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中国现代史作为中国史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与考查中占据十分重要的比重。自2017 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民族复兴和坚持四个自信的高度,强调了对青少年进行党史、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教育的重要性。这一指示在高考中的反映就是对中国现代史的考查有渐趋增加之势。但是,反观教师的备考,无论是在知识的精准把握,还是在理解的深度、广度上,往往都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笔者依据高考试题的考情和教学现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中国现代史的二轮复习进行探讨。

一、中国现代史的教学现状

中国现代史的考查知识点的时间跨度长,涵盖领域广,考点众多,散见各处。以必修一政治史的相关内容为例,其考点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另外,必修二经济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包括3 课,有社会主义建设起步、探索与失误、国民经济的劫难、伟大的历史转折等9 个考点。必修三思想文化史的第六单元《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包括2 课,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包括3 课,有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等20 个考点。合计中国现代史的教学共涉及3 本必修教材中的5 个单元,13 课,37 个考点。

如果说一轮复习重在夯实学生的基础,可依据教材所设计的单元和章节逐课复习,那幺二轮复习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将“碎片化”的知识点构建成有深度和广度的学科知识体系,这样才能达到高考的要求。以此标准衡量当前的教学现状,常见的二轮复习课堂仅仅是将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思想史的史实进行简单陈列而已,师生关注该段史实的视野范围比较狭窄,只关注到这一时段的这一事件自身的内容,人为割裂史实之间的联系,做不到知识的结构化,更没有将中国现代史与同时期世界和其他国家的发展进行横向的关联性比较。这种备考现状和视野的局限使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无法及时、有效地提取和迁移知识以作答。

二、近六年中国现代史的考情统计

中国现代史作为高考中的高频考点,高考的单选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涉及。统计发现,在2015 年至2020 年全国卷的17 套试卷中,涉及中国现代史的单选题共18 道,多固定在第31 题,唯一的例外是2018 年全国卷Ⅲ第30 题,以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强调党和国家迫切需要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以健全我国的法制为切入点,考查了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通过归类分析可见,在18 道单选题中,15 道集中于经济史的考查。仔细研读之后可发现,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考查集中在两个时段,改革开放前的单选题有8 道,“一五”计划时期有7 道,只有2016 年全国卷Ⅰ第31 题例外。改革开放后的单选题有7 道,主要集中在1978—1992 年。除每年单选题必考之外,非选择题的考查频度也非常高,除2016 年外,全国卷对中国现代史的考查也多集中于这两个时段,试题分布统计见表3:

另外有三道非选择题材料的时间跨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 世纪50 年代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如2019 年全国卷Ⅰ第41 题考查20 世纪50 —80 年代中美苏日钢铁业发展的比较、2017 年全国卷Ⅲ第47 题考查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2015 年全国卷Ⅱ第42 题考查1950 —2008 年我国部分节假日的变化。

三、近六年中国现代史试题的考向分析

高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引领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研究高考试题,准确而透彻地掌握中国现代史的考情,即高考“考什幺”“怎幺考”,这样有的放矢地备考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着力点。通过对上述年份全国卷试题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试题的四个清晰明确的考向: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

新中国的成立第一次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对于三年经济恢复和之后展开的工业化建设,国家的主人翁们迸发了极大的建设热情。典型例题如2018 年全国卷Ⅱ第31 题,《两把尺子》的漫画创作于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全面展开的1956 年,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由材料中“奶奶的尺子”“阿姨的尺子”可知,新中国的女性正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成为国家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为绘画题材的2019 年全国卷Ⅲ第31 题、2017 年全国卷Ⅲ第31 题,以及非选择题中的2019 年全国卷Ⅰ第47 题考查的中国“质量管理之父”刘源张,都彰显了这一考向。

(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建设的特点

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一五”计划历来是学界研究和考查的重点,典型例题如2019 年全国卷Ⅰ第31 题,材料提及这一时期图书馆俄文借阅量的大幅增加,这一现象与当时正在开展意在改变我国工业化基础薄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息息相关。在这一时期,我国“以俄为师”,大量引进苏联的设备、技术和管理,与之相呼应的是,学习和熟悉俄文的要求和愿望增强。2018 和2015 年全国卷Ⅰ、2016 和2015 年全国卷Ⅱ也涉及这一考向。非选择题中的2019 年全国卷Ⅰ第41 题和2017 年全国卷Ⅱ第41 题分别从中外对比和古今关联的角度考查了新中国“一五”计划。

