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宏 庞建惠

摘 要: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是当前制约英语教学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有效发展全体学生的英语素养,以贯彻因材施教理念的分级动态教学新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从分级动态教学的定义、理念出发,对其实践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这种新模式的构建探究,以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英语教学;分级动态;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5-010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5.035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个体差异性较大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这种差异性也在严重影响着高效课堂的建立。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很难开展个性化教学,也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分级动态教学由此逐渐兴起。分级动态教学特别突出“分级”与“动态”两个特征,即根据学生的学力将其分为不同的学习等级、配置不同的教学资源,并创建弹性化的教学管理体制,达到优化教学系统、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实际乃是因材施教传统理念另一种意义上的阐释。事实上,英语分级动态教学模式的构建既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又是当前国际形势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大势所趋,更是英语教学求新求变的内在需求。因此,本文对分级动态教学新模式进行了审慎思索。

一、分级动态教学新模式理念探讨

首先,分级动态教学体现了公平性理念。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而公平则为唤醒学生内心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将学力相当的学生分在同一等级,他们自然会产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公平感,在平等的氛围下积极学习,这样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会发挥撼动心灵的激励作用,也会形成“你行,我也行”的良性竞争,从而在付出得到回报的成功感中产生更大的自信心,驱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向更高级别的学习境界进发,也让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其次,分级动态教学体现了针对性理念。同一个自然班的学生,其英语学习能力千差万别、学习需求各有不同,若利用相同的教学资源、相同的教学方法,则有可能压缩学有余力者的上升空间、制约学力不足者的正常发展,使大多数学生处于“吃不饱、吃不好”的状态。而分级教学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发展等级,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支持其自主深度学习、跨越式发展;对学力不足的学生帮助其夯实基础、按部就班地学习;对学力中等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巩固提升、有条件的跳跃式发展,做到有的放矢、效率优先,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分级动态教学体现了发展性理念。学习是一个变化发展的长期过程,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或上升或下降。鉴于此,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动态分级”,根据学生一段时期内的学习表现评定学生的等级,进步突出的上调一个等级,明显退步的下降一个等级。如此既能保证学生总有一个适合的学习环境,又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将发展性理念落实到位。

二、分级动态教学新模式现状探析

在英语教育中构建分级动态教学模式冲击了传统教学观念,变革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确实让课堂效率大幅提升、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学生学习各有所得。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具体表现为:

其一,分级标准少而僵,级别设置粗且滞。当前分级动态教学的分级标准基本根据成绩而定,参考项目有两个,一个是入校前的考试成绩,另一个则是入校后的摸底考试成绩。但受假期放松、心理因素等影响,且卷面考试偏重于“读”和“写”,对听力和口语少有涉及,两次成绩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力水准。同时,很多学校仅设置学有余力和学力一般两个等级,特别在学力一般这个等级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跨度较大,学习中等的和学习困难的都有苦难言。另外,等级确定后很长时间都不能变动,学习进步或退步都没有体现,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二,教学内容太单一,教材使用不合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更重视语言技能的训练,不管是低等级还是高等级的学生,其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读、写”进行的,忽视了语言实践和文化素养的培养,造成了大量能读能写却听力不行的“聋子”和不会对话的“哑巴”。此外,在教材的使用上,统一使用一套教材仅以册数区分难易的状况并不少见,即默认教材第一册学习的是基础知识,比较容易,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使用;第二册相对较难,给学力一般的学生使用。以此类推,甚至学有余力的直接从第二册开始学习,如此简单粗糙的认定与分级教学因材施教的理念是不相符的。

其三,教师心理负担重,学生情绪易过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任教的班级级别基本上是不变的,对教优秀班的教师来说,如果学生成绩与其他层级班级差距缩小,那教师就会反思教学问题,甚至怀疑自己;对教普通班的教师来说,学生基础差、兴趣低、课堂配合度不高,常常让教师感觉力不从心,从而降低教学积极性。由于分级制度是公开透明的,优秀班的学生很自信,容易产生优越感、自满感,有可能放松自己导致学习退步;普通班的学生则缺乏自信,甚至产生自卑感,认为在这样的“差班”里没有希望,逐渐丧失了学习热情。如此教与学双方都积累了不少负面情绪,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

其四,成绩评定片面化,评价体系不健全。成绩评定是对学生学习的总结,也是对教师教学的考查,是师生都关心的焦点。在评价方式上,有些学校采用同一套试卷考试、设置不同分数标准的考评方式,虽然优秀班的分数线要比普通班高上5~10分,但对于学力不足的普通学生来说还是很难达到标准;有些学校则用不同的试卷考试,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分数就失去了可比性,非要放在一起综合评定,有失偏颇。在评价类型上,学校多采用终结性评价、教师单一化评价,缺少形成性评价、多元化评价,让部分学生感觉不公平,削弱了评价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

三、分级动态教学新模式构建探究

学习英语是具有长期性、发展性、复杂性特点的动态语言训练过程,受学习环境、学习兴趣等影响,学生的英语水平在一段时期内有所提升或下降都很正常。关键是要综合分析学生的动态变化,据此及时合理地分级,对教学内容、成绩评价等做出调整,在实践中构建分级动态教学的新模式。

