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玉|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家庭是生活的港湾、成长的摇篮。一个人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境况如何,其内心始终为亲情所系、为家庭所牵。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家庭,就难以顺利地生存、发展。家庭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现代社会出现的新技术、新观念以及新生活方式或许会冲击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方式,但并不会改变由血缘纽带和亲情关系所维持的家庭存在的本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家庭伦理正处在一个转型期。特别是在儿童权益保障和教育方面,家庭承担了较多责任。

家庭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家庭教育承担着启蒙养正、明理成人的重担。家长是挑起这一重担的第一责任人。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编着的《清风传家》和《严以治家》读本,传达了“你是什幺样子,你的家就是什幺样子;你的家是什幺样子,你就是什幺样子”的生动事实。如果家庭成员“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亲情被利益浸染,形成了病态家风,就可能会拉扯着整个家庭堕入“深渊”。

家庭伦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之说,其中父子、夫妇、长幼“三伦”都属于家庭伦理范围。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曾明确提出,教育目的就是“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但传统的家庭伦理强调的是不平等的人伦关系,强化了子对父的绝对服从、妻对夫的唯命是从、幼对长的恭敬顺从。专制型家庭伦理主要源于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社会中,男子在家庭中居于支配地位,父与子成为整个家庭的人伦轴心,其余的家庭成员均围绕轴心,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和长幼尊卑的辈分,形成了“父慈子孝,长幼有序”的等级差序结构。因而,传统家庭中血缘重于姻缘,维系直系血亲关系的“孝”被视为人伦之首,被看作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

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商品市场的发展为广大妇女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领域,她们逐渐取得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改变了完全依赖丈夫的命运。随着妇女经济地位不断提升,家庭权力从父子相承转向夫妻当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家庭规模的缩小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加快,夫妻关系成为家庭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家庭在变革中发生了轴心转移,姻缘开始重于血缘,家庭伦理轴心已从纵向的“父子轴心”向横向的“夫妻轴心”转移。

另外,随着平权思想深入人心,家庭伦理的重心也由长者下移到儿童。如今的中国家庭,亲子之间生活上相扶、感情上相依、心理上相融、人格上互尊逐渐成为主流,但传统的“家长制”烙印依然存在,就可能带来激烈冲突。因此,新时代的家庭需重构新型家庭伦理——民主平等型家庭伦理。

首先,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属于家庭的精神环境,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平等、和谐、自由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营造和谐氛围,关键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不论辈分,不论长幼,不分男女,都应该平等相处。被尊重的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尊重孩子的家长,能够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从而建立较为亲密的亲子关系。成人之间表现出来的互敬互爱、民主协商的处事风格,也会直接影响孩子为人处事的方式,孩子以家长为榜样,能够学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在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更自信、更勇敢、更有魄力。良好的家庭氛围既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又能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反之,一个在专制、紧张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任性逆反、自我封闭、消极自卑,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需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只有身体力行,作风过硬,孩子才会心存敬畏,所秉持的思想才能真正为家庭成员所贯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及时并科学,不能错过教育的关键期。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谆谆告诫天下父母,孩子年少时如不能正确地加以引导,及至长大,“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一个人要身正自律,就必须在做人与做事上解决“心”之所属问题,由“心正”而“身正”。因此,家庭中所有成员都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再次,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孩子变得自尊自信的路上,家长的肯定与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只是孩子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家长也应及时给予鼓励。这既能融洽家庭氛围,又能巩固亲子关系。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苦难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历练。一个人要想走出年少的懵懂和混沌,走向理智与清醒,就必须经历风雨的洗刷。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财富。然而,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走错路”,提前为孩子规划好了一切,将母爱、父爱化作一层保护罩,精心养育孩子,甚至连力所能及的劳动都不让孩子参加。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一切均未定型,出现一些问题,犯一些错误甚至走一些弯路均属正常。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承认差异,允许落后甚至失败,勇于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变得非常调皮、不听话,便会产生一种无力感;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上小学之后,各方面表现不如想象中理想,便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紧张和焦虑;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判若两人,便会产生一种抗拒感。家长应意识到,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表现是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

最后,继承传统家庭美德,弘扬优良家风家教。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等经历了数年的印证,传承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孕育了中国人温文尔雅、谦逊好学、勇敢勤劳、智慧仁爱的品质,折射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物质丰裕的现代社会,但传统美德依然是新时代家庭伦理建设的宝贵财富。

当然,新时代的家庭伦理建设应该对传统家庭美德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而推动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家风是一家一族在世代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以及为人处世之精神风貌的总和。它通常以生活经验、实践智慧或价值理念的形式蕴含于家训、家规、族谱等文献载体,也以实践理性的样态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家风的世代传承通常要依凭良好的家教。好的家风能促成好的民风、社风,好的家教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从古至今,我国有许多优良家风家教历经风雨而传颂不辍,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明代周怡的《勉谕儿辈》、明代朱柏庐的《朱柏庐治家格言》、清代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现代翻译家傅雷的《傅雷家书》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家教的思想光芒。

好的家风家教既对小家庭成员的发展有利,又影响着社会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精神风貌。新的时代,我们要将新型家庭伦理建设做实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