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滕兆敏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文/滕兆敏

〉〉滕兆敏老师主讲名着导读《红楼梦》公开课

人间初夏,一个每一分钟都能听见花开的时节。

今年日照市北京路中学润心楼前几十株玉兰树的花期特别长。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玉兰树似乎用自己特有的芳香,向人们展示这座建立刚刚七年的学校的新成绩。今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北京路中学获得大面积丰收,日照市区前3名全部出自该校,700分以上的20多人,680分以上的近100人,650分以上的近200人……

而这些学业成绩的取得并不是以牺牲学生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在北京路中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像孙岩、尉雨桐、邬月新、唐子清、曹冰、杨铠源、刘颐坤、程歆然等,越是学习好的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越好。尤其是程歆然同学,曾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七届全国少代会,当选全国少先队中队长,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这幺骄人的成绩,秘籍何在?“实施精致教育,打造兰蕙文化,把真善美的种子种在学生的心灵上,悉心培养,静静等待,孩子们像这玉兰花一样,会如约绽放,成为最好的自己。”伫立在芳香四溢的玉兰树下,老师们意味深长地说。

助力教师素质提升——打造一支高效务实、温情陪伴的“栽树人”团队

“梁妈妈、邓爸爸,我们爱你!”“王妈妈,毕业的那天,我特想跟您说声谢谢,可当我抱着您的时候,已经哭得说不出话了……”这是今年该校毕业班的学生写给老师们的离别寄语,字里行间透露着孩子们深深的不舍。

“强哥”“磊哥”,特殊而亲切的称呼,体现出学生们对老师的亲近。这也与学校不断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大力实施诚德、温暖、兰蕙三大工程,打造具有北京路中学特色的温情教师文化有关。

大力开展诚德工程 师德是教师的立教之本,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近年来,该校创新实施师德报告会、十佳青年教师评选、学生家长评教等工作,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形成了关心学生、善于倾听、宽容大度、富有爱心的教师素养,培育了“教师如兰,学生如花”的校园师生文化。

大力开展温暖工程 学校树立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尊重关心教师,尽最大可能为老师们谋好事,办实事,关心教职工的身体、心理健康。每年组织教师体检;教师生日,学校送去温馨的祝福;教师生病,学校领导前去慰问看望;教师有困难,学校领导及时予以帮助;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学校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和元旦联欢晚会。细微的人性化的关怀,给了教师家的温暖。

大力开展兰蕙工程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引领。因此,学校不断提升教师工作的自信心,从多方面成就教师,为教师敬业乐业导航。

走进经典,以读书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学校图书阅览室拥有图书10万7000余册,教育教学刊物近300种,供教师随时借阅;购买了《给教师的建议》《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我的教育理想》《致教师》等教育经典送给老师,广泛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让老师们从经典中涵养气质,提高能力。在“兰蕙大讲堂”活动中锻炼教师技能,碰撞出思想智慧的火花。

开阔视野,经常邀请市区教研员来校听课、评课,指导教学;邀请了刘嘉麒、孙云晓、魏书生、李镇西、刘彭芝等国内知名专家、院士来校做报告;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参加优质课评选、观摩等教学研讨活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入本校,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搭建平台,每学期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教研组研讨课、一师一优课等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打造精品课堂;建立了王艳童竹筷手工艺制作工作室、任忍农民画工作室等,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机遇和平台。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引领教师在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这些课题研究彻底消除了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许多教师逐步认识到,开展教科研研究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智慧的成长。语文组创立的“和谐作文教学法”深受学生喜欢,实验教师应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做经验介绍,得到孙云晓、雷抒雁、肖复兴等名家的好评。

注重德育教育——为学生未来树立一个指路明灯

6月13日傍晚,当最后一群孩子跨出毕业门时,动情地对送别他们的校长说:“校长,我想拥抱您一下,好吗?”面对此情此景,在场的老师们无不潸然泪下。

郭凤云、李宗慧老师家里有考生,都担任班主任,累坏了嗓子。懂事的学生们买来了金银花等中药,悄悄地放在她们的办公桌上。还有陈丽、葛丽萍、杨翠梅三位班主任老师,怀着身孕照样早来晚归,一直陪伴学生到中考成绩揭晓。

王子歆已经毕业一年了,始终以母校为荣,今年毕业典礼上,老师们又看到了她的身影,原来她是来当义务摄影师的。

这些可喜的现象,得益于学校近年来异彩纷呈的德育教育,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和创新,让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德育活动系列化 学校从两方面精心设计系列化活动。以时间为轴切入。从入学军训到毕业典礼,总体考虑初中三年活动,从9月的理想月,到1月的诚信月,再到次年7月的自强月,合理安排一年的活动。以主题为纲统领。从初一习惯养成到初三励志教育,从“舞动青春·韵律操比赛”“放歌青春·千人大合唱”到“菊咏青春·金秋菊花展”“诵读青春·经典诵读比赛”“书写青春·汉字英雄擂台赛”,从学生自主管理到校外社会实践,从“学习标兵”的评比到“美德少年”的宣传,从民族团结教育到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不同主题的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