(一)分级标准最优化,确立流动制级别管理

首先,分级时考查内容要增加。考试成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却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因此,分级时仍然要关注学生入校前的考试成绩和入校后的摸底考试成绩,将其作为重要的分级标准,同时还要增加其他考查内容。一是要增加词汇测试,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词汇量,以便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基础;二是要增加口语测试,让学生两到三人一组,选定主题进行口语对话,从而了解学生的听说能力。此外还要参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类型等因素,争取全面了解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分级时级别设置要细化。级别细化是个性化教学的必然要求。将所有学生简单分为优秀的A级班和普通的B级班的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最好将B级班进一步细化,即分为学力中等的B级班、学力稍差的C级班和学习困难的D级班。这样细致地分级既可以让学力普通的学生得到针对性的教育,也能有效地平复他们的负面情绪,让其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功感,激励其不断进步。同时,班额设置要有原则,A级班的学生在60~65人之间,B级班不超过55人,C级班不超过45人,D级班不超过25人,以确保教学效率。

最后,分级后级别管理要动态。学习是动态的,那幺级别管理也要动态化,即根据学生一个阶段内的学习表现进行“可上可下”的动态管理。一般以一个学期为限,B、C、D班的学生达到班级前十就可以申请上调一个等级,A班学生处于班级后十名时也要下调一个等级,如此A班的学生时刻保持着危机感、其他班的学生也有上升的希望,有力地消除了学生的自满或自卑等消极心态,使其充满了竞争意识、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

(二)课程设置有梯度,增加实用型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学习需求等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形成有梯度的课程体系。对于A级班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英语兴趣浓厚、会主动学,基本功扎实且自主学习能力强,因此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只需要一个学期即可,第二学期就可专注于高级别的语言技能训练,如口语训练等,第三学期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开设专业性强的选修课,帮助他们进行专业拓展;对于B级班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基础一般、学习积极性忽高忽低,因此要安排两个学期来夯实基础知识,然后再进行口语训练等高级语言技能的学习,稍稍拓展一些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对于C、D级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基础薄弱,缺乏学习意愿,自主性差,夯实基础、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可将三个学期都安排基础知识学习,视情况拓展一些高级英语技能训练。同时,打破课程壁垒,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选择或调整课程体系,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收获、有发展。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增加一些新鲜的实用型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动态化。不管是哪个层级的课堂,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社会需求等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紧跟时代发展的实用内容,以期让课堂活跃起来、远离应试教育的窠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此还能帮助教师不断审视自身的教学状况,使其持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学水平等,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阳光面貌,实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

(三)教学目标差异化,完善多种类教学手段

其一,不同级别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落实因材施教原则。A级班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多个场合都能熟练用英语表达自身观点,顺畅交流专业问题,较深地了解西方语言文化背景,能够开展有效的跨文化交际;B级班要求学生在熟悉的领域或熟悉的话题中比较流利地表达,语句连贯、意思完整,能够与他人进行独立对话;C、D级班要求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所需的语言技能,基本流畅表达,与他人交流无障碍,基本满足学习工作需要即可。

其二,革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起来。分级动态教学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性、研讨式教学。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有MIS互动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改变了固有的课堂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丰富新鲜的英语文化,更贴近学生的内心,使其愿意学习、主动学习,盘活了整个课堂。

其三,丰富辅助课程,让学习更深化。完整的课堂包括“课上”与“课下”两部分,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下活动,以丰富精彩的辅助课程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延续、兴趣得以保持、学习能力得到深化。具体的辅助课程内容包括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英语学习心得、小组专题讨论、学习方法交流等,教师可随时补充,不断拓展。

其四,搭建网络平台,让学习更自主。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更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此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一方面开发更实用的网络课程,让学生依托网络平台能够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多媒体软件的配套发展,逐步优化教学软件,达到课堂教学、课下作业、口语训练、听力训练等都能在网上完成的目的,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

(四)成绩评定双轨制,建设多元化评价体系

首先,成绩评定要进行双轨制管理,即原始总评成绩与标准化成绩双轨并行。原始总评成绩是学生的综合成绩,体现了他一个学期的英语学习成果以及在班级内的排名,是进行分级的重要标准;标准化成绩则是单个学生成绩与班级平均成绩的比较结果,只有将学生成绩按照标准化概念进行换算,才能进行不同层级的分数比较,如此才能在自然班的成绩评定中体现更多的公平性。

其次,要着力建设多元化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关于学习过程的日常评价,又要重视期中、期末考试等总结评价,两者比重根据课程动态确定;在评价主体上要增加学生、家长和专家等多个主体,既要有教师的针对性评价,也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家长的客观评价,有条件的也可请专家进行指导性评价。多元评价主体必然产生多维度、更专业的意见与建议,从而给师生双方提供更有价值的教学反馈,切实发挥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

四、结语

实践证明,英语教学中构建的分级动态教学确实促进了教学理念和教师职能的转化,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极其有效的教学新模式。英语教师要研究其理念背景,分析其应用现状,在分级标准、级别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持续探索,以期在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总结、改进和完善,促使英语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晓书.正视问题 完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

[2] 朱发国.浅谈高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J].内江科技,2016(11).

[责任编辑 谷会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