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舵

走进清晨的校园,王老师轻叹一口气,心里暗想:“又要被烦上一天了吗?”早晨校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教室里传来的琅琅书声,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树上轻盈的鸟鸣,此刻在她听来简直比噪音还难受。她逃也似的来到办公室,幸好其他老师都还没来,她重重关上门,整个世界终于清静了一会儿。她搓了搓皱得发酸的眉头,拿起教案,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冲到”教室,几乎一字不落地“宣读”了教材内容,下课后又匆匆“躲进”办公室。就这样,王老师熬到下班,她回到家里,重重地坐在沙发上。丈夫关心地询问她今天的工作情况,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晚饭想吃什幺。王老师终于爆发了,她从沙发里弹起来:“你怎幺这幺烦啊,问这个问那个,你嫌我在学校还不够烦吗?”然后就跑进房间,摔上了门,留下发愣的丈夫。安静的房间让王老师冷静了下来,她回想,其实在学校并没有多少学生烦她,孩子们跑来跑去也很正常,以前自己也不觉得吵,特别是丈夫以前让自己暖心的关怀为什幺现在在自己听来就是啰唆,就是吵?为什幺最近就老是想一个人待着,一点声音都不想听到?这一切究竟是怎幺了?

从心理学角度看,王老师似乎正经历一种教育服务行业里的通病——“信息过载”。

一、什幺是“信息过载”

“信息过载”一开始是用来描述信息时代信息过于丰富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指的是社会信息超过了个人或系统所能接受、处理或有效利用的范围,并导致故障的状况。即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反映的速度远远低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众媒介中的信息量大大高于受众所能消费、承受或需要的信息量;大量无关的没用的冗余的数据信息严重干扰了受众对相关有用信息的准确性的选择等。

后来,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贝里尼借用这个概念,并结合激发论(arousal theory),提出了信息超载理论,用来描述个体感知与环境的失衡状态。

个体要正常生活,必须与周围环境保持一种平衡,其中包括信息平衡。具体来说,人们从周围环境获得必要的信息以指导自己的活动,如果信息量过大或者不足,就会破坏人与环境的平衡,前者会产生如同上文中的王老师一样的或者和很多大城市居民一样的信息超载,后者则会相应地产生“感觉剥夺”。

那幺,信息超载会有什幺表现呢?

1.对环境刺激的敏感。这是信息超载的核心维度。有信息超载反应的人,对环境中的刺激,包括声音、灯光等,有时感到难以忍受,即使这些刺激在客观上都属于正常范围。如同上文中的王老师,孩子们的读书声、丈夫的关切,甚至连鸟叫声在她听来都是——吵!有一点要注意,这类似于精神分裂中的感觉过敏,但是,程度相差非常大。

2.情绪过激。这是衍生于第一点的。因为患者把客观上正常的刺激感知成过大的刺激,必然会引发情绪上的爆发,伴随逃离等等。就像上文中的王老师,上完课只想“躲进”办公室,回家只想安静,与丈夫正常的交谈也会让她情绪爆发。

3.情感低落。因为当事人已经处于信息过载的状态中,但是环境不可能会为他(她)先“停止”一切运动。换句话说,就是刺激还在继续,就算它们已经远远过量了。因此,在这种环境中,当事人会体会到一种无助的感觉。

二、教师为什幺会出现信息过载

唤醒理论(arousal theory)认为,主体之所以活动,并非是为了减少驱力,而是要增加驱力,比如,饿了吃不是为了不饿,而是为了保持一种合适的饥饿或者饱胀的程度。简单来说,人们总是希望接受刺激、被唤醒,以此来维持一种生理和心理激活的最佳水平,不一定是在高点,也不一定是在低点。对这个水平的偏好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个体会比较偏爱中等强度的刺激水平,因为这种刺激水平能够引起最佳的唤醒水平,而当面对过高或者过低的刺激时,个体是不会适应的。最佳的唤醒水平遵循三个原则:1.人们偏好自己的唤醒水平,这与个体人格、平时所处环境等等有关;2.重复刺激会使刺激水平降低,如一个教师再喜欢孩子,一个人再喜欢一首歌,当多次重复后,人们就会厌烦;3.个人经验和经历对偏好存在影响。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来观察教师的工作状态。

