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见习记者/李文星

佟红江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韩城镇中学校长

佟红江在出任校长之前,已经是唐山市很有名气的优秀数学教师了。他曾经作为数学教师和班主任任教16年的唐山市龙华中学,已经从一所普通的唐钢子弟学校,发展成唐山名校。他自己无论在教学还是在个人考评上,皆获得许多奖项。

然而,这样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早期很长的时间内,对教师职业都非常抗拒。

父亲反对自己做老师

1970年,佟红江出生于唐山柏各庄农场,也就是现在的曹妃甸区。父亲曾是一名农场工人,因有一定文化,后来成为教师。1976年,唐山地震,佟红江在这一年上的农场小学,父亲是他的班主任,严格的管教让他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高三的时候,佟红江学习压力大,很多次感觉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那时候他家条件不好,一家人睡在一个大通铺。有一次假期回家,凌晨4点的时候,佟红江发现父亲正在看书,准备参加县里的统考。当时的佟红江17岁,比他大27岁的父亲已经44岁了,这让佟红江非常震撼,并羞愧于自己的软弱。“父亲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非常聪明,非常有毅力”,佟红江这样告诉记者,“父亲非常希望我有机会一定读大学,因为这是他曾经的遗憾。”

但是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佟红江却与父亲很少见的大吵了一架,因为佟红江被河北师范大学录取了。当时进了师范学校,也就意味着未来会是一名老师,而父亲坚决不同意佟红江当老师。那一年,佟红江是他们年级最后一名去学校报到的,当时有很多同学,都以为他不上大学了。

大学里,佟红江谈了一个女朋友,对方家长表示,谈朋友可以,但坚决不同意嫁给一名老师。这对佟红江再次造成了打击,他也逐渐认同了父亲和女朋友家长的说法:老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很低。

找机会换工作

最初,父亲希望佟红江学医或者其他专业。佟红江在填高考志愿时重点也没有报师范类院校,只因听了老师的建议“别空着”,而阴差阳错地被河北师范大学的提前批录取了。

作为理科生的佟红江选择了数学系,当时的师范学生都被要求下基层工作,也就是说,佟红江注定了未来要当老师。毕业后,佟红江被分配到唐钢龙华中学,作为企业中的学校,唐钢的收入相对较高,结婚以后可以分房,“首先考虑生存问题”的佟红江成为了唐钢的一名数学教师。但他的心里一直“想看看外面的天”。

在上班8年之后的1999年,佟红江已经结婚生子。某一天,一家人在吃饭时,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放唐山电视台的招聘信息,“试一试”的想法冲撞着佟红江的大脑,他去报了名。

平时就喜欢写东西的佟红江很顺利地进了电视台,但很快,他便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当时电视台的工作模式固定、非常机械,很难展示自己,思来想去,我还是觉得教师行业对我个人来说更有发挥空间。”

新的开始

三个月之后,佟红江离开了电视台,再次回到了原来的学校,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行都不好干,能干出来需要自己努力的付出,这次回来,我要心无旁骛做教育。”接下来的教学生涯中,他拿出全力,决心要在教书上干出点名堂。

佟红江将所带班的数学学习进行了调整,把教学分为四个阶段:首先,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在学数学时并不是感觉在机械地做题,而是在解决生活问题,佟红江在教数学课时花了半年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思维需要漫长的构建过程,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遇到题不会做的挫折,因此学生必须有旺盛的求知欲,假如没有兴趣,就很难再坚持下去,引进生活中的案例,可以培养他们用数据的眼光看世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起数学思维。”

有了兴趣之后,接下来便是培养学生的习惯。要想培养学生的习惯,就要和学生们一起坚持。当时的佟红江几乎每晚都要备课,自己选题,自己辅导,自己批改作业,这样坚持了一年,“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很累,但也很有收获”。学生在坚持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逐渐培养出好的学习品质。

