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小彩

晏阳初:到民间去

文|张小彩

晏阳初(1890-1990),别名晏遇春,四川巴中人,是中国着名的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1926年在河北定县开展乡村平民教育实验,1940年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后名“乡村建设学院”),任院长。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平民教育达70余年,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为“南陶北晏”。

晏阳初幼习四书五经,稍长入教会学堂,1918年毕业于耶鲁大学。他曾说过:“我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相结合的一个产儿。我确是有使命感和救世观,我是一个传教士,传的是平民教育,出发点是仁和爱……我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类良知的普遍存在,也是我深信不疑的。”

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尤其是农民实施教育,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的“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发现最宝贵的矿藏—“脑矿”

1918年,晏阳初从耶鲁大学毕业的第二天,就应募以北美基督教青年会战地服务干事的身份,远涉重洋前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战场。那里有20多万被称作“苦力”的挖战壕、救伤员的华工,晏阳初便当起了“苦力的翻译”,为华工及时解决了书写家信的问题。虽然他乐意为华工代写家信,但一人之力毕竟有限,工作的繁忙让他想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古话,因此创办了华工识字班。

在办班初得成功之后,为了给更多的华工开智启蒙,晏阳初发明了“导生制”,即由开始识字的学员教尚未识字的同学,先学先知带动后学后知,将有限的教育资源最大化。华工们4个月内就学会了繁难汉字,华工们取得的成绩、导生制的效果、华工和管理者的反应等,都使他感到仿佛发现了一座丰富的矿藏。他所说的比金矿、银矿不知宝贵多少的“脑矿”,就是中国劳力身上、中国农民身上蕴藏的力量。

晏阳初用白话文编写的《华工周报》发行数月后,他收到了一封读者来信,大意如下:“晏先生大人,自从您办周报以来,天下事我都知道了。但是,您的报卖得太便宜了,恐怕不久就要关门。我现在捐出我三年的积蓄,365个法郎。”华工们收入微薄,但竟肯用三年的积蓄支持这张小小的报纸!晏阳初深受感动,说:“他们的智力和热忱,渐渐引导我发现一种新人。”

数千年来,这种人被认为是没脑筋的人,没有时间读书,也没人教他们。基督救世,止于宣教信仰;孔子“有教无类”,却“有闻来学,不闻往教”。晏阳初决定起而行动,自此以后,他立志不做官,也不发财,要把“终身献给劳苦的大众”。

除文盲,作新民—定县实验

晏阳初是一个务实的人,从法国战场回到中国开展平民教育,面对的是比华工更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态。但环境的改变更激发了他的动力,他开始了系列的平民教育社会调查,在游历了19个省后,决定一切从“除文盲,作新民”开始。

经过一番筹备,晏阳初于1922年在全国发起“除文盲,作(培育)新民”的识字运动;以长沙、烟台、嘉兴三地为试点,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热潮。1923年秋,在晏阳初的倡导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简称“平教总会”)在北京成立,晏阳初任总干事,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家陆续加入。

几年的实践,晏阳初与同道发现,中国大部分的文盲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农民是平民教育的主要对象”。1926年初,晏阳初携带家眷来到河北定县,创办“人类社会实验室”。这个地方后来成了遍及全世界的乡村建设运动的发源地。

这个当年39岁的耶鲁博士,还团结了一批留洋归来的博士,他们放弃唾手可得的名利、地位和城市生活,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充满着“贫、病、私、盲”的农村,开始摸索一套综合的农村改造方案,即推行“四大教育”。

根据在农村从事教育的经验,晏阳初深感中国人有“愚、穷、弱、私”四大缺点,因此,要通过扫盲,在人人取得最低限度的文化程度之后,以“文艺”教育救愚(通过识字、演说、演新剧等方式开掘“脑矿”),生计教育救穷,卫生教育救弱,公民教育救私。1940年代晏阳初对四大连环教育理念有更动情的表述:“中国的农民负担向来最重,生活却最苦:流汗生产是农民,流血抗战是农民,缴租纳粮的还是农民,有什幺‘征’有什幺‘派’也都加诸农民,一切的一切都由农民负担!但是他们的汗有流完的一天,他们的血有流尽的一日。到了有一天他们负担不了而倒下来的时候,试问:还有什幺国家?还有什幺民族?所以,今天更迫切地需要培养民力、充实民力的乡村建设工作。”

晏阳初提出“除文盲,作新民”的目标,显然受了梁启超《新民说》的影响。二者最大的不同是,梁启超是思想家,晏阳初是实干家——以创造性的实践来回答怎幺办。到日寇进逼华北、平教总会被迫于1936年南迁湖南止,十年间,晏阳初及其同仁在定县兴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堪称平民教育与社会改造壮举的大实验。

留洋博士们把乡村当作社会实验室,开办农村学校、教村民们识字遣词学科学、创办农民报、建立广播电台、开展农民戏剧、朗诵诗歌演唱民谣。晏阳初还组织人力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实施卫生教育,创建农村医药卫生制度等,这个以“定县模式”着称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成果极为可观。

彼时,在定县以外的很多地方,也兴起了形式多样的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开始了乡村建设运动,陶行知在江苏南京开展教育实验,卢作孚在重庆开展平民教育活动……

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备受国际推崇的赤脚医生制度、广为国内非政府组织采用的参与式社区工作方法、国务院扶贫办近些年的“整村推进”计划、联合国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为消除贫困所做的努力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定县实验”的身影。

20世纪80年代,晏阳初重返定县,那里已更名为定州,乡建繁盛。面对大多数陌生的村民,他用高音喇叭说了句:“兄弟姐妹们,我回来了。”就此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1928年,施肇基与晏阳初(右)在美国白宫合影

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晏阳初的思想有着人类的情怀,尽管他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感,但他扬弃了狭隘的国家主义。“明智的国家主义就是国际主义”,他说,“‘富有’的人民和‘富有’的国家必须认识到,只有当‘贫穷’的人民和‘贫穷’的国家满足了,你们才是安全的。”1934年,一本英文版的《定县实验》在海外广为流传,晏阳初的思想和实验在那时便走出了国门传播到世界。

194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首次会议,晏阳初的助手瞿菊农是中国代表之一。此次会议以中国平民教育的经验为蓝本,制订了文教组织基本教育计划,以“在世界未开发地区推行基本教育,以扫除文盲、灌输基本教育”为目标。晏阳初及其同仁在国内开展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事业,已然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并开始影响世界。

从1918年在“一战”法国战区为中国劳工进行识字扫盲教育起,到1990年1月逝世,晏阳初埋头用尽70多年时间,几乎仅做了一件事:为中国和世界的劳苦大众服务,发展平民教育。

1955年10月,美国《展望》杂志评选晏阳初博士为当代世界100位最主要人物之一,尊称他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真正的哲学家与人道主义者”“是一个具有坚定信仰和丰富想象力的英勇学者,是劳苦平民心智与精神的解放者”。

1989年10月25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致电晏阳初,祝贺他99岁寿辰,贺词中说:“您一生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平民,给了众多美国人极大的鼓舞。通过给予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以帮助而不是施舍,您重申了人的尊严和价值。我对您通过给予平民更多的自由和机会来帮助他们摆脱贫穷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您已使无数人认识到:任何一个人不只是有一张吃饭的嘴,而是具备无限潜力的、有两只劳动的手的、有价值的人。您是我们人类的颂歌,是你们同行的楷模。”

1990年,晏阳初先生以百岁高龄在美国逝世,这是我们自家的圣贤,也是一个说不尽的巨人。

责任编辑: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