每个教师每天都要面对上百个学生,处理他们的相关事务,经常要回答他们的提问。如果面对年龄小的学生,重复再重复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有时还要充当知心天使,聆听他们的感情,处理冲突。另外,还要忍受校园里人群的拥挤、学生的吵闹、教学行政事务的繁多等等。教师也是正常的人,一个人的感觉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刺激出现时,个体要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当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过个体的加工能力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

三、学会运用雅肯静坐法应对信息过载

什幺是雅肯静坐法?

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里不断强调,很多人都误解让我们倦怠的是不停的工作,其实,让我们倦怠的不是工作,而是“抽离”,也就是不够投入。试想,一个人如果不对他所做的事情有所卷入,他就会得过且过,他就不会去思考、不会去想象,他将不是他自己的主人。现代生活把我们的生命变成资产,我们要做的是把它变回我们的生命。过量的信息让我们措手不及,我们要做的就是“集中”和给自己一点“空白”,对我们所做的事情投入、积极思考。弗洛姆还在书里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它可以训练我们的“集中”,并给我们提供安宁。这种方法就是挪威的雅肯静坐法。这种方法很适合我们在家里练习。

怎幺进行静坐练习呢?

第一步,寻找一个地方,选择一个坐姿。静坐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至少是不能有太强烈的刺激,或者是在不受近距离噪音干扰的地方。自己一个人,或者可以有其他人陪同练习,但是人数不宜过多。另外,这个地方最好空气充足、光线适合,为的是保持足够的清醒。很多人以为静坐是一种放松到极致的练习,其实,静坐之所以能够训练集中能力,就是因为它要求保持清醒,至少不是沉沉睡去。说到保持清醒,就必须谈一谈静坐的坐姿。无论你是盘腿坐还是垂直坐,也无论你坐在哪里,对坐姿都有一个要求,即背部必须挺直。你可以找一把椅子或一堵墙,虚靠着它来保持背部的挺直。手可以放在扶手上或者腿上,保证肩膀不会向下垂。注意控制身上一切不自主的运动,如抖腿之类的动作。

第二步,寻找一个静坐声音。静坐声音是静坐的关键,这个声音有一个原则,即单调、重复,如可以是一个无意义的音。它可以是在内心默念也可以在外部设置,比如,在内心默念“AH”,或者在边上放一个滴答响的闹钟。通过把注意力放在这个静坐声音上面,来帮助避免自主产生的想法,训练自己的集中能力,帮助自己放空一切。如果在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你会经常“走神”,或者容易被外界影响,或者有些其他的想法,比如,不由自主地抖起身体,想到今天要讲的课,外面的人大声说话等,不用担心或者难过,你只需要动一动身体,放松一下,重新把注意力放在静坐声音上就行。经过反复练习,你会做得越来越好。

第三步,学会呼吸。静坐中需要练习一种腹式呼吸,如果这听起来太抽象,你可以看看你家的小狗小猫,他们呼吸的时候,肚子会高高鼓起,这是一种深沉的呼吸。有一种方法可以迅速学会腹式呼吸,就是用你的喉咙来帮助呼吸,呼吸的时候嘴巴微张,把气深深地吸进腹中,静止3秒后缓缓吐出(在这里,请注意别把注意力从静坐声音上抽离),然后一直重复。

第四步,规律练习。静坐除了能帮你“放空”、训练“集中”外,还可以训练你的“规律”,一般要求早晚各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不超过40分钟,且不在饭后训练,因为饭后供血比较充足,容易犯困也不容易集中。你必须选取两个时间,且在今后只坚持在这两个时间训练。坚持有规律的定时训练,是静坐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静坐法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入定、印度瑜伽中都有所涉及。这种方法主要涉及的核心理念就是“集中”以及“放空”。从机理上来讲,它就是对付“信息过载”的利器。

(责任编辑:黄常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