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从20世纪中叶开始,全球范围内关于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科学素养”“核心素养”等概念逐渐成为主流意识。

所谓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即公众在特定社会中履行一定的角色职能所要求的、可接受的最低程度的知识和技能,是“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美国“2061计划”)。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科学素养的提升,将有助于增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科学为大众”(Science for all)是科学教育早期提出的宣言,即科学教育面向每一个孩子。20世纪至今,大多数国家在中小学阶段实施科学教育,开设科学课程,以帮助青少年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强化科学实践能力。21世纪初,我国顺应时代发展,将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作为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如今已走过近20个春秋,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成果丰硕。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之路还很漫长。一方面,科学教育田园中播种的方式并非完美,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另一方面,于田园之外,还存在很多贫瘠的社会土壤,社会上仍存在种种“反科学”的乱象。

为提升我国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科学教育应该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即科学教育内部各组成要素应基本保持一致——国家对科学课程的育人要求、科学教科书的内容、科学教学的方式、科学教育评价标准等应保持一致,相互匹配。通过推进义务教育科学课程体系改革,结合新兴教育信息技术,增强科学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使科学教育各要素形成合力。

另外,我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还应该是开放的。具体而言,学校科学教育必须改变封闭的科学知识传授和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面向社会与文化开放:学校科学教育与儿童社区生活结合,书本科学知识与学生实验探究结合,校内科学教育资源与校外科技场所资源结合,纸笔的科学试题评价与实作的科技活动表现结合……

我们期待,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开放性互动,逐步缩小城市与乡村科学教育水平的差距,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教育,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强化学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将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教育真正转化为未来发展需要的科学素养教育。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学教育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