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郑 涛

通过研读2019 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笔者发现试卷对于中国文化的考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更多地体现了“文化自信”。笔者认为,“文化自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二是对西方现代化的反思。笔者据此对2015—2019 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进行梳理分析,进一步探究2019 年高考命题出现的新变化,并对2020 年江苏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出一些建议。

一、对2015—2019 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化的考查分析

表 2015—2019 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化的考查情况

(一)2015—2018 年东西方文化的考查情况

1.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态度

2015 年以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变化,例如:中华文明灿烂辉煌(2015 年);中国文明……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2016 年);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2017 年);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2018 年)。

2.对西方现代化的态度

2015 年至2018 年江苏卷只有一道题目考查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评价,即2015 年第23 题,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进行反思。

纵观近几年题目,2015 年以后,江苏卷中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扬”一直处于独占地位,对西方现代化的考查一直空缺,这种局面到2019 年才发生重大变动。

(二)2019 年东西方文化的考查情况

2019 年试卷对东西方文化的考查出现了以下新的特点:

1.考查方式多样化

除必做的材料题外,还出现了选择题和选做题。从以往近乎单一的考查到形式多样,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开始形象化、具体化,开始改变以往仅考查抽象的宋明理学等思想的情况。

2.考题数量增多

以往对东西方文化的考查最多为两道题,而2019 年的考题数量增多,“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共同阐述了同一个话题,即对现代化或工业化的反思。

3.出现交叉考查

2015 年对中国文化的“扬”和对西方现代化的“抑”分属两道题目。在2019 年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出现了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的观点,改变了以往单向地向西方学习或一味批判西方现代化不足之处的状态,“扬”和“抑”不再对立,两者开始打通,改变了连续几年不考西方现代化的情况。

4.具有国际视野

对西方现代化反思的地域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国,在印度,甘地也对工业化进行了反思,正如题目所言,“对于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而言,甘地的思想也无疑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由此可见,对现代化反思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二、命题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一)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详细介绍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中“家国情怀”要求学生“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关照社会现实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也随之带来一些问题。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实质上是人们践行西方文化中错误的观点所导致的结果。现代化也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化,在人类进入21 世纪时,出现了文化融合的问题,即如何在保留自身特点的同时开拓与其他文化的相处之道,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三、2020 年江苏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2019 年考题的动向判断,考查比较能力的倾向会加重,如对比东西方文化的价值观等。今年全国卷Ⅲ第40 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例1.(2019·全国卷Ⅲ·40)(节选)

材料一从公元前1 世纪建立,到公元4 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结合此题,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比较目的

比较题目一般是在可比较事情之间进行的有意义的比较,“有意义”表现为彰显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正确价值观。本题通过对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比较,凸显出汉朝在对待语言文字和民族问题上比罗马帝国略胜一筹。

2.在对比中形成宏观思维

比较思维的形成首先是宏观思维的形成,旨在打破孤立、僵化的思维模式,在整体、联系、开放的思维状态下认识历史。高考历史试题已经从微观走向宏观,更注重历史阶段化与特征化的表现。本题把中国汉朝的治理方式放在世界视野中去对比,突出了中国治理方式在当代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可把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比较,在这种宏观视野下,可以进一步得出清政府的腐朽与落后。

(二)认清、用好现代化视角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有关西方现代化的考点,如三次科技革命、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市场的形成等,训练学生多运用现代化视角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现象,如2019 年全国卷Ⅱ第42 题:

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 和20 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互动关系,进而构成了19 至20 世纪世界历史的全貌。从反思现代化的视角来看,科技进步虽然促进了人类文明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但将人类历史的一切根源都归因于冰冷科技的影响,实际是在不自觉地漠视人类文明应有的温情。

备考时,现代化的积极一面不必过多提及,适当增加史料用以纠正学生认识误区即可。很多学生误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认为现代化完美无缺。因此,教师要补充一些材料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反映工业化导致环境问题凸显的史料:1884 年12 月,《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其大意是:佩戴WOLF 清新空气呼吸器,人们甚至在冬季室内门窗紧闭时,也可以不间断地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它不但让人们免于灰尘的侵害,而且不会给看书、写作或者睡眠带来任何不便。

(三)关注学术前沿并阅读相关书籍

教师备课应主要围绕三个主题:一是对“文化自信”内涵的挖掘;二是对中国文化的反省;三是对现代化的反省。教师可以参考一些着作,如《中国文化的反省》(胡适着)、《中国文化的重建》(费孝通着)和《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郑师渠着)等。

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应泛读与精读相结合,选取一些材料和观点,设计成问题供学生作答。例如:

(原创)例3.材料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对欧洲现代思潮的变动,尤其是反省现代化思潮的兴起,其观感如何,却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从总体上看,他们对此有所了解,但因价值取向不同,未予重视。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借重与杂糅欧洲非理性主义的某些观点,以彰显新文化运动的旨趣。

——摘编自郑师渠《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

问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在西方进行反思批判“科学”时,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主将们为何却在中国高高擎起“科学”的大旗?

笔者认为,尝试命制一些题目,不仅对教师的阅读有益,更会拓宽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他们对中国文化和西方现代化进行深度思考,思考的过程中,“家国情怀”也就“润物细无声”地落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