长时间在数学海洋中浸润,学生们会形成数学学习的思维定式,这时候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两年高强度的学习之后,再遇到一些高难度的数学题时,学生的解题速度甚至超过了老师。

“三年的学习,学生们在数学上形成了学科素养,改变了他们学习的思维,这种思维不仅体现在学习数学上,也体现在学校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佟红江告诉记者。

1999年至2002年,三年时间,佟红江带的第一届50名孩子都取得了全市最优异的成绩。同时,佟红江在一直担任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忙碌之外,还参加了很多数学个人比赛,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2年,佟红江被评为河北省冶金厅优秀教师;2003年4月,被评为全国和谐杯优质课中学数学组一等奖;2004年,又荣立唐山市二等功;同年,还在全国中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唐钢的龙华中学,也因为耀眼的成绩,知名度不断提高,逐渐发展为唐山市的一流名校。

不仅如此,数学成了佟红江很多学生以后学习的强项,他们中后来升入大学的,很多人选择了数学系,可以说,数学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从教师到校长:改变韩城镇中学

2014年8月,随着韩城镇中学划归路北区,佟红江调来出任校长。他从唐山最好的学校,调到一所乡村中学;身份从一个有名的优秀教师,转变成为一名校长。这样的变化,让他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在来韩城镇中学之前,佟红江听说这里是丰润区的样板校,每次迎接上级检查都会来这所学校,心里怀有期待。可来到这里以后,便颠覆了自己的想法:“从学生来看,这里的校风比较乱,学生有厌学情绪;从硬件设施来看,教室里用的还是20年前的那种双人桌凳,两个同学同坐一个凳子的那种,而且桌凳的颜色也不一样,高低也不相同。”佟红江一下子感觉到,接下来,校长的工作要比当初做教师还要困难。

“当校长不比做班主任,管好自己的一小片天地就可以了,校长的责任会更加重大,”佟红江总结道,“做校长要禁得住别人的评价,对得起学校的发展,‘政声人去后’,骂声少一点,让老百姓记得我为学校做了一定的贡献,才算对得起校长这个职业。”

佟红江来到韩城镇中学之后,首先着手做了“痕迹变化”:规范了学生们的发型,再穿上统一的校服。佟红江说:“校服是约束力的抓手”。而后,他紧抓精细化管理,“当时物质条件有限,没有钱来买新桌子,但每个教室用同一个型号的桌子还是可以做到的。”

就这样,经过一步步的调整,学校逐渐有了改观。而后几年,政府的投入开始向乡村学校倾斜,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经过几年坚持,学生也已经形成了到学校就穿校服的意识。

到如今,佟红江任职校长6年,韩城镇中学已经广泛受到了外界的好评,但他自己并没有满足:“我心里明白哪些地方仍然变化较小。”佟红江深知,要想这所学校得以长足发展,不仅需要向好学校对标学习,也需要他因地制宜。

佟红江有着深刻的体会:“一所学校要想办好,必须能够充分的发动老师,大家一起群策群力,只要学校的凝聚力在,一切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方法。”韩城镇中学的老师在外界有“朴实淳厚”称号,佟红江又加上四个字——爱岗敬业、朴实淳厚。“这是这所学校的优势。”佟红江强调。他在一次开会时对老师们说:“韩城镇中学虽小,但却是这个地方的最高学府,作为最高学府,就必须要肩负文明的引领作用,从未来角度说,每一位老师都在为韩城镇培养未来公民,有素质的公民。”

佟红江有一个和父亲一样的习惯,父亲快80岁了,每天都会写诗作词,他也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无论字多字少,每天都会坚持写日记,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40年。他的日记里,有对生活的感悟,有对工作的思考,也有对偶像和教育大家的解读,他觉得教育这件事就跟他写日记一样,首先需要情怀,相信它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之后便需要坚守。每一篇日记都是一阶生活的阶梯,每一件事都是前进的跬步,只要走下去,步履不停,看似平凡的教育就会慢慢变得伟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