打,忌过度猜题。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全面地提升学生能力才是王道。

附表二:近三年考点细目表整理

三、试题设问设置、难度设置的套路与反套路

套路1:高考历史题呈现历史知识应用题与语文题两分天下的局面,部分试题杂糅历史知识与语文能力。笔者研究发现,材料主旨类选择题和概括观点类主观题的比重占历史总分的50%左右。历史基础史实类试题占比约50%。某些年份主观题第二问延伸问设问是结合所学知识,但主要答案在材料中,使得历史试题语文味较浓。如选择题中“反映”“说明”“表明”“体现”类材料主旨题,和大题的第一问基础问“概括型”试题,可将其视为带历史情境的语文题。此类试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及历史结论的能力,在答题时,从材料出发并充分利用材料,提取材料的核心观点,不需要脱离材料过度延伸。“原因”“背景”“影响”“作用”类设问的历史试题多涉及历史史实的时序性和因果联系,是带有知识立意的传统型历史试题。此类试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如是此类设问,仅是重复题干主旨的选项不对,因果倒置、逻辑混乱的选项亦不会正确。

套路2:全国Ⅰ卷试题面向省份多为考生多、考学压力大的省份。所以全国I卷历史试题保持了较大的思维量和较高的难度,凸显高考的选拔功能。

反套路:2017年试题难度较2016年有所提高,2017年选择题部分正确选项设置不落窠臼,多是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对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和严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全国Ⅰ卷非选择题整体过于简单,虽然说要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但实际上提炼材料或摘录材料关键词就可以得满分。2017年非选择题则综合考查了概括、说明、比较、评价等学科方法,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2017年第42题材料信息量大,列举了14—17世纪中西方若干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的重要史实。此题涉及的能力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次,对学生的史学素养要求较高。

附表三:近三年历史选择题设问比较

四、我对全国I卷试题和备考的几点感想

1.试题整体较少

有的专家建议多做高考题,但2017年全国各地历史高考真题加一起也仅是百余道。就全国I卷而言,试题分值较大,涉及的考点较少,学生做的15道试题未必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如借鉴学业水平测试考试的模式,减少单个试题的分值并扩大题量、延长考试时间,应该会有更好的区分度。

2.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解放思想,淘汰落后的、过于细节的教学内容

高考考查学生对重大史实的宏观认识,要求学生记忆重大时间,掌握重要概念,围绕主干知识做一些补充是必要的,但不应不顾考情地面面俱到。否则学生会有学习无用的迷茫感,老师会有教学无用的挫败感。因全国I卷思维量较大,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大思维型试题的训练,在练习中提升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在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3.全国I卷学术味较浓,体现理性判断、深度思考、探究创新

在教学中老师应加强自身学习,吃透史学研究方法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多读史学专着与论文,让自己成长为“科研型”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