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刚++费伟++郭晟

摘要:针对高职建工专业工种实训课程,介绍了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特别是从实施细节方面分析了砌筑工实训教学的难点和应对措施。为推动高职建工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高职教育;建筑工程技术;工种实训;砌筑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125-0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建筑企业生产一线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职业岗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熟悉砌筑工、钢筋工、木工等技术工种的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是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了顺应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接轨,强化职业技能培养的发展趋势,很多高职院校都针对建筑技术工种开展了实训教学方面的探索[1,2]。本文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筑技术工种实训》(以下简称“工种实训”)课程为例,着重围绕砌筑工实训教学的开展过程,探讨工种实训教学的方式方法,为推进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实训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砌筑工实训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分析。(1)总体目标。工种实训是在《钢筋砼与砌体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专业课程之后,对学生进行的生产实践性实训。实训环节以技能实操训练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素养。实训过程以模拟施工现场技术工种生产作业内容的形式,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施工生产实践经验。通过技术工种实操要领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交错融合,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分工协作、组织协调的职业意识。最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参加毕业实习以及从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施工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打好基础。(2)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目标。这里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高职建工专业的职业面向并不是施工现场的各技术工种,而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一线的施工员、质检员等岗位。学徒工往往需要经过若干年的劳动磨炼,才能逐渐成长为具备足够操作技艺水平的砌筑工。我校实施工种实训课程的时间仅有一周,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把技术工种的知识和技艺全盘灌输给学生。另外,高职学生基本没有施工现场生产劳动的经验积累,在专业知识储备和学习理解能力方面,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和吸收过多的技能要领。综合以上因素,以及实训教学做与学相结合的特点,砌筑工实训的内容和过程不宜设计得过于繁杂和紧凑,知识点的衔接要有序、有度,在突出重点的同时,还要给学生留出练习、思考和领悟的余地。在能力培养方面,应从施工技术与管理的角度出发,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在材料选择、工艺衔接、质量检测、分工组织等方面的能力。而对排砖、砍砖、盘角、铺灰等难以短时间掌握的砌筑技艺,则以了解和体验为主,不必对学生做过高要求。(3)具体目标。基于实训教学总体目标和学生素质与能力目标的分析,同时考虑实训场地、时间等方面的条件,针对建工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特点,梳理出砌筑工实训所需达成的具体目标。①能够识别常规砌筑材料和工具的类别、用途和基本使用方法。②熟悉砌筑施工的主要工艺流程,能够组织和实施砌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③了解墙体砌筑的基本操作技艺和手法。④能够区分一顺一丁、梅花丁等常用的组砌方法,掌握排砖组砌的基本原则。⑤能够辨识和区分砌筑工程中的常见质量通病。⑥熟悉砌体工程质量检查评定的基本项目,能够使用常见的检测工具进行质量检测。⑦掌握砌筑施工环节安全和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

2.实训程序的编排。在参与工种实训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但又必然存在着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点的梳理和衔接不能准确到位等问题。为了确保实训教学实施效果,在实训程序的编排设计上,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精心设计实施细节,避免学生糊涂地做和粗糙地学。我校的砌筑工实训总体分为以下四个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实操训练前的培训交底。此阶段在普通教室内实施,由指导老师向学生说明实训任务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此外,为了帮助学生厘清与砌筑工实训相关的重要知识点,专门编制了校本教材《建筑技术工种实训基础知识及操作要领》,与实训任务书和指导书一起下发给学生。培训交底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砌筑材料和工具;砖砌体的组砌方式;砌体结构的质量控制要点及检测工具;砌筑安全及文明施工知识。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解,要求学生在指导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对实训资料进行阅读和自学,为实操训练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基础技能训练。这一阶段是在实训场地实施砌筑技巧的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砌筑作业的基本技巧。训练内容主要包括:砍砖、排砖、盘角、铺灰等基本功;一顺一丁及梅花丁等基本组砌方法的区别和要点;马牙槎、预留洞口、墙垛等部位的砌筑方法;砌体结构质量检测工具的使用方法。指导老师应在训练过程中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行为,并反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阶段:混水砖墙砌筑。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砌筑基本功之后,安排学生分组完成砖墙砌筑任务,并依照混水砖墙的标准对砌筑质量进行互检评定。最初设计的砖墙砌筑任务包含了转角、附墙砖垛、构造柱(大马牙槎)、马牙槎、预留洞等构造。但在第一轮砌筑工实训过程中发现,由于墙体构造细节较多排砖方法偏于复杂,学生在砌墙过程中常常难以兼顾诸多细节。其结果是错缝搭接、平整度、垂直度、构造尺寸等方面的失误多发,砍砖的数量过多而导致整砖损耗较为严重,墙体砌筑进度缓慢,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热情也会受到挫伤。

通过对首轮砌筑工实训的总结,以“工作量适度,砌筑难度适宜”为目标,对墙体砌筑任务进行了修订。综合考虑实训场地、学生人数和操作水平等方面的因素,最终将任务内容修订为:按每组5—6人进行分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图1所示的240mm厚一顺一丁混水砖墙的砌筑。简化墙体构造的目的主要在于,降低排砖组砌难度,减少砍砖数量,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去理解错缝搭接、平整度、垂直度、灰缝平直度等基本质量要点的控制方法。

对于土建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而言,管理、组织、协调、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而常规的课堂教学基本无法帮助学生来锻炼和提升这方面的能力。由于墙体砌筑实训场景与施工现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恰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次良好的锻炼机会。基于这一思路,指导老师事先详细说明基本操作流程,并强调注意事项和控制要点。在此基础上要求各实训小组推选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共同协商各人的职责分担,要求小组成员能够协力杜绝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在完成砌筑任务的过程中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组织有序。

