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忠英

朱自清先生说过:“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使用,而在文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沉淀着厚重的历史。如何在文化视野下开展小学古诗词教学呢?我们在实践中参照文学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按照“感知——文字言语层面;体会——文学形态层面;深味——文化意蕴层面”来设计教学过程,力图在文字意义、文学意象、文化意蕴中实现古诗词教学以文“化”人的价值。

一、文字中解读文化意义

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着语言。”汉字历史悠久,古诗词里许多字义与今天在使用的字义相去甚远。教学中,我们溯源而上,从字义与形态的历史变化中,有序地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字,可以为理解古诗词意象、体味古诗词意蕴打下扎实的基础。窦桂梅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首先演示课题中“居”字形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望形生义”,了解“居”的字面之义“家”,旨在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形体结构,捕捉文化信息;接着丰富“居”的内涵,将学生感悟的字外之义“安居乐业”,提升为“居然之家”;再引导学生从“吴音”了解吴国,了解“吴音”方言的特点。这样,窦老师选择“居”字,分析字源,不仅引导学生从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文化背景中读懂了文字的丰富意义,而且巧妙地将“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典故”“一处乡音就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的文化意义植入学生的心灵。

孤立地解读古诗词文字不仅无法深入文本,甚至会造成误读。教学中,我们要紧扣诗文进行整体参读。如教学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笔者先立足整体,选择难理解的“迟日”一词为教学切入点,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整体参读,与学生一同品味字词中的文化:1. 联系诗外,读懂“迟日”的字面意思。学生通读全诗后,对“迟日”的意思多是从字面意思进行猜测。此时,教师需从文化层面正本清源,讲解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杜甫把它变成了“迟日”,在诗中就是指春天里的阳光,让学生正确解读“迟日”字面的表层意思;2. 勾连诗文,读懂“迟日”在诗中的意思。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想象“迟日”与“江山”“春风”“花草”构成的初春景物图,感受诗人沉浸于柔美和谐的春意之中,从而理解“迟日”词中包含的季节之意;3. 呼应首尾,读懂“迟日”的字外之意。读议首尾两句“迟日江山丽”“沙暖睡鸳鸯”,领悟因为“迟日”季节春光明媚才“沙暖”,才引来鸳鸯沐浴在和暖的阳光中,进而领悟诗人在饱经颠沛流离之苦后,暂居成都草堂过上安适生活的舒畅心情。

溯源而上,正确解读古诗词文字的文化信息;整体参读,深入解读文字的文化意义,课堂就会充盈着浓浓的文化意味。

二、意象中感悟文学形象

新课标在对小学三个学段古诗教学提出的要求中,除了“领悟大意”之外,还有“展开想象”“领悟情感”。因为中国古诗词力求“立象以尽意”,“象”包含人、事、景、物的文学形象,“意”包含情、志、趣、理的人文心态。千百年来,古诗词中描绘的落日、明月、归雁、浮云,抑或梧桐、芭蕉、芳草,它们既是大自然的美丽形象,也象征着相应的文学形象。这些文学形象,诗人是通过想象和联想来塑造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时也需要展开想象来感悟。

教学《清平乐·村居》一词,笔者把引导学生在多形式朗读中找出关键字词感悟文学形象作为教学重点:1. 自由读词,找出表现村居中人物形象的关键词;2. 指名读词,说说自己画出的关键词。3. 集体读词,说说这些关键词刻画了村居几种人物形象。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有翁媪的乐、三个儿子的勤。4. 点拨:想象一下翁媪的“醉”是一种什幺形象。再启发学生:作者看到村居翁媪无忧无虑的快乐情景,心情也陶醉了。5. 读词讨论:三个儿子的勤劳,你最喜欢谁的形象?有的学生喜欢“小儿卧剥莲蓬”,师追问:想象一下,卧剥莲蓬,你仿佛看到什幺样的小儿。6. 追问:想象“最喜”的“喜”,是谁在喜?喜欢什幺?通过想象感悟,学生发现还有作者在喜,既喜欢小儿的勤劳,也喜欢小儿的活泼、天真、可爱,更喜欢这村居的一切:幽美的环境、快乐的生活、勤劳的村民。多次想象,反复诵读,使得词中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心中。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醉”“喜”之意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意蕴中寻味文化心态

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古典诗词涉及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山水田园、爱国忧民、自然风物、相思离愁、爱情友情无一不入诗,凸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人的哲学观、艺术观和人生观都可从中“管窥”一番。因此,宗白华先生说“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也是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例如,盛唐诗人王之焕在《登鹳雀楼》中,仅用二十个字就把画面、意境融为一体。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白日”“青山”“黄河”等词语,展开想象,感受作者登楼时看到的祖国山河磅礴之势,从中体验作者抒发的进取精神和蕴含的“高瞻远瞩”的哲理,这对激励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会产生深远影响。

从意蕴中寻味文化心态,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引领学生反复吟咏,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中,如临其境,就易于走进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探寻文化心态,丰厚文化底蕴。比如,低声涵咏《独坐敬亭山》,由“众鸟飞尽”“孤云独去”意象体味诗人孤独的心境,了解文人寄情山水的艺术观;放声诵读“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把不畏牺牲的精神,做清白之人的人生观,融入自己的血脉;独自吟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领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学观;齐声高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于琅琅书声中形成豪迈开阔的胸襟……

《周易》有云:“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置身文化的视野下,在古诗词的文字中解读文化意义,在意象中感悟文学形象,在意蕴中寻味文化心态,才能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亲切感,让学生理解、接受、传承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