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行将出台,笔者对体质测试工作对学生健康的影响从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进行分析,体质测试对学生健康影响意义巨大,但过去体质测试工作存在不足,为此提出建议,以更好地推进体质测试工作。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质测试;学生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069-03

一、前言

自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推出之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有针对地进行身体锻炼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对于健康标准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同时这些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也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教育部在2013年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完善与修改,测试内容由五项扩大为九项。同年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也同时开始。不过测试内容的评分标准并未公布,显示这项工作的长期性与复杂性,而之前在测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逐渐解决。2002年之后的逐年测试数据显示,尽管有个别指标出现止跌回稳,但是总体趋势上,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是连续下降的。学者们对这种令人担心的状况进行过各个角度的分析,也提出了各种建议以及举措方案,但是结果不令人满意。学生的体质健康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仅仅靠学校的一己之力是无法彻底解决的。何况在学校层面也存在许多问题。由此本文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整前后测试工作的比较,试图找出该标准对学生健康的影响方式和干预程度,提出相关建议,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和实施措施。

二、理想中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健康的作用

在生活日益多元化、物质文化,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出现了运动不足,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可以改善甚至消除这种隐患,因此受到普世的关注和赞同,只是体育生活方式易受人类自身惰性以及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并不容易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不可否认的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后简称标准)出台的初衷是美好的、积极的:学生通过测试获得身体的几项指标评价,进而促进身体锻炼,增进自身的身体健康。从而形成评价—进行身体锻炼—再评价—继续身体锻炼的良性循环,这样学生的自身健康始终处于较好的水平。标准是一把标尺,通过筛选的几项指标以及评价标准,测试者可以获悉相关指标的自身数据,对自身进行评价,进而提高自身锻炼身体的要求,延长锻炼行为的时间与次数,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质的健康评价标准很多,也非常复杂,只能选取几个操作简单的项目进行测试,影响学生的全面的身体锻炼行为。因此标准起到的是以点带线,进而达到以线带面地唤起学生主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作用。标准出台的社会背景是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的氛围。标准取代《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标准在弱化测试的竞技烙印,减少伤害事故方面作用最大。标准的推出指引学生进行自我比较评价多于同他人评价,这是一个明显的促进健康的变化。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同他人比较往往会带来强烈的挫败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自我不同时期的评价,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设置锻炼目标更为合理,以循序渐进增进健康的方式实现标准的初衷——增进健康。

标准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学生不仅因为测试而收获健康,而且学生的健康也对标准的测试工作以及群体标准的修改起到反馈作用。随着测试工作举措的完善以及群体标准的提高,学生会更加积极地锻炼身体,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健康水平。当然这只是理想的设想,2013年标准的调整依据不是建立在学生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而分数评价标准迟迟没有出炉,可能源于制定者的争论与谨慎。

三、现实中《学生体质测试标准》对学生的作用以及问题

标准经过十几年的推广和实施,体质测试工作的举措日益完善,对学生的健康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促进作用,但是也出现了各种尖锐的问题需要解决,若是处理不好的话,标准的权威性会受到根本性的挑战,甚至会被推翻。不管原有标准的五项测试指标,还是调整后的九项指标,指标大体上可以归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四类。指标涵盖了人体健康的各个层面,以前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忽视了身体形态以及身体机能的指标,侧重于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因此说标准更加全面,对学生的健康评价更有意义和效果。调整后的指标新设视力一项指标,是基于全国学生近视呈低龄化,近视率高居不下的严峻现实状况而设置的,这项指标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影响学生的用眼卫生。而在以前的观念中,近视是与健康关系不大的。调整后的标准中增加了男生的引体向上,强调了长跑的测试,同样是建立在学生上肢力量薄弱,耐力素质持续下降的背景下,而上肢力量评价男性魅力不可缺少的指标,也是衡量男性气质的依据之一,不可或缺。耐力素质对人一生的健康影响都很大。增加的指标势必使学生的锻炼行为更加全面、合理。但是标准测试实施所出现的问题同样影响着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出现标准无法促进健康的状况。

首先是测试的严谨以及公平问题。国家非常重视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体质测试的监测网络,并整合资源,对测试的实施、数据整理以及上传都有规定。至少在高校范围内,学生个人的体质测试成绩是同毕业和各种评选推优关联的,此外,学校的体质测试整体成绩与学校的体育工作绩效挂钩,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是学生个人有作弊的意愿,甚至学校也有修改成绩的意向。因此在测试中各种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学校往往疏于管理和监督,这样出来的数据有很大的水分,不足以昭示学校学生整体的健康水平。

