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掌华

(浙江省德清县第四中学,浙江 德清 313216)

补白 让文本解读绽放灿烂花朵

吴掌华

(浙江省德清县第四中学,浙江 德清 313216)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是为读者进行再创造留下的空间。解读文学作品,要善于选取文本中的“空白”,创造性地让学生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补白要选择合适的“空白”点,可以选择写景空灵而又满含作者情思的画面,可以选择情节空白处,还可以选择作者表达情感含蓄、欲言又止而没有言明之处。补白,让学生走进作品,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文本;空白;补白;共鸣

空白艺术原指在艺术创作中为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空出的部分,是用以召唤观赏者想象的意蕴空间。中国传统绘画就主张在画面留足空白,以追求虚实相生、空灵超脱的境界。文学作品中的“空白”,是为读者进行再创造留下的空间,使文本含蓄、精练、意蕴无穷,而且可以有言外之意、象外之境,“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1]”。解读文学作品,要善于选取文本中的“空白”,创造性地让学生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

补白要选择合适的“空白”点,此“空白”点必须最好地体现出本作品的意蕴以及作者的情思。在“空白”点的选择上,可选择写景空灵却又包含作者情思的画面以利于学生补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的送别之作,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画面空灵,情思绵长:诗人伫立凝望,目送友人远去,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帆影已经消逝了,作者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诗人心潮起伏,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此情此景,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描写这幅画面,发挥想象,展现情和景,能充分表现李白对友人的一片深情,这比单纯讲解要生动得多,而且学生体会要深刻得多,又可以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诗句补白,要理解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思,调动思维,发挥想象。王维的《终南别业》是一首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心境的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2]”其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诗人随意而行,走着走着便走到了流水的尽头,直至无路可走;于是诗人索性就坐下来,悠闲自得地看那云朵涌起。多么悠闲自在。如果只写到这一层,还不能说真正领悟了诗句的意趣。王维的诗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诗中“中岁颇好道”的“道”指的就是佛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登山时诗人溯流而上,行至溪流的尽头,诗人索性坐下来,抬头看山上的云朵涌动。原来水上了天,形成了云。云亦可变作雨,到时水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人生境界亦如此。人在成长路途中,难免会遇到无路可走之时,此时不妨向周围看下,或许有他路通往前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若真的身处绝境且无路可走,就抬头看下天空,虽然身体被禁锢,但心灵仍可以愉快、自在地欣赏大自然,并体会更为宽广的人生境界,不会感觉自己穷途末路。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评价道:“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3]”理解到这一层,把它写出来,不仅能描绘出一幅空灵的画面,而且极有意趣。选择这样的画面补白,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丰富的想象,感受诗句优美的意境,真切理解作者的情思。

文章情节补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填补情节的空白,更有助于解读作者的意思。大凡美文佳作,皆虚密有度,张弛有道。“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小说中的空白,使情节简练而集中,结构新颖而巧妙,给读者以补充的余地。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在菲利普一家改乘圣玛洛船前出现了情节“空白”,但未将菲利普夫妇商量改乘船以免再遇到于勒的过程写出来。情节补白是根据语境,发挥想象,补出作者略去的部分。此处补白要研究情节的发展和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菲利普一家得知于勒发财后,日夜盼望于勒归来,却在去哲赛尔岛旅游的船上巧遇于勒,从船长那里得知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恐惧不安,低声嘟囔:“出大乱子了!”菲利普太太则十分暴怒:“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补写的情节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菲利普夫妇商量改乘船以免再遇到于勒,免得于勒“回来重新拖累我们”;二是“说服”女儿女婿改乘圣玛洛船。虽然菲利普夫妇都对于勒避之惟恐不及,但菲利普更“稳重”一点,菲利普太太已是破口大骂。补写他们的对话也要符合人物性格。补写这处“空白”,把菲利普夫妇商量时的对话生动地描写出来,能深刻体会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不念亲情的思想性格。当然,情节补白要适度,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理解文本的需要来定,不是越多越好。

情感表达补白。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常有表达含蓄、欲言又止之处,学生们可以根据对文章的理解补白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文本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也是情感的载体。有时作者将这种情感蕴藏在字里行间,有时作者表达情感欲言又止,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空白。挖掘出文本空白,把情感点化出来,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散文《春酒》中,作者琦君通过回忆自己小时候家乡过新年、吃春酒的事,展现家乡温暖秀美的人情、民风。作者对母亲泡的八宝酒尤为钟爱,文章中写道: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儿子喝了后却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的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提出问题却没有回答。根据上文所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对故乡抹不去追不回的记忆。家乡自己酿的酒代表着乡亲们的热情好客、淳朴厚道,母亲的勤劳能干。现在即使用美国货也酿不出地道的家乡味道。作者用自己的问题将文章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4]。选取此处“空白”,让学生补白,可以深体会琦君的思乡之情。

补白,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的优美意境和深刻意蕴,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补白,让文本解读绽放灿烂花朵。

G633.3

A

1674-9324(2014)27-0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