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摘 要]据调查,校园欺凌严重制约被欺凌者和欺凌者的身心健康,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对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都会产生消极影响。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首先对本校欺凌现状进行了调查,其次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分析了成因,然后从个人、家庭、学校、政府四个层面提出了对策与措施,以期能够预防并制止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校园欺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0-0094-02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受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陇南市武都城区学校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和事后的处理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的制度与办法。因此,课题组结合武都城区社会发展、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本校的校园欺凌为视角,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寻找对策,从而有效预防并解决本校园的欺凌现象。

一、校园欺凌问题现状调查

1.校园欺凌现状调查

(1)在是否发生过校园欺凌现象的调查中,你欺凌他人占45%,他人欺凌你占43%,其他占12%。(2)参与校园欺凌的同学学习成绩水平调查中,中上占10%,中下占65%,和成绩无关占25%。(3)主动发动校园欺凌情况调查中,身体强壮的学生占30%,脾气暴躁蛮横的学生占65%,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占5%。(4)成为受害者的调查中,人际关系不融洽的学生占比重最大,表明人际关系不融洽的学生容易成为受害者。(5)欺凌原因调查中,别人先惹我,要还击的占42%;要报复的占28%;引起大家关注的占10%;打发时间,找别人发泄的占20%。

2.学生之间欺凌现状调查分析

(1)女生、男生选择的欺凌对象:成绩比自己差的,女生占15%,男生占18%;张扬、爱表现自己的,女生占40%,男生占38%;不受老师和同学喜欢的,女生占20%,男生占14%;闹过矛盾产生报复的,女生占25%,男生占30%。(2)欺凌方式:言语欺凌 、网络欺凌、肢体欺凌、间接欺凌,分别占40%、10%、35%、15%。(3)认为校园欺凌会造成后果的调查中,被欺凌者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占55%,欺凌者会更加嚣张占25%,校园风气日益恶化占20%。

3.家庭对校园欺凌影响的调查现状

(1)38.4%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没有被同学欺负,50%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偶尔被同学欺负,有6.9%的家长反映自己孩子经常遭受其他同学的欺负,5.1%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欺负其他同学。(2)64%的家长认为家庭结构的失能最易导致欺凌现象的发生。(3)48.6%的家长是通过孩子回家告知来获悉校园欺负情况,有两成多是家长间聊天或听其他小朋友说起。(4)知道孩子在校园受到欺负后,40%的家长会让孩子告诉老师,30%家长与老师沟通,15%的家长选择了隐忍的方式,10%的家长与对方家长沟通、让孩子远离欺负者,5%的家长与欺负人的孩子直接沟通。

二、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1.从个人方面分析

从调查结果中分析,人际关系不好、性格脾气暴躁、行为习惯较差、学业成绩低、家庭教育简单粗暴、学生心智不健全的学生容易成为受害者。部分学生由于成绩差得不到肯定和表扬,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就会选择攻击性行为表现自己。男生倾向于身体欺凌,女生倾向于关系欺凌。

小学校园欺凌的方式主要是言语欺凌和肢体欺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欺凌方式呈现出从直接欺凌向间接欺凌转变的趋势。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以踢、打、骂、讲坏话、勒索钱物、找社会青年帮架等。

2.从学校方面分析

校园是欺凌行为产生的主要场所,不和谐的校园氛围、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导向是促成欺凌发生的重要成因。受升学和目标考核影响,语数英学科教师经常挤占心理健康、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素质教育流于形式,这就造成了学生无法学习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和疏导情绪的途径;另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缺乏存在感,从而通过攻击性行为引起别人的关注。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情绪冲动的情况之下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甚至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3.从家庭方面分析

大多数家长教育观念陈旧,重成绩轻素质的教育思想严重,不健康的家庭环境,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家庭暴力都严重阻碍着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都会导致更多欺凌事件的发生。

4.从社会方面分析

如今,新媒体发展迅猛,电子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电视、手机、网络等经常插播暴力视频和图片;儿童漫画杂志、网络游戏大多都以恐怖暴力内容吸引孩子的眼球,这样的渲染和熏陶,孩子逐渐认同和模仿暴力行为。另外,在经济腾飞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变化,一切从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出发,加之传统文化方面严重缺失,从而滋生出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小学生的价值引导产生了偏差。

三、解决校园欺凌行为的对策与措施

校园欺凌的产生是由社会、家庭、个体等多方面共同形成的。因此,针对频繁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1.个人方面

(1)认真学习《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等课程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提高法律意识,强化法律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2)加强自身品德的培养。通过学习、阅读、实践等活动,体验生活,感悟生命,学会宽容、理解、自尊、自爱,克服自己的虚荣心,学会欣赏他人,学习他人的优点。

(3)远离是非,学会自我保护。同学之间遇到矛盾不冲动,沉着冷静,三思后行;遇到欺凌应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报告,不能以暴制暴消除欺凌。而且作为一名学生,在交友时一定要慎重。

2.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家长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温馨和谐的读书型、民主型家庭,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到宽严有度,与孩子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友好理解的关系,促使孩子向善、向真、向美,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家长要认真聆听孩子的倾诉,遇到欺凌多方了解事情的经过,正确引导孩子既不能粗暴无礼,也不能一味忍让和退缩,教育孩子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事情,纠正孩子的偏差行为。

3.学校方面

(1)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政策引导。

①完善校园欺凌现象干预机制,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

②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小学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和事后处理办法》《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尽力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③学校负责人要与分级领导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相关部门与班主任签订责任书,学校与家长也要签订《校园安全协议书》,只有如此,才能群策群力,严防死守,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④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淡化应试教育,强化体艺和德育教育,五育并举,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加强家、校、社三方合作,合力干预小学校园欺凌行为。

①建立家、校、社联系网络,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和家长委员会,为家长普及孩子的家庭教育技巧,让家长之间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共同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和教育。小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情绪不懂得正确发泄,其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因此,学校应提供开放的、环境舒适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开展自我保护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欺凌、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等。

③积极关注“问题学生”,建立家、校监测联系卡和儿童关爱档案,深入了解其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重点监测,跟踪疏导,积极干预。

(3)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水平。

①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学校要将仅有的空间合理布置,要美化亮化环境,在楼道、楼梯、过厅等地方装饰名人名言字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②加大防范力度,做到校园安全无死角。教室和走廊是学校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据调查也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地。因此,学校要推动“技防”设施建设,全方位配备校园监控。同时,也要重视“物防”建设,对设施设备和校园的各个角落定期排查,尽量消除安全隐患。

③重视“人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之间应定期交流、学习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依法执教,建立朋友型的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管理,不挤占品德课、兴趣小组活动课。

(4)依法治校,建设法治校园。

①开展法制讲座、培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认真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程,全面提高学生法律意识。

②建立校园欺凌举报热线制度,设立校长信箱,扩大沟通渠道,鼓励师生及时向校长反馈校园欺凌事件;要和公安部门紧密联系,时刻关注校园欺凌发展动态,遇到重大欺凌事件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查处。

4.政府方面

(1)政府应该完善现有的校园安全管理办法,尽快出台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机制以及校园安全管理专门机构,加大立法力度,明确何种程度的校园欺凌构成违法行为,应承担何种责任,用法律法规约束校园欺凌的发生。

(2)政府应积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据调查显示,26%的欺凌行为是因为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政府需出台强有力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周边的乱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总之,预防并制止校园欺凌问题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任务,单纯依靠教育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学校、社会、政府等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频率。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