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马建华

2022 年全国甲卷历史试题所选材料丰富,呈现形式多样,强调教材主干知识和关键思维能力的考查。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将立德树人和家国情怀、党史教育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综合于一,彰显历史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时代性。试题彰显价值导向,落实素养培育,考查关键能力,重视对长、短时段时空观念下的历史发展变化进行考查,体现学科思维和学科特征。

一、立意高远——从基础性到学术性

从2021 年全国甲卷和2022 年全国甲卷历史试题分布来看,仍然重点考查中国史,但中国史内容的分值占整卷分值比例从69%降到57%,在对中国史的考查基础上更加突出世界意识。从试题呈现方式来看,通过图片、表格、人物、对话、史料、着作、论文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贴近学生实际,多途径感知历史,利于学生理解。从能力考查要求来看,试题命制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从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的不同梯度设计历史试题,其中25 题立足长时段变化,考查西晋到唐朝后期皇室分封子弟特点变化反映的历史实质。28 题、31 题则从短时段的发展变化,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33 题通过表格数据,考查历史阶段特征。41 题则基于明朝、中国近代、中国现代三个不同时间段的海防史料,梳理中国海军发展历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党的领导、政府决策、国家实力、主权意识等对海军发展的影响。42 题则将视角放远、放宽,探讨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方向,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全国卷在素材选择上往往渗透一些史学领域的新研究和新发现。如第30 题陕甘宁政区的施政方针和政权性质,体现着2021 年历史学热点课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经验”,第47 题考查李时珍,渗透着2021 年历史学热点课题“新冠疫情下的医疗史研究”内容。整体而言,试题注重基础知识、把握历史阶段特征、重视史料分析与概括,突出对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培育,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在双减、双新背景下,全国卷近些年也逐渐从基础性过渡到“学术性、素养性”的特征,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也催化了中学课堂教学、学科教育的变革。面对新变化,中学历史初高中两个学段要加强教学衔接,才能够更有利地引导学生聚焦学科素养。

二、注重初高中衔接——情境多元,提升思维

(一)小主题整合,创设学术化情境

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2022 年全国甲卷历史试题注重教材内容,以课本内容为依托,对主干知识进行主题式融合,以学者的论文着作、历史上的书影资料的真实材料为依托,通过创设学术化的情境,形成问题意识,拓宽思维空间。如24 题以社会变革为主题,通过魏晋时期一些文本记载的政治理念创设情境,考查百家争鸣的思想;25 题以专制集权为主题,通过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问题创设情境,更突出情境与设问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26 题以中外经济交流为主题,通过宋朝海外贸易相关史实创设历史情境,展现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考查学生对于手工业发展成就的认识,引导学生培养劳动价值观。初中学习过程中,重视主题化教学,习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而高中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科内容的梯度,习惯设计问题化情境。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要从初中延续到高中,这也符合全国卷对当前初高中不同学段的历史学科提出的“教学分工要更明确、体系衔接要更紧密”的要求。

(二)小切口试题,构建大视野情境

小切口的试题具有大视野的特点,师生都需要进行深度挖掘。2022 年全国甲卷历史试题有很多以小见大的例题,如第29 题,以百日维新前梁启超的革命思想为切口,以学生认知冲突为起点,隐性反映历史背景的复杂多样,在纷繁的时局中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对于实现民主政治的途径也有思想复杂性。第31 题,以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经济成分比重变化为切口,以小见大,通过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的历史趋势,反映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就业观念逐渐变化。在今天社会就业成为重大课题的背景下,如此设置也可以使学生产生时代的共鸣。

三、重视初高中衔接,运用大概念

《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要根据大概念建构学习内容的框架,设计教学过程及环节,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以大任务、大问题来统领整个学习过程,引领学生建构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避免碎片化,促进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路径,拓宽学生认识历史的视野。”

刘芃在《考试文集》中提到:“综合性的题目一般都是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的某个知识点出发。”由此可见,高考的试题不满足于某一个片面知识点,而是以问题引领的主题式大概念内容整合。因此,教师需要以专题为线索进行整合性复习,加强学生对历史阶段时代特征的总体印象,更为全面的整合所学知识,构筑形成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的网络。把知识架构化、系统化,能够独立的完成知识体系图的制作。从而在新教材旧高考的模式下,锻炼学生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

