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  志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文/冯 志

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使得即时交流、信息开放、“云共享”等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无时差、无地域”的生活方式成为可能。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每个人都无时无刻地处在“菜鸟”的状态,终身学习成了一个人生存生活的必备技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育管理者也必须勇立新课改的潮头,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适应当下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努力锻造一批能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未来接班人。

新疆库尔勒市第三中学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逐渐创立了符合学校校情、学情的,能够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目标,并能在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上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新课程教学模式——“121和谐增效课堂”。该模式以构建主义和人本主义为理论依托,将学生的自我认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

具体表现形式是:将一节课40分钟划分成前10分钟、中间20分钟和后10分钟。“121和谐增效课堂”中的“1”即代表课堂前10分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这10分钟内按照教师的要求与指导进行科学有效地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疑惑。学生有了问题,就会带着问题与小组内其他学生进行探讨,从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并且将自己的发现及小组的共同智慧向全班进行展示汇报,这个过程就是课堂中间20分钟需要完成的教学过程,也就是模式中“2”的含义。学生经过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掌握了课堂内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认知的水平与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师为了考查学生对该课知识点到底有无掌握,便要进行量少而精到的检测,从中确定学生习得知识的多少,并发现学生对该课知识点习得的弱项与盲区,这些便是该模式中最后一个数字“1”的含义。

“121和谐增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学观点。马克思认为正确的理论思维有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也就是说,人的认识必须要从现象入手,由感性上升为理性。“121和谐增效课堂”教学模式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让学生从丰富直观的课本、导学案中阅读体会,自己将感性的、片段的、直观的课程材料由感性的认知转变为对其背后学习方法与内在规律进行深刻体悟的理性认知。马克思又说:“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其具体的再现。”学生就所体悟的理性材料进行分享与批判,使得自己的理论思维在与他人的思维碰撞中得以不断地强化与修正,在随后教师的点拨与当堂检测中,学生也可以就前面所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在师生对话和习题检测中得以交锋、改变、巩固与强化。由此可见,“121和谐增效课堂”教学模式完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质,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121和谐增效课堂”理论体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印证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表现如下:第一,课堂模式由过去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该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由“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由“知识灌输”转变为“技能指导”,由“聆听记录”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老师的课前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深入课本,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自我发现课本中的疑难点,总结学习经验。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不断印证或修正其头脑中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逐渐掌握更高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在这种自我发现、探究对话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学生在此教学理念的指引与帮助下,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第二,以导学案为依托,教会学生学什幺以及怎幺学习,从而使课堂更为科学、高效。传统人本主义倡导学生发现式的学习,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过分宽泛的教学目标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度提高了,但更有可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目标泛化,甚至中途易辙,从而不利于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导学案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目标泛化,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导学案的核心重在“导”字,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去自学、探究,其次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分解式的细致引导,从而让学生在既定的学习道路上进行自学、探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得学生自学、探究泛化问题得以良好解决。

第三,使课程能够按照“自学——探究——检测”的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开展。自学内容使学生对学习资料有一个感性认识,重在培养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之后的探究环节则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展示、质疑、点评、点拨等环节对学习资料进行深度学习,重在解决学习过程中靠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在经过自学、探究,完成了对本课知识点的了解与应用后,通过检测环节的考查,巩固他们所学。整个课堂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生所学较为扎实。

第四,此教学模式还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今后适应多变的时代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任何一件事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美的,所有的事物必须经过漫长的量变过程才能到达质变的彼岸。自“121和谐增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广以来,学校也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第一,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为扎实,但课程进度有些缓慢。该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所以当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有困难时,教师就会暂停教学任务,采取一定教学方法,引导、鼓励学生解决这一困难,直至这一困难被大多数学生攻克。这就导致了本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教学进度。

第二,自学时间过短,容易使课堂在未经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过早地进入到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中。例如在语文课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层的文本阅读指导,而学生在短短10分钟内是不可能对整篇文章开展深层次阅读的,这时如果让学生较早进入到深层探究阶段,则可能使学生无话可说,无理可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

第三,合作学习环节容易出现学优生“一言堂”和学困生“靠边站”的现象。学生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个体,个体差异决定了教育应尽量做到公平、多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成。但主观学习能力的差异,使得部分学优生牢牢地掌控话语权,从而使剩下的一部分孩子因怕说错、说得不好而不敢说、不愿说。久而久之,学生之间认知水平、表达交流水平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一些孩子的学习能力因长期受到这种话语权的压制而变得消极,于是这些孩子渐渐变成了不愿学、不愿说、不愿做的“学困生”,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在课堂中出现了。

第四,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导学案的广泛运用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但也成为限制学生思考自由、妨碍教学问题生成的罪魁祸首。教师按照导学案预设的问题进行教学,也容易使教师丧失对课本的研读兴趣,降低对课堂问题即时生成的期待,教学活动逐渐演变成新的“照本宣科”,从而使教学活动丧失了它原有的魅力。

第五,学生长期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产生适应性疲劳,从而不利于学生可持续的学习等。

总之,教育必须改变自己,使自己不断适应多变的世界。为了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发展,教育工作者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让教师为了未来而教,让学生为了未来而学。

(作者单位:新疆库尔勒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