在墙体砌筑程序方面,特意将定位测量放线融入其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施工工艺间的配合与衔接。要求学生首先应在指定位置用墨线弹出墙体和洞口的定位线和控制线,作为墙体轴线控制和检查的依据。在开始砌砖之前,参照指定的高程标记用砂浆将砌筑面找平至±0.000m标高。墙体砌筑到一定高度之后,应将0.500m标高记号测设到墙面上,并弹出墨线,作为墙体及预留洞口标高控制的依据。在墙体砌筑至顶部距1.100m标高不足一匹砖厚度时,墙顶应用砂浆精确找平至1.100m标高位置。

在墙体砌筑任务完成之后,进入到墙体砌筑质量的分组互检评定环节。这一环节首先由指导教师讲解墙体砌筑质量的检测项目,并示范检测工具的使用方法。然后由各实训小组轮流对下一个小组砌筑的墙体实施质量检测,最后一组则检测第一组的墙体。要求各实训小组将质量检测数据记入表1后提交给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在墙体砌筑实训过程中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细致观察,全面掌控实训现场的实施状况。一方面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方法和行为,另一方面要依据以下几点对各小组的实训过程进行考评。

(1)施工组织和操作程序方面:要求施工过程组织有序,组员分工明确、通力协作,认真执行施工操作程序,严禁在实训过程中嬉戏打闹。(2)工具的使用和维护方面:要求正确使用施工和质量检测工具,使用过程中无损坏和丢失,使用之后及时清理、归位。(3)安全文明施工和现场清理方面:按要求穿着利于施工操作安全的着装。节约使用材料,及时清理落地灰。按要求完成场地清扫工作后才能离开实训现场。(4)施工工效: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第四阶段:实训资料的整理与提交。要求学生在实操训练后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资料的整理与提交。砌筑工实训资料包括每个小组提交一张墙体砌筑质量分组互检评定表,每名学生提交一份实训报告。实训报告的作用是让学生回顾实训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从而促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消化吸收。

3.实训过程的组织措施。为了提升技能训练的效果,在砖墙砌筑实训环节,聘请施工现场的专职泥工师傅进行砌筑操作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砌筑技巧。在学生分组砌墙的过程中,泥工师傅也协助指导老师来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为了更好地维护实训现场秩序,对参加实训的学生强调了以下要求。(1)认真阅读实训任务书和指导书,理清实训程序和各环节的实施内容。坚持以一丝不茍、小心谨慎的态度学习专业知识,训练操作技能。(2)参加现场实操训练环节必须穿着便于操作的服装,并按规定佩戴安全用具。禁止穿高跟鞋、戴墨镜等妨害操作安全的着装。(3)尊重实训指导老师和工人师傅工作,服从指挥,自觉维护实训教学秩序。(4)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工具、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严格杜绝野蛮操作和嬉戏打闹的行为,避免对自身和周边人员造成伤害。(5)发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承担工作任务,善于听取批评意见,积极配合所在小组按时完成实训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训成果和资料。

4.实训成绩考核。学生的实训成绩按照实训过程评定占比65%,实训资料评定占比35%进行计算,其中实训过程的评定内容包括施工组织和操作程序、工具的使用和维护、安全文明施工和现场清理、施工工效几个方面。此外,对能够较好实施组织协调职责的实训小组组长,可单独给予10分以内的加分。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从学生提交的表1实测数据来看,学生砌筑墙体的检测项目偏差值普遍超过了规范的允许范围。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已在前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目标”中进行了分析。考虑到实训内容的难度,毫无实操经验积累的学生确实无法达到专业泥工的水准,所以只把表1作为墙体质量检测的训练内容,而不用来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二、砌筑工实训的成效与不足

将做与学相结合的实训教学形式更容易被高职的学生所接受,学生的参与热情明显要高于普通的课堂教学。当学生完成墙体砌筑任务,对比检测数据与质量标准之间的差距之后,能够更清楚地感受到砌筑一道简单的墙体其实很不简单,使得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循序渐进的环节编排和难度适中、注重细节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都起到了良好的锻炼效果。

指导老师作为实训过程的主导者,需要掌控实训进程和管理现场秩序,同时还要准确观察训练场上的细节,能够及时发现并指正学生的操作错误。在实训过程中发现,按照一个班级(5到7个小组)安排一位指导老师的常规做法,指导老师在分组实操训练环节为了兼顾全局,就会无暇针对各小组的具体问题实施细致的指导。从实训现场出现问题的频次来看,为了充分保证技术工种实操训练环节的教学效果,较为合理的师生比例是每三个实训小组安排一名指导老师。

专职泥工师傅参与实训教学指导,能够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施工现场的操作方法。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人虽然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但学历层次偏低,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所以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只能通过演示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无法解释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要弥补这方面的短板,就对指导老师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扎实专业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语

对于高职的学生而言,实训环节的“做”必须要与专业理论知识相联系。脱离了生产实践的理论知识学习,必然会让学生学无所用,而脱离了理论知识的“做”,也很难让学生学有所获。因此,对于实训课程的探索与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走过场、喊口号的层面,必须通过细节的设计和完善,将学与做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让学生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邵红才,夏晓青,王兵.紧密型校企合作下“土建工种操作实训”的研究与实践[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4(3):75-77.

[2]李光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种实训教学设计[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5,(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