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摘要: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阶段的高校大学生,受微生活的影响较深,这对学生健康发展可能有正面影响也可能有负面影响。对此,应当基于研究生教育背景,了解微媒体,进而科学地运用微媒体来优化高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其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本文将以了解微媒体展开,分析研究生教育背景下微媒体应用于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价值。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微媒体;高校;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044-02

在“微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在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基于此种情况,应当将微媒体运用到高校德育工作中,按照研究生教育标准来予以调整与优化,使德育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微媒体开放性、虚拟性、影响性等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合的、正确的德育教育。

一、“微媒体”的含义和主要类型

所谓微媒体是指在web2.0基础上构建的,通过文本、图片、影音等发布短小凝练的信息。它以信息发布、共享、互动为特点,作为文化传播手段,向受众传达信息咨询的新型网络传播媒介,典型代表有微博、微信。微博,即为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来分享精短、实时信息的社交平台。微信,智能网络终端提供的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支持语音、图片、视频、文字传输。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影响下,微媒体的发展日益广泛且多样,如微博、微信、微课、微电影、微小说等,都在逐步渗入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当中,影响着人们思维、能力、观念、道德等方面。其中,微课,即为微型教学视频,基于教学思想,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关于某个知识点的针对性的讲解内容,分享到网络上,以供人们学习。

二、微媒体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微媒体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1.高校德育主体、功能的重新解构。从本质上来说,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而非被动接受者。但在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中,学生被视为被动接受者,由教师单向的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学生被动学习,这使得学生人格精神提升、个性化发展受到阻碍。而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以平等、民主的视角切入大学生的生活,学生可以自由、随意地畅谈对社会热点、政治、经济等方面事件的看法,这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得到尊重。因此,微媒体的出现与应用打破了传统德育传播的方式与途径,在某种程度上重新解构了高校德育工作。

2.高校德育时空性得到拓展。与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不同,微媒体应用的最大特点就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德育教育的时空性得到拓展。传统的德育教育需要设置在规定时间内,且保证教育者、受教育者同时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受教育者,加大了受教育者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受教育者德育知识的掌握。而微媒体具有开放性、随意性、实时性等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微媒体了解到实时发生的事件,或受事件背后所呈现的德育表现所影响,亦或受其他舆论者所表达的德育思想所影响,使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够学习到德育思想、德育知识。

3.高校德育内容更加丰富。传统方式呈现的德育教育,受教材的限制,教育内容的实时性较差,无法适当地穿插社会现象,通过理论、案例来教育学生,这不利于学生真正吸收德育知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但微媒体的应用则不同,其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将实时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了解与德育相关的诸多事件,对各种事件进行思考、分析、意见提出等,使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的同时能做到融会贯通,真正吸收与运用所学知识。

(二)微媒体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当然,微媒体同样具有两面性,能够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的挑战,具体的表现为以下几点。

1.干扰高校德育的主旋律。高校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开展道德实践。因此,在具体落实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秉着宣传主流思想、文化的目的,来弘扬德育教育的主旋律。但微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涉及到方方面面,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充斥其中,对价值观念还未成熟的大学生影响尤为深入,可能使大学生价值观念、道德道义出现偏差。

2.多元化信息容易使学生思想混乱。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都是经过相关工作认真筛选的,其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对观看者、阅读者、收听者的思想、观念、价值予以正面影响。但微媒体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是信息传播者、接受者,那么这其中不乏有人传播负面的、恶劣的信息,使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深受影响,难以抵抗其诱惑,这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混乱,甚至做出损人不利己的恶劣行为。

三、研究生教育背景下,微媒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应用的价值表现

在微媒体给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的情况下,基于研究生教育,将微媒体科学、合理地运用到高校德育工作当中,可以充分发挥微媒体的价值,即增强师生之间互信度,使学生个性心理健全,使德育工作进入新局面。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以研究生教育为背景展开德育教育,要求高校能够以培养研究生为标准,对学生当前情况予以了解,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提升自身的人格精神。要想使学生达到这一水准,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科学运用微媒体是可以实现的。因为,当代大学生普遍运用微媒体来了解实时发生的信息以及进行沟通、交流。巧用微媒体向学生传播德育知识及渗透德育知识的实践,亦或组织一些活动,如此可以使学生在利用手机微博、微信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或受其他师生影响参与其中,共同讨论事件。通过参与线上活动等,可以使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并对知识予以融会贯通。

(二)使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健全发展

从研究生教育的角度来说,当代青少年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人格魅力,可以正确地评判错与对,自由地发表言论,影响他人,使这个社会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而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保证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是健全的。科学、合理地运用微媒体来开展德育工作,在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微媒体的平等性、开放性、即时性,使德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正面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并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亦或网络平台上,都能够展现自我的个性,如此可以使学生个性心理特征逐渐健全,成为一个思想独立、个性独特、自主意识强的优秀人才。

(三)将高校德育教育带入新阶段

微媒体与其他社交媒体不同,具有门槛低、交流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学生利用网络、手机即可在微媒体平台上浏览信息、沟通交流等。将微媒体运用到高校德育中,基于微媒体平台来展开德育教育,在平台上积极传播德育相关信息,可以使高校德育教育突破传统教育方式,使德育教育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展开,影响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健康、个性化发展。当然,从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角度来说,微媒体的运用将德育教育代入了新阶段,使德育教育与时俱进,良好发展。

四、研究生教育背景下,微媒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研究生教育背景下,微媒体有效地运用到德育教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微媒体如何才能有效地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呢?

(一)合理运用微博等新媒体,适时开展网络德育

微媒体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可以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而实现这一目的,需要高校基于研究生教育标准的考虑,合理运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如开设“德育教育官方微博”、“德育教育订阅号”、“德育教育微信号”等,利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平台,发布德育方面信息,弘扬德育教育主旋律,凸显时代精神。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充分借助微媒体交互性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德育知识水平,进而逐步达到研究生教育标准,为使学生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关注网络舆论,实施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当代大学生思想高度开放,追求个性,喜欢在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平台上表露自己的心声、情感、思想等。通常,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学生不会表露自己的心声,相应的,教师就难以真正掌握学生的思想、情感,难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德育教育,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合理地教育学生。而借助微博、微信等微媒体,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学生的一些言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情感状态,如此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德育教育工作,使德育教育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症结,正确引导、指导学生,使学生良好发展。

五、结束语

综合以上内容分析,在研究生教育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当注意准确把握微媒体所带来的机遇,科学、合理地运用微媒体,发挥其价值,提升德育教育水平,正面影响、培养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自身品质品德,同时促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迈入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姚福清,辛东亮.“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2]王敏,邹燕矫.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三题[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4).

[3]张谦.微博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其对策[J].南方论刊,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