(一)将由对教材的复述转化为对历史的建构

现行考试中以史料实证为主要历史考查方法,以分析图表、提取图片信息、汲取史料信息为主要内容。因此,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精选史料,设置阅读问题,有目标、有问题地阅读史料,加强对于史料信息的把握与分析。

(二)由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为对历史的探究

教师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对某个知识点的复习,而应该纵横联系,前后贯通,构建“网状”知识大概念体系。构建探究性主题学习,如将秦郡县制度、汉郡国并行制,唐外重内轻,宋守内虚外、元行省制度、明清废行省设三司等点状知识点建构为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及其特征。结合现实热点问题,倡导关注民生,实现社会和谐,形成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与社会保障的主题内容。

3.由对史事的记忆转化为对历史的思考

在复习过程中重视试题情境、重视开放试题,将开放性的问题转化到课堂中,以理解知识取代记忆知识,如将高考题进行变式训练,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例.(2020·全国卷Ⅰ·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变式: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樊树志教授在《国史十六讲》中提到:“政治和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此变式题便可从分封制隐含分裂割据因素的角度切入,从而看到分封制内容下的不同考查。

四、导向教学——高考复习教学启示

(一)重视“标”与“本”的落实

《课程标准》是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依据,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与历史教材相连接,将标与本之间的高频考点和重要内容进行点线结合、专题整合,更有利于分析把握试题趋势。在《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落实上形成有机联系意识,将背景、线索、影响、现实的纵向横线进行联系,提炼出诸如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近代化的觉醒和探索等时代主题。

(二)重视问题引领,注重历史思维培养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评价往往可以指导高考备考方向,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应精心将史料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好教学环节。每节课都要将教学目标具体落实,着重培养知识迁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与素养。教师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更需要重视对学史方法和学科素养的训练,形成对史料、地图、漫画的解读分析,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思考。最为重要的是要创建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型的课堂,不仅仅是重难点知识讲解,更应该挖掘教材内容,形成每课、每单元的问题链,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应对各种情境。

(三)关注现实,重视热点

试题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与政策调整、医疗与公共卫生等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学术热点和社会热点都在试题中有所涉及。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书本,关注社会热点,聚焦社会问题,探析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引导学生不断拓展视野,厚植爱国情怀,树立国际交流的意识。

高考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反拨作用,教学也不可能脱离高考而“自导自演”。复习的方向首先要回到高考题本身,教师应首先理解高考试题背后的命题立意、特点,总结相应的解题技巧,之后以高考材料作为史料,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多角度进行解答,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重构已有的知识体系。其次,教师应高度重视高频考点知识,重抓落实,夯实学生基础。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阶段特征,如教师可提供范例,指导书写的思路,由学生自主进行总结。教师讲评时应指出其不足之处,由此了解每一个学生对于阶段特征的掌握情况,使学生知道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做好题目的前提。再者,根据高考全国卷命题的特色可知,复习时应重视对历史比较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中西方历史串线,引导学生形成中外对比、古今贯通的思维习惯,从比较中探索规律,从对比中找出差距,从而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精准形成时空观念。如对中英在鸦片战争前的三次接触经历进行比较,通过1636 年威德尔船队赔款、1793 年马戛尔尼来华的礼仪之争、1816 年阿美士德和小斯当东访华拒绝叩头三个事件,可以从英国态度变化及其原因的视角分析,从礼仪之争的变化看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进而从两个世界不同文明的撞击视角切入,从战争是否不可避免这一疑问进行探究。最后,站在宏观历史视角上审视历史,加强对历史发展阶段基本脉络的学习,注重历史知识的大局性和整体性。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是一个有使命感、责任感的工作,我们应该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心中有素养,不断跟进教育变革新趋势、新策略、新方法,做到每一课“有备而来”,挖掘史料,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当今,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已经从“知识立意”过渡到“能力立意和价值立意”,平常的教学、复习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抓牢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注意学科能力的培养,努力让教育助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