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强调历史学科“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目标应该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同时进一步激活历史思维,以时空为线索,以核心概念为重点,建构立体的历史知识网络,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历史实证为方法,提升历史思辨能力,形成创新意识,提高解题能力。

一、提炼、解读核心概念,强化主干知识

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大多通过选取新材料来设置新情景,考查对重要史实、重要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深度理解、准确阐释和灵活运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首次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即用少数的核心概念整合学科内容中零散的概念,围绕核心概念组织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因此,复习备考中强化主干知识,准确把握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学生理解、运用知识,解读新材料,解决新问题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复习“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梳理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手工工场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出现,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人文主义大旗,促进了思想解放;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批判封建专制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牛顿经典力学的提出,标志着近代科学的产生,科学时代来临。并在此基础上提炼这一时段内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核心概念——“世界市场”“代议制”“人文主义”“自然科学”,笔者试结合人教版教材整理如下:

二、挖掘、建构知识关联,激活历史思维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整合和迁移知识,从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进而使学生改变对知识的孤立、机械性记忆和理解,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和融合,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高考试题还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和学科内容之间的隐性联系。所以在备考中重新建构知识体系、挖掘主干知识内在的逻辑关联、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学科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以“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中的“世界市场”“代议制”“人文主义”“自然科学”四个核心概念为例进行分析。

1.“世界市场”与“代议制”之间的关联

可运用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梳理。

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为代议制的确立创造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政治前提,同时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人文主义”“自然科学”与“代议制”“世界市场”之间的关联

教师可运用唯物史观中“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起反作用”的原理分别梳理。

(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早期人文主义思想产生。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人文主义成为主要的社会思潮。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随之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同时,民主政治制度又保障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2)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提倡的冒险精神是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根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世界市场出现与人文主义兴起的根源都是经济因素,都是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引起的社会变革。

(3)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民主战胜专制创造了经济条件,科技进步及其应用加快了民主政治建设。反之,民主政治制度下资本主义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4)市场的需求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必要前提,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反之,科技的发展又是世界市场扩大的推动力。

3.“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关联

运用唯物史观中“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历史问题的原理”梳理。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思想,把人性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①人文主义为科学提供了思想武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成为近代科学的开端;②科学的发展又推动了人文主义发展:牛顿的经典力学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③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使科学有了新发展: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挑战基督教神学宣扬的神创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三、精选、巧练典型例题,渗透思维方法

高考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淡化教材已有结论,鼓励发表独立见解,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备考中教师应精选例题,深入挖掘学科内涵,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例题分析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不仅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科技进步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推动了整个现代化进程。科技与人文之间积极互动,自近代至今,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围绕“科技与人文”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解题从题干突破,找准问题——自拟一个“论题”;明确主题——围绕“科技与人文”;时空定位——世界近代现代史;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重点在于解读材料,从“科技不仅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科技与人文之间积极互动,自近代至今,一直是历史的主流”来看,材料中涉及的历史核心概念是“科技”“人文”,材料阐述的是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解题的关键是拟定一个合适的论题,再用史实论证所拟论题。此题可以从“科技”与“人文”关系的单向角度拟定论题(示例1、示例2),也可以从“科技”与“人文”相互关系角度拟定论题(示例3)。阐述中符合题意的史实就是核心概念的外延,即具体概念,如与“科技”相关的具体概念——伽利略科学实验、牛顿经典力学、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与“人文”相关的具体概念——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阐述时不应单纯罗列史实,而要体现出逻辑推理过程,做到有史有论、史论结合。

示例1.人文主义推动(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阐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把人性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人文主义为科学提供了思想武器。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始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牛顿经典力学诞生标志着科学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又推动了科学的新发展,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挑战基督教神学宣扬的神创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总之,人文主义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示例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影响)了人文主义的新发展。(阐述略)

示例3.科学和人文相互影响,推动了现代化进程(社会发展)。(阐述略)

2.变式训练

复习备考中还应注意2019年《考试大纲》“总纲”中“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关注经典试题,通过对试题的变式、创新,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复习实效。以下展示两个变式:

变式1.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此变式改变了问题类型,是将“独立提出观点型”变为“论证他人观点型”。与原题的不同之处是观点来自材料中,侧重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取观点)的能力与历史解释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该问题形成更全面、丰富的理解,提高思辨能力。

示例4.科技不仅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阐述略)

示例5.科技与人文之间积极互动,自近代至今,一直是历史的主流。(阐述略)

变式2.根据材料,围绕“科技与人文”提炼一个启示,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此变式在原题类型基础上,将提问“自拟一个论题”变为“提炼一个启示”。与原题的不同之处是,独立提出的“启示”侧重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后的认识与感想,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形成。

示例6.只有将科技与人文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现代化建设。(阐述略)

示例7.科技与人文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阐述略)

四、拓展、联系时政热点,提升学科素养

2019年《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新增了“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历史备考在挖掘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精神和人格。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深度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包括理性、求实、求真、探索、创新、协作、实践、批评等,核心为求真、务实、创新。人文精神,包括关注个体价值、主体精神、社会精神、人类命运等,核心为“以人为本”。从人才培养来看,科学精神重视培养学生获取并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人文精神则关注学生做人处事的能力,旨在培养其独立、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理性思考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趋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文主义虽然使人具有理想性,但如果缺乏科学与理性的约束,就可能形成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给社会带来危害;科技虽然是第一生产力,但如果夸大科学与科学方法的作用与意义,脱离人的精神生活,将科学与人文割裂,科学就会成为残酷的科学。只有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相统一才能“全面地反映人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社会进行生产生活实践,从而更快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发展趋势是走向融合。

3.分析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意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可以借鉴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融合的宝贵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对经济、民生、生态等社会问题进行全面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