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

何谓历史,历史本为过去之事,但是却需要人们对过往的事情进行梳理以给后人审视。在人类的发展史中,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厚重,如何将其记述留存呢?司马迁首开纪传体通史,成“史家之绝唱”;司马光则以编年体通史载誉史册。记述的方式虽不同,但在“横看成岭侧成峰”中对历史的品读和思考相得益彰。纪传体胜在人物及故事的完整性,但逊于对故事的赘述;编年体优在时间脉络的清晰,但易出现事件的断裂。反观现今教材的编排亦是如此,岳麓版教材更像是一本“纪传体通史”,其专题性对学生是有难度的。这样就需要一本“编年体通史”作为补充。唯有如此才能构建历史全貌,更加全面地认知历史。

一、问题:破碎的时空观念

“2017版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上,明确提出了“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 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从“三维目标”发展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的历史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的新变化。“课程标准”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是对历史学科素养的凝练,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方法、途径、目标的具体化。

岳麓版教材是以专题为主的教材,政治文明、经济成长历程、文化与思想,专题下有单元分类专题,在单元的专题下又有的小目录,这样的编写体例侧重了专题的完整,但割碎了时空的联系。

以岳麓版必修二为例,在一个单元中,既有中国史又有世界史,例如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前三课讲了《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属于世界史部分,后四节课则属于中国史部分。即便一课只讲中国历史部分,内容上仍然存在时间线索的紊乱,例如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叙事内容虽然都属古代史经济部分的内容,但在各个部分之间缺乏衔接,例如在《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中,从时间上分别从原始社会到明清进行叙述,这样的时间线条反复出现了三次。这种编写很不利于学生对时空观的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时空混乱和错位。学生对某一个专题能够很好地掌握,但是当论述对象从专题变为以时间或者空间为主的对象时,就会下笔踌躇。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第41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此题以大豆为线索,需要学生在大历史观的视角下梳理中国从先秦至今的历史进行作答。全国卷Ⅰ第42题要求学生“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此题依旧采用以时间轴为线索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反思这些试题,其命制的思路就是在时空观下考查学生知识的系统化、体系化、完整性,而正确作答的关键要素在于历史时空观念的构建。在时间和空间的框架下,构建历史知识,厘清历史发展的时序,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二、整合:联系的思维导图

笔者认为,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而如何制作和应用思维导图呢?

在实践中,教师可依据复习的进度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单元教学前,老师可对单元知识间关系进行简单呈现与梳理。第二步,在学生的预习中引入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每课的知识,并在课堂上小组的展示分享中对其进一步完善。第三步,单元结束后,学生再以时间和空间为单位对知识进行新的整合,巩固知识点,同时形成知识体系。

下面以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为例进行详细的讲解。

1.时间梳理

以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为例

图1

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本主要从农业(主要从中国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形成、土地制度两部分)、手工业、商业、新经济因素的出现四大部分进行讲解,每一部分都会从原始到明清进行分时段论述,所以这四部分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四个大时间段内都有涉及,从时间上来看较为紊乱,不利于学生把握。

图1按朝代(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将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的内容以时间为基准进行呈现,避免了各个部分之间的割裂,使得学生能够以时间为线索对每个朝代经济发展现状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尤其是对明清时期出现新因素的前后联系的把握更加明确。在总结过程中侧重于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第一单元的时间线索。

2.空间梳理

以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为例:

第三单元可从单元标题上进行分析,主要讲述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第二部分为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第一部分为两课——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5课《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第二部分为两课——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但涉及苏联(俄)的部分是第14、17课,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部分是第15、16课,苏联(俄)在教材内容的分布上被打破了,在空间上被割裂。故以思维导图进行梳理,可弥补上述所论之不足。

图2

图2围绕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展开,不同之处在于围绕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角度进行,将资本主义国家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进行联系;在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确立到围绕“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尝试之间也建立了因果联系。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苏联的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在进行复习的时候只需要在本思维导图之上增加俄国的改革,就可用于关于俄国(沙皇俄国—苏联)经济建设的梳理,对于高考复习来说非常有用。

3全书思维导图——对知识的再次构建

对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再次构建应当不同于教材本身的构建,而是应起到对教材补充的作用,结合考试的要求,需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史和世界史的认知与知识的整合。所以全书构建思维导图时,应当把握世界史和中国史两条线,对课本进行再次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提前明确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分期问题,因为高考中有时空的要求,从应对高考的角度上来看,这种对知识的再次构建是很有必要的。如图3所示:

图3

必修二的主线是中国如何从一个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首先,需要介绍什幺是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在西方是如何实现的?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发生了什幺变化?其次,中国的农耕文明是什幺样子的?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如何变化,最后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最终实现工业化的?围绕这一条主线就完成了对课本的一轮梳理,并且也实现了对世界史和中国史的梳理。这个思维导图需要从宏观上把握主干、核心知识后去构建。可以配合每章、每节,甚至每个知识点的思维导图。这样,每课思维导图+每章思维导图+每册思维导图的模式就可以将整本书,包括每个重要的知识点囊括其中,宏观上建构体系,细节处解决概念。从小到大完成对历史知识的梳理。

附:学生优秀思维导图展示。

图4

图4简洁清晰地总结了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涉及了大多数知识点,也形成了体系化。在思维导图中将第二单元的七课有逻辑地联系在一起,其中新航路开辟引起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为西欧社会的工业革命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后的西方社会开始走向对外侵略,中国在被侵略的过程中完成了近代社会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交通领域。学生通过图片的形式补充了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十分直观,很有价值。

图5

图5相较于图4,其优点在于将课本所讲内容形成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联系,在核心主干知识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上也进行了时间梳理,知识更加直观。

图6

图6对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进行了总结,主要围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农业、重工业、手工业、商业四个领域进行,时间贯穿了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现在的发展成就,相对于课本重视通过时间分期进行叙述的方式,该思维导图实现了对课本另一种以内容为方式的整理和补充,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在农业方面,各个时期围绕土地、土地所有权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图7

图7为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思维导图,核心在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二战结束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源于对二战爆发所引发的经济问题的解决,主要围绕经济方面的汇率战与贸易战,以及国内经济发展遇到问题之后,如何防止出现通过对外侵略解决国内矛盾的做法,这些体系的形成也反映了战后美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制度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也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区域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要是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四个颇具代表性的组织。可以很好地了解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通过梳理,本单元各个部分的内容能够有逻辑性地联系在一起。

历史学习本身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思维导图具有很好的工具性,更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