(三)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改革开放作为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推向深入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和实践主题。高考不回避热点,典型例题如2020年全国卷Ⅰ,Ⅲ第31题,都提到了新时期公有制企业通过承包制或签订合同的方式,在坚持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国企经营自主权扩大的尝试。另外,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题有2019 年全国卷Ⅱ、2018 年全国卷Ⅲ、2016 年全国卷Ⅲ第31 题等,展现了各战线和领域社会主义建设和体制改革的尝试。

(四)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国家治理

非选择题中的这一考向侧重于通过选择中外关联或古今贯通的史料设置试题情境,并在较大的时空对比和分析、解读问题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是“以史为鉴,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和历史学科的价值引领的体现。典型例题如2020 年全国卷Ⅱ第41 题,两段材料分别谈到中国成立之初成功治理海河与清朝治理永定河水患效果有限的情况,在分析新中国成功治理海河的特点和意义中,自然而然地彰显了新中国的制度优势与自信。2020 和2018 年全国卷Ⅰ及2019 年全国卷Ⅱ第41 题,都是围绕这一考向展开的。

四、详略得当,专题整合教材

高考是复习备考工作的“教学指挥棒”,在二轮复习中,作为备考活动主导者的教师,应该紧紧扣住中国现代史的考情和考向,不能再次重复一轮复习时的面面俱到,而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取舍,做到详略得当。对中国现代史二轮复习的教学安排,笔者有三点建议:

(一)多史观渗透,贯通各单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准确地把握历史事件,深刻理解时段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脉络。这就要求师生在二轮备考中应跳出史实、单元和教材的局限,提高思维的站位,在多种史观渗透下,在更大跨度的时空和更宏观的视野中,关联起不同单元的史实。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将中国当代经济史和苏联经济史相关联,从中可以发现两国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确有不少相同之处,如内外背景、目标任务、管理模式和产业重点等。我国对斯大林体制先有学习,继而反思,当中苏两国都面临改革旧体制弊端的巨大挑战时,与苏共改革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将其当做国家的中心工作,更为开拓进取,在不断的反思和突破斯大林模式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将中国当代经济史与二战后西方经济相关联,认识到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深度的融入全球化和借鉴世界其他文明优点的发展道路。

(二)大胆取舍,敢删敢略

中国现代史所涉及的考点虽然多,但考查频度差别却非常大,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对中国现代史必修一、二、三各章节的教学处理不必平均用力,要有取有舍,有详又略。例如,对于表1 新中国政治建设历程的知识点,因其考查切入点难以把控,所以在近六年的全国卷中,仅有两道题涉及新中国政治史的考查,即2018 年全国卷Ⅲ第30 题和2018 年全国卷Ⅰ第41 题第(3)问。至于表1 中所列其他考点,诸如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革”对民主法治的践踏、一国两制、港澳回归等,在全国卷中从未出现。因此,在二轮备考中,对于中共六大、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经济、20 世纪60 年代的外交等次重点,教师引领学生利用备考资料梳理其知识线索即可。对于一些更“冷”的考点,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的劫难等,在二轮备考中,教师要敢删敢略,不必投入太多的复习时间和精力。

(三)专题深化,透彻解析

中国现代史的高频考点属于学科的主干知识,应着重复习。教师可以以专题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深度、全面的解析,如“一五”计划专题解析的重点方向除了常提的“以俄为师”和优先发展重工业,还要注意经常被忽略的一个特点,即“一五”计划前后国家对原有不均衡的工业布局的有意调整。例如,有一道试题的材料提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基建投资中,与沿海相比,内地投资规模占比增长,这一现象反映了新中国将基本建设的重心逐步向内地转移,目的是使内地在基本建设,包括工业发展方面,逐步赶上沿海地区,当然,也有“冷战”格局下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政治考量。如果师生的视野更宏观,甚至可将专题知识的深化延伸到只进行生产力的变革而没有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的洋务运动,与其不同的是,无论是“一五”计划还是改革开放,在进行工业化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都进行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甚至是政治制度方面的革命与改革,这都体现了新中国政权进行社会变革的力度和魄力。

总之,二轮的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既要“舍得”,又要“投入”,对冷僻考点的资料和习题要大胆省略、删节,同时紧紧依托考情和考向,将备考精力投入到学科的主干知识上。当然,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既要有对教材高屋建瓴的理解,又要对高考有精准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