养成教育具体化 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上,学校不但注重坐立行走、课堂纪律、学习常规、礼仪常规等小事,从细节入手,对学生进行具体要求;而且还从班会、课堂入手,促使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坚持每生一个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初中三年的点点滴滴;每月一次优胜班级评比,见证班级发展的朝朝暮暮;每个年级设立学生会,进行自主管理,锻炼管理才能。实现了玻璃无灰尘、墙壁无污渍、桌凳无破损、地面无纸屑、厕所无异味、餐厅无剩饭等六“无”的管理效果。

教学管理精细化 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提高课堂效率。多年来,学校坚持不布置老师批改不了的作业。科学设计作业,让作业“瘦”起来,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自己先做,精选练习题。积极探索分层作业,搭配“基本套餐”和“营养套餐”,设计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力求让优等生“吃好”,让学困生“吃饱”,让作业更加可爱。

扎实的品德教育,让美好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深扎下根,发了芽。“梦想从温暖的港湾起航”——2012级毕业典礼结束后,学生们回到兰蕙楼,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凳排放得整整齐齐,然后才和老师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在紧张忙碌的一年里,这一届学生关系和睦,学习氛围浓厚,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理想,都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积极向上,让活力和青春在阳光下绽放。家长们评价说,这是一所学生毕业后还不想离开的学校。

打造精品课程工程——为学生成长提供充足的知识土壤

中考揭晓,考了733分的刘颐坤是山东省好少年;考了729.98分的杨铠源是全市汉字英雄大赛最佳选手;考了714.5分的陈煜昂获得了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考了696.97分的邹方正是日照市青少年足球赛最佳运动员;考了720分的董浩宇是省经典诵读一等奖的获得者……

“起初我们有些担心,校本课程的实施会不会抢占孩子学习时间,会不会影响学业成绩。”在北京路中学,很多班主任说出了当初的顾虑,但现实让他们真正品尝到了甜头。多样的校本课程及学校提供的各种展示平台,实现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北京路中学结合自身特点,多渠道多方式开设了校本课程,开设“校本课程超市”,供学生选择学习。

系统的课程规划 学校按照“依托需求,贴近学科,发展特长,张扬个性”的思路,使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可靠保障。首先学校发放调查表,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需求,调查老师的专长,调动社会资源,据此分类整合,形成校本课程目录。然后,教师合力开发校本教材,精心制作推介海报,在校园里“摆摊销售”,每个“摊位”都有精彩的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需求选择课程。课程领导小组及时跟进指导,确保课程实施取得实效。课程评价采取汇报表演、成果展示、参加比赛等多种形式,并把学生成果成绩记入个人成长档案。

多彩的课程内容。目前,学校已从文学艺术、民族文化、生命教育、自然探索、社会探究、体育健康六个领域开设了50余门校本课程。《国学大讲堂》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唤起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新诗兴趣写作》引导学生用独特视角、人文情怀来表现现实观照;《书法艺术》让学生在一笔一画中陶冶情操;《竹筷手工艺制作》其“费事、费工”的背后,蕴藏着质朴、自然的情愫;《日照农民画创作》锻炼了手的灵巧度,发展了学生想象力,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戏曲大舞台》让学生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魅力……

开放的教师资源 除了利用本校优秀教师资源外,还邀请社会名家和学生家长来校授课。该校把校本课程纳入教师考核,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校本课程的实践,使教师从专业化发展、反思性实践等角度开始了新的思考。目前,多名教师获得省市以上奖励,其中张守强的《我们的海洋》和任忍的《日照农民画》在山东省校本课程评选中获奖,语文组的《走进文学大观园》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优质课一等奖。

“从这群孩子身上,看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在学校承办的全国科普作家和院士报告会上,学生们的良好素质和精彩回答,得到了刘嘉麒院士的高度赞扬。2013年教师节,学生自制礼物谢师恩,新华社向全国发了通稿,中央人民政府网、新华网及全国各家报纸纷纷转载。学校应邀在2015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做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介绍,得到了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的高度评价,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欣然题词:“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学习中寻找快乐。”

滋兰树蕙,立德树人。刚刚走过七个年轮的北京路中学的路还很长。我们将继续实施以“精美·精诚·精细·精品·精彩”为核心内涵的精致教育,坚守以人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和温情陪伴,打造兰蕙文化,让每个孩子能看得见分数,记得起恩师,忆得起母校,想得起青葱岁月,在这里打下精彩人生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