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琳

摘要:职校毕业生大部分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职校;德育教育;思想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211-02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育人的阵地。而中职学校更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职校毕业生大部分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中职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一)厌学情绪严重

中职生大都是义务教育阶段处于弱势的群体。他们基本上都是考不上普高的学生,无奈之下选择了职业学校。从而导致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差,对学习没有信心,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上职业学校也没有什么出路。另外,大多数中职生来自弱势家庭,如单亲、农村、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等等。所以,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水平偏低,家境较为贫困。不少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内向和离群现象较为突出。他们常常感到前途无望,有的迷失了方向,上网成瘾,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于是经常出现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睡觉,甚至打架斗殴等情况。

(二)就业观念薄弱

目前,家庭孩子少,家长对孩子包办太多,娇生惯养情况严重,学生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学生以个人为中心,集体观念较差。就业后普遍存在着对目标与待遇的期望值过高,不知道工作经验的重要性,有急功近利之心;怕苦怕累,过于骄气,缺乏团队精神与责任心;职业价值观念模糊不清,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难以把握自己的职业方向,忽视个人的内在因素和发展潜力,给就业带来局限性,更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不想在学校学习,又不想参加工作,每天无所事事,成为典型的社会闲散人员。家长苦恼,学校担忧,社会也倍感压力。这样下去,无论是对用人单位、还是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一些困扰。

(三)以逃避的心态处理问题

一般来讲,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扰与冲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选择和采取较为容易的方式去解决,对无法克服的困难,更愿意用消极的态度和错误的方法来躲避,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其实,这种情况在大多数人的身上都存在过,可是在中职生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虽然面对困难,多少人会有迷茫彷徨的时候,可最终会去解决,虽然这个过程很痛苦,很不情愿。但中职生却出现否定、逃避、拖延、推卸责任、片面处理难题等情况,结果适得其反:一方面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个体的改变与思想的成长。

二、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误区

1.指导思想不端正,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只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同时,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一是把德育等同于思想教育,忽视了学生道德行为方面和个性心理素质及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劳动观念、公民道德、坚毅勇敢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各方面欠缺。二是以智代德,一俊遮百丑,长期以来的“成圣成贤”的单一价值观念浓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智低能”的“废品”,有些甚至是“高智低德”的“危险品”。

2.由于中职学校生源因素的原因,导致对学生的过分溺爱。多年以来,由于社会上存在着重普高、轻职教的观念,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过分溺爱、迁就学生,表现在对校规校纪的执行放松,对违纪违法的学生宽容。

3.德育内容空洞枯燥,德育方法陈旧落后。学生为什么对德育感到枯燥乏味,主要是活动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学生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活动轰轰烈烈,学生表面积极参与,而心灵静若止水,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

三、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走出困境,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成为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根据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格局。根据上述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格局,形成一个以书记校长为主的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为骨干,科任老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形成一个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渠道;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形成以德育教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通过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2.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专业特色,以专业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化职业道德教育。技工院校学生有着很强的专业对口特色,从他们一进入职校的大门起,就是为了某一些“专业”,而这一“专业”又和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部署,重视实训工作管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实习、实训,注重转化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

3.根据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一定的环境氛围可以强化或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可见环境氛围暗示教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要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了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如利用校园广播站、团刊、校刊、标语口号、名人画像、校训、校园标志性景点等,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同时要大力宣传学校取得的优良成绩,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暗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二是抓好仪式教育,创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如每周升旗仪式、十八岁成人教育仪式等。要求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风,才能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感染,激发同学的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思想道德情感。三是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培养良好的班风。要求班级环境的布置要造成浓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气氛。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出好黑板报、开辟爱国主义专栏等,尤其是革命节日或开展活动时,更要精心设计教育环境,突出主题,使同学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春风化雨,育人成才显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