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红发 杨向东 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一、引言

高中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力量,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1]。增强高中生体质,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关乎我国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体育锻炼对高中生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机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同时有利于高中生改善不良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个性与气质,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高中生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出现营养过剩、身体素质差、近视率高、或运动时出现晕厥、昏倒等现象[2]。针对以上现状,本文以庆阳市西峰区10 所高中生共500 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的体育锻炼现状,探究其现实困境,并提出提升策略,以期增强该地区高中生体质健康和促进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

二、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体育锻炼现状

(一)高中生体育锻炼参与情况分析

对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从早操、体育课、大课间、课余体育训练4 个方面来调查。由表1可知,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参加早操的人数较少,只有5.60%的学生选择经常参加,有81.20%的学生从不参加;高中生参加体育课的人数较多,有81.80%的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课,13.60%的学生偶尔参加,只有4.60%的学生从不参加;高中生经常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学生有54.40%,偶尔参加的学生有26.80%,从不参加的学生有18.80%;高中生经常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只有11.6%,而从不参加的学生占54.60%。

表1 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体育锻炼参与情况

通过走访教育局、与学生交流、访谈体育教师等可知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由于在校时间长、学生多为走读生、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较少、人数较多等原因,有部分学校不组织学生进行早操。而体育课参与人数较多是因为每个学校都规定高中生每周要参与2 次体育课,加之体育教师都会考勤。

(二)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强度分析

本文以高中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来反映体育锻炼的强度。对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进行了统计(见表2),可以看出在高中生体育锻炼时间的选择呈现“峰”型,每周选择1~1.5 小时的人数最多,占33.60%;而选择1.5~2 小时和选择0.5~1 小时的学生次之,分别各占26.60%和15.40%;选择小于0.5 小时的人数最少,只占5.60%。总体来看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因为高中生每周都有两节体育课,两节体育课就占据了近1.5 小时,而选择每周锻炼1.5 小时以上的学生只占了45.40%,深入研究发现每周选择2 小时以上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中,有绝大多数是体育特长生,如果去掉这部分学生,那幺可以得出,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在除体育课外能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不足30%。

表2 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每周体育锻炼时间统计

对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进行了统计(见表3),可以得出高中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最多的是1~2 次,占52.80%,其次是每周锻炼3~4 次,占21.60%,5~6 次和6 次以上的人数各占13.80%和9.20%。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有一定的吻合性,也可以得出,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在进行每周两次的体育课后,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进行了体育锻炼。

表3 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每周体育锻炼次数统计

三、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体育锻炼困境归因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下的轻体育

综合分析得出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体育锻炼参与率较低的原因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局以升学率考核学校,家长以升学率选择学校,而社会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导致学校教育形式为应试教育,为学生传输只有学习是最主要的思想,学生只注重提高学习成绩而忽略了身体素质的提高。第二,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比较自信,反而认为进行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并且容易受伤,受伤将影响学习,且名列前茅的学生对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体育的重视,甚至部分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只是学习之余的休息时间,待在教室而不愿出去活动。第三,家长和学生的观念错误,认为体育特长生就是没有前途、不学无术的差学生,在这种思想的潜移默化影响下,较多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参加和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多,经常参加的学生较少。

(二)场地器材设施窘迫且无人指导

调查得知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时间较少,一方面源于学生不知道在课外活动时间该如何进行,加之学校的教学器材数量有限,且体育器材只能用于体育课程,学生在课外活动所用的器材多为自己购买;另一方面,学校的体育场地有限,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需要提前占好运动场地,晚到的学生因没有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而选择观望或和同学聊天。因此,场地和器材缺少是限制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学生认为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无人指导会增大受伤规律,并且无人组织,体育锻炼缺乏趣味性。故在庆阳市西峰区应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增加专业指导教师数量,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通过科学的指导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途径。

(三)体育赛事少导致缺乏引领作用

调查得知庆阳市西峰区高中学校,除了每学年举办的秋季田径运动会,其余很少举办体育类的竞赛,且田径运动会参与人员较少,不能做到人人参与体育锻炼一方面,从参与年级来看,高一、高二学生参与较多,高三学生参与较少,而且运动会项目以枯燥的赛跑、铅球、跳远、跳高为主,并且将体育特长生和文化课生没有进行分组比赛,这导致体育特长生包揽了80%的奖项,给体育特长生提供了自我表演的平台,而文化课生对于参加运动会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庆阳市西峰区高中学校缺乏班级、年级、全校内的趣味性体育游戏,并且对于参与各级比赛获得名次后,学校缺乏宣传,未能起到引领作用。

四、庆阳市西峰区高中生体育锻炼提升策略

(一)引导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观念

从指导教育工作的庆阳市教育局着手,改变学校应试教育的体制,正确引导学校和老师形成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能只抓升学率,进行僵硬的应试教学,而要通过专业化的教学指导,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3];学校不应私自占用学生体育课时间,通过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改革现有的体育教学内容,开设符合学生爱好的体育运动项目,改善体育场地器材,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构建强大的师资力量,引进新的运动项目。

(二)合理运用场地器材增加体育赛事

学校应合理安排早操与课间操时间,在不影响正常秩序的情况下多组织大课间形式的集体娱乐活动,用正确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且重视体育设施场地的管理,加强学校对体育的监管力度,推动高中生进行积极、健康、有效的体育活动[4]。全面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用实际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改变庆阳市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扩大师资规模,开设多种体育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以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制定对学生体育锻炼有利的相关措施和制度,适当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三)构建家校合作体育锻炼新模式

家庭教育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起关键作用,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应避免“重营养、轻运动;重智育、轻体育;重文化、轻锻炼”的误区,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并从体育活动中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及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5]。学校应联合家庭,在课余时间多组织亲子活动,这不但可以消减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也让父母活动的同时,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同时更有利于家校的沟通。只有家校合作才能积极开展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活动,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成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