其次是测试过分强调了其简单操作性而忽视了全面的测试。原有标准的五个项目测试实施简单易行,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将台阶实验同长跑列为二选一的心肺耐力测试,许多学校会选择台阶实验而抛弃长跑,因为前者安全、省时、更易操作。且不说台阶试验对测量心肺耐力的效度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质疑,这次标准的调整将台阶实验排除在外已经说明其存在争议,选择台阶实验使得学生耐力下降,学生偶尔练习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这种状况迫使学校缩短长跑距离甚至多所学校在校运动会上取消长距离跑的项目,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势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原有标准的五项都可以在室内完成,这与现代社会呼吁室外运动背道而驰。五项包括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种类别,看似完整但指标过少,不能较全面地代表个体健康水平,比如身体素质中的力量、灵敏、爆发力等都没有涉及,自然而然会误导学生的锻炼行为。调整后的指标大都增加了这些指标,无疑是积极正确的。

再次,体测与健身行为的割裂导致标准无法促进学生的健康。原有标准的五项之间互相独立,很少有人能指出这五项测试的关系。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之间是什么关系,锻炼能使得这些维度的哪些方面发生改变,对健康有哪些影响,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无法得到答案,甚至教师亦不知其中关系,五个独立的数据不能整合到一起,就无法对学生的自我健康评价起作用,调动不了他们的积极性。即使学生主动锻炼,往往也是为了完成测试而毫无兴趣可言。学校在实施体质测试工作的时候,重测试过程而轻测试后的反馈和指导工作,也是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整后的标准虽然增加了测试内容,但同样没有整合测试内容。最致命的是由于暂无评分标准,2013年的体质测试工作更像一场无压力的游戏,学生完成了,得不到评价就不闻不问了。

最后,标准中身体素质指标偏低致使学生目标设置的偏低,影响了健康水平。拿原来五项测试的长跑内容来说,同之前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相比,男生1000米跑和女生800米跑的及格线降了几十秒,但学生达到优良的比例并未提高,相反有下降趋势。另一项身体素质测试立定跳远的制定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及格分别为男生2.03米,女生1.65米,而标准的对照成绩是男生1.79米,女生1.46米,显然标准要远低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实际测试中许多学生还达不到标准制定的水平。希望调整后的标准不走老路。

四、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建议

综上所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的锻炼行为影响深远,做好体质测试工作,对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在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行将颁布之时,提出几点建议,以完善体质测试工作,使之真正能引导学生走向健康,保持健康。

首先,在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适度提高评分标准。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种理论已经在心理学界得到承认,心理学家洛克于1967年最先提出“目标设定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这种使需要转化为动机,再由动机支配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目标激励。由此可见,当评分标准提高时,为了完成目标,学生通过努力,积极参加锻炼,通过测试并不是不可能的。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十几年的经验教训也告诉我们,不能再打着“一切为了健康”、“快乐体育”的幌子指责高标准增加学生受伤的危险而调低评分标准。低标准已经造成了学生健康水平的下降,我们当然要拨乱反正,但是也不能马上回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高标准状态,评分标准可以随着体质的改善逐渐提高,但总的原则是要提高而不是下降。

其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需要设置不同层次的评分标准,而不是唯一的,标准细化是改革的需要,也体现了对所有学生的关怀。肥胖是一个社会问题,在学生人群的比例并不少,如果按照现有的体质测试标准,无论怎么努力,他们是达不到及格的,可以说标准对他们没有用处。如果能按照体重细化其他项目的评分标准,这种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而且可以调动他们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再次,做好测试项目的测试后指导工作,以衔接测试和锻炼行为。当学生拿到测试成绩时,他应该知道该怎样锻炼,提高测试项目的能力,进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以往测试工作中做得远远不够,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体质测试不是结果,而是一种监督机制,所有我们也要将工作重心转向测试后的工作。

最后,行政主管部门放松体质测试与学生利益的关联,不再以看重学校整体的测试结果,唯有这样,体质测试工作才不会受到人为的绑架,才可以减少作弊、作假的情况,还体质测试清白之身,也能让我们比较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为决策提出真正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游蕴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调整前后的比较分析[J].体育学刊,2013,20(4):97-99.

[3]刘森.简析心肺耐力对大学生群体健康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9):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