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周国林

纵观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以地理统计图表作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试题每年都必不可少。当学生了解了各类统计图的功用,掌握了常见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便能触类旁通,对统计图表做出正确的判读,进而提取图中的有效信息解决地理问题。

一、统计图表命题特点

笔者汇总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总结此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如下。

1.考查形式

以地理统计图表呈现的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分值一般较大,普遍占试卷总分值的20%左右。

2.呈现形式

统计图表的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最主要的呈现形式有:数据表格、柱状结构图、坐标图、平面正三角形图等。

3.考查方向

考查方向广泛,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三大板块知识,注重考查学生分析图表、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1)自然地理:包括昼夜长短变化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气候及其要素构成、水循环及各环节时空变化、河流水文水系要素特征、地质构造类型及地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等;

(2)人文地理: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业、旅游、文化、能源等各方面内容及其变化;

(3)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不同的区域及各要素的特征、区域资源开发及综合治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

4.能力要求

一是通过对所列数据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答题方向;二是结合问题,分析图表和数据的发展趋势,可以迅速厘清解题思路;三是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图表中有效信息,可以做到全面地解答问题。

二、常考地理统计图表的解答技巧

1.数据表格

地理高考试题中,以数据表格(如下表)为背景材料的题目,地理事物的所有要素均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考生要根据表格中呈现的地理事物逐一进行分析,调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之间的迁移,解决所给的实际问题,考查考生的数据分析、数据处理、解答问题的综合能力。

某区域2016—2020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

数据表格判读与解答方法如下:

(1)掌握类型:根据数据表格的名称、呈现要素及数据、图注信息,判读并掌握该表格所反映的数据。如上表数据反映某区域2016—2020年湿地转化情况,其中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2)分析数据:分析呈现要素及其数据的大小、某要素数据变化趋势、要素数据的极值、主要要素的数据等。表格中退耕还湿转化为各类湿地的面积最大,尤其以旱田转化为水库坑塘的面积最大。

(3)分析规律:在分析各要素及数据变化的基础上,发现某区域某些要素的变化趋势。表格通过数据变化反映了该区域城镇化发展和工矿业发展对各类湿地的占用;该区域实施的退耕还湿工程成效显着。

(4)解决问题:通过各个要素数据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同时调动和运用地理基础知识,解决所列问题。

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

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常考查的一种坐标图,常考查某区域或某产业主要要素的对比。首先要掌握其构成特点:(1)由三个坐标轴组成,刚好围成一个平面正三角形;(2)三个坐标分别表示三个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3)坐标中的数据只表示占比,不表示数量;(4)坐标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数值,各要素占比总和一定是100%。

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判读方法(如下图A点为某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图):

图中A点表示某地区三大产业比重构成,可以采取“三轴坐标图”转化为“两轴坐标图”的方法,用平行线法判读,该解答方法分三步:

第一步:沿着增大方向画箭头。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①②③,形成下图:

第二步:转化为“两轴坐标图”,画平行线。把平面正三角形“三轴坐标图”转化为“两轴坐标图”,过图中点“A”,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平行线。

具体做法为:因为“第一产业”所在轴的起点0与“第三产业”所在轴相交,这两轴可以组成一个两轴坐标图,然后过A点作“第三产业”所在轴的平行线,同时与“第一产业”所在轴相交于a点,该交点a就为该地区“第一产业”构成比重。如下图所示:

同样的方法,可以分别作出“第一产业”所在轴的平行线与“第二产业”所在轴的交点b、“第二产业”所在轴的平行线与“第三产业”所在轴的交点c。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读出坐标。读出三条平行线与三个坐标轴交点的坐标,图中A点的三个坐标分别是:第一产业比重为30%,第二产业比重为45%,第三产业比重为25%。

3.柱状统计图

柱状统计图,就是采用各个高度不一的矩形,来表示地理事物各要素数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纵坐标表示地理事物各要素的大小,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发展变化。如下图为某地气候特征各要素柱状图,其中左侧纵坐标表示该气候平均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该气候平均降水量(mm),横坐标表示时间(月份)。

柱状统计图判读与解答技巧如下:

(1)判读横纵坐标:仔细看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要素。

(2)分析数据大小: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数据的大小,得出结论与规律。如上图通过对各月平均降水量与各月气温曲线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七月份气温高,该气候区位于北半球;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处于温带或寒带气候区;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气温低,降水少,雨热同期,确定为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

(3)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题目所给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扇形(饼状)统计图

扇形(饼状)统计图一般以一个圆为单位“1”,将该地理事物按百分比在圆内分割成若干个扇形,若干扇形就表示该地理事物的各个要素,所有要素的占比和为100%。

扇形统计图(如上图)判读及解答技巧如下:

(1)读图名,弄清题意。上图表示某地区1985—1995年、1995—2005年两个10年期间种植业各类作物比重的变化。

(2)读图例,掌握结构。首先仔细读图,看清图例或图中数字与文字说明,逐一读出扇形统计图中各类作物的比重,以及两个10年间的变化,进而归纳总结该地区种植业各类作物的结构特征。

(3)读数据,对比分析。一是提取各类作物比重数据,作横向对比分析,分析各类作物所占比重,了解该地区种植业各类作物的结构特征;二是同一类作物两个10年比重的纵向变化,分析某一作物发展趋势。

(4)读问题,解决问题。认真分析题目所设计的有关问题,同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厘清解答思路,提出建议,解决问题。

三、能力提升训练

【例1】(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节选改编)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1,2题。

产棉区 贡献率(%)时段(年)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北内陆面积单产面积单产面积单产1950—196522.6130.2726.8548.6152.389.521965—198018.7746.7420.3752.7834.9226.981980—199530.6537.5550.9330.5647.6219.051995—201055.5619.1662.0417.1361.909.522010—201557.4726.4468.0611.1166.679.52

1.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优势自然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

A.西北内陆—土壤肥沃 B.长江流域—温差大

C.黄河流域—光热充足 D.西北内陆—降水多

2.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以单产为主导的是

( )

①长江流域棉区 ②黄河流域棉区 ③西北内陆棉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1.C 2.A

【解答方法】本题组以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为背景材料,以数据表格的形式呈现,突出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判读和解答方法如下:

1.准确提取表格信息

表格数据提取的主要信息是: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三大产棉区1950—1965年、1965—1980年、1980—1995年、1995—2010年、2010—2015年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

2.根据数据分析规律

自1950年以来,长江流域面积贡献率基本为增长趋势,单产贡献率呈波动下降趋势;黄河流域面积贡献率基本为增长趋势,单产贡献率基本为下降趋势,但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花产量贡献始终以单产为主导;西北内陆棉区面积一直比较大,并且呈增长趋势,单产贡献率较低,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

3.结合基础解答问题

本题组考查了农业的区位因素、新疆棉花产量增大的因素、三大产棉区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等。其中农业的区位条件包括:

(1)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

(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习俗、劳动力、工业基础等。

【试题解析】第1题,根据地理基础知识可知,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因此土壤并不肥沃,A选项错误;长江流域水域面积大,相对阴雨天气较多,温差小,B选项错误;黄河流域在棉花生长期,有着充足的光照与热量条件,因此C选项正确;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较远,降水较少,没有丰沛的降水,D选项错误,故答案选C选项。

第2题,从表格数据分析得出,三大产棉区中,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比西北内陆地区小,但是单产贡献率比较高,因此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单产为主导的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故A选项正确;西北内陆棉区单产贡献率较低,种植面积一直比较大,因此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西北内陆棉区。因此B,C,D选项错误。

【例2】(2021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节选改编)下图为我国2007—2017年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我国石油叙述正确的

( )

A.石油生产量大幅度提升

B.石油净进口量逐年攀升

C.对外依存度与石油消耗总量呈负相关

D.对外依存度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石油消耗总量

4.利于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可行措施是

( )

A.加强石油资源综合利用及转化

B.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及储备体系

C.改善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D.全球内寻找新的石油进口通道

【答案】3.B 4.B

【解题方法】本题组以我国2007—2017年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为背景材料,以柱状图的形式呈现,突出考查学生图表分析的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判读和解答技巧方法如下:

1.读材料,提信息

坐标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表示图示时间内我国石油消耗总量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通过图表材料分析,包含了以下信息:2007—2017年我国石油消耗总量、2007—2017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对外依存度的计算、图例等。

2.联题目,抓关键

根据题目所设置的问题,分析图表材料,理解掌握对外依存度的计算: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并且要注意设问选项中的“逐年”“大幅”“大大”等关键词。

3.析原理,找方法

根据对外依存度的计算(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同时根据石油消耗总量及对外依存度的关系,可以推算出我国石油净进口量的变化。

【试题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是×100%,由图表的数据,可以大致计算出2007—2017年石油进口量,增幅不大,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根据公式,在石油进口量一定的情况下,对外依存度与石油消耗量为正相关,故C选项错误;根据图表计算对外依存度增长速度基本与石油消耗总量一致,因此D选项错误,故答案选择B选项。

第4题,通过综合分析得出,要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必须要减少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加强石油资源综合利用及转化会增加对石油的利用率,不能判断是否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因此A选项错误;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及储备体系,可以减少我国石油进口量,从而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B选项正确;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并不一定减少对石油的消耗量,也不能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C选项错误;全球内寻找新的石油进口通道,增加了我国进口量,反而提高了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因此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以地理统计图表为试题背景的题目,在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中占比越来越高。其考查形式灵活,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涉及;考查内容广泛,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三大模块的知识均有涉及。我们只有掌握了该类题目的命题特征及解答技巧,触类旁通、熟能生巧,才能准确解答地理问题,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