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敏,陈英明,刘振宇,张胜花,严翼

摘要:本论文根据小范围班级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小范围内班导师制实施效果良好,超过95%的学生认可该教学模式。调查认为,该教学模式在低年级学生中推行效果更佳,合理的师生比是其实施的关键,而恰当的奖惩措施是该模式顺利推进的保障。

关键词:导师制;必要性;存在问题;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067-03

本科生导师制为经由制定导师个人或群体具体指导特定对象的个别化教育实践,以促进个体不断创新发展的程序范型[1]。该教学体制起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其因材施教的先进教学理念为该校培养了众多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也成为该校引以为豪的标志之一。鉴于欧美导师制教学的成功经验,我国多所本科院校也已开展了学分制下的本科导师制度。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部分学院先后实行了导师制,调查结果表明,本科生配备导师对学生本科学习和职业规划很有必要。

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直属国家民委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其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近60%。学校多年来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十余万名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民族地区团结和稳定,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不同地区初、高中教育模式及课程开设存在差异,导致民族地区学生之间及与非民族地区学生间文化基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民族院校更应贯彻包容性即“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本校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15年5月,作为最年轻的专业之一,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本专业建设和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教学和科学研究在硬件建设、师资队伍配备、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如实验室条件齐全,并为本科生提供了专门的学习空间,积极引进专业教师人才等。基于学院成立的大好形势,笔者提议以所在的资源环境科学教研室老师组成导师队伍,在资源环境科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中尝试开展导师制,前期工作于2016年初开展,并于2016年9月被批准为校级教学项目(“基于导师分配制的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探讨”)。通过师生座谈会、“双向选择”、组会、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等形式对本项目进行推进的同时,也已取得了部分阶段性成果。本文仅以2017年3月对已参与导师制一学期的2015级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及未实施或尚未实施的班级进行的小样本问卷调查为基础,对“本科生导师分配制”实施的必要性和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未来全院乃至全校范围内本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本科生班导师制实施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

2015级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以下简称“15资源”)总人数为40人(一个班),其他参与调查的班级(以下简称“其他”)共103人。15资源问卷显示,约73%的学生高度认可本教学模式,其中55%的学生对“导师制”实施效果评价为良,18%为优,近95%的同学认为应该继续推行,而其他班级则有87%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有实行的必要,其中29%认为可以在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中尝试推行。诸多报道对本教学模式进行过探讨,一致认为本科阶段实施班导师制很有必要。

(一)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导师制”坚持师生“双向选择”,即第一阶段学生根据导师研究方向对导师进行选择,导师通过了解后对学生进行反向选择,根据学生个性和兴趣安排其参与课题研究。同时实施过程中,设定某个阶段允许学生重新考虑和选择导师,即根据参与的实际感受重新认识自己,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喜欢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15资源”调查结果显示,86.8%的学生认为导师制的实施在全面认识自己、确定未来发展方向上有所帮助。

(二)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目前我国高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其学习方式为规定性内容的学习,即教师完全控制课堂内容,学生则按照教师设计的步骤和程序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这种“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导致教师教什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而学分制体系下的大学学习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所学课程,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有限,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和独立学习能力,这对已适应了高中阶段程序化教学模式的学生而言无疑是困难的。很多学生(尤其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陷入了学习迷茫期,出现学习适应问题,课堂之外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不知道以何种方式应对这种相对自由的大学学习模式,导致考试挂科。本次调查显示,80%的学生更希望通过“导师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而在生活上,中学时期过惯了独居一室生活的大学新生要迅速适应大学多人集体宿舍生活。大学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方式和习惯各异,如何融入集体生活,学会与其他同学和睦相处是大学新生尤其“90后”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通过“导师制”,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建立相对亲密的朋友关系,学生可以向教师倾诉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学习人际交往方式。调查结果显示,51%的学生希望“导师制”能帮助自己适应大学生活,处理好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三)有助于全面了解专业背景

我国高中教育注重文化学习而缺乏生涯规划教育,且学生高考选择志愿具有一定盲目性,甚至部分同学是通过调剂进入目前的专业学习,对专业知识和背景了解较少,当其进入大学后发现书本所学知识和现实与理想中差距甚大,从而认为学习无用,只求“及格就好”,甚至期望通过大四“清考”为大学生涯画上句号。“导师制”使得导师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当导员的角色,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独立于课程之外的新平台,教师通过与学生密切交流,解答学生在专业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与困惑,向其灌输专业背景和发展前景,使学生更早地接触到所学专业中科学性、实用性的内容,从而加强对本专业的了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促进“教学相长”

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学”的特点,适时调整课堂“教”的技巧,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大学生思维活跃,是未来创新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讨论时,学生会或多或少提出自己的具有创新性的意见和看法,这将有利于教师本身能力的提高,同时为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提供思路;第三,现代高校教师多数为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使部分教师顾此失彼,压力颇大。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科研项目中基础性工作(如数据收集和整理等)交与学生完成,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和科研综合素养的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科研压力,促进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使教师从烦琐的科研杂务中争取到更多的时间用于真正的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

二、 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

一方面,受传统师生关系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不愿主动联系导师,甚至有学生反映“看见老师就紧张”或“不知道该如何跟老师交流”;另一方面,中学阶段程序式灌输学习压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天性,使其不会主动思考学习规划和设计的问题,认为“导师制”是教师的任务,老师安排任务就做,不安排就无所事事。“15资源”的“导师制”实施一个学期内,23.7%的学生从未主动联系过导师,学生主动参与程度较差。

(二)导师工作繁忙,对学生指导有限

目前高校教师(尤其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压力较大,时间紧张,导致部分学生很难见到导师,学生参与感降低,甚至有学生认为导师不关心、不喜欢自己。“15资源”调查问卷显示,近50%的学生认为导师太忙,没时间跟学生交流,这是影响“导师制”实施效果的重要原因。

缺乏合理的奖惩机制

由于缺乏合理的奖惩措施,使得“导师制”难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部分本科生意识不到“导师制”对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好处,也不会思考毕业后如何面对社会竞争压力,认为“导师制”是“事不关己”的,无人管理更加自由。于教师而言,“导师制”开展过程中缺乏恰当的激励政策,难以提高其指导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初次尝试实施“导师制”,并未设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教师指导学生属于“义务劳动”,教师为教书育人付出的努力并未得到实际的认可和鼓励,因此部分教师指导学生热情不高。

三、实施导师制初步经验

(一)低年级导师制很有必要

本次“导师制”于本科二年级开始正式实施(一年级主要进行师生讨论和交流),实际实施效果和问卷结果均表明低年级阶段即实施“导师制”对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锻炼专业技能、未来考研和就业尤为重要。大学新生往往面临着高中和大学教育不衔接导致的各种困境,如人际交往困难、情绪控制能力差、学业困惑等[2]。处于迷茫期的低年级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与指导,帮助其缩短大学新生适应期,可以迅速融入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导师制”督促专业教师参与到低年级学生学习和生活引导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业、专业的认识,且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其度过心理适应期。问卷结果显示,65%的学生认为通过“导师制”,自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得到提高,而34%的学生自我认知更加清晰,超过60%的学生认为“导师制”能帮助其迅速适应大学生活。此外,低年级学生更容易与老师建立紧密关系,利于后期工作展开。目前,“15资源专业”已有三组同学基于“导师制”实施在所选导师指导下参与了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且有26%的学生已获取部分数据,个别学生已开始着手数据整理和科研论文撰写工作,这不仅减轻了大四阶段学生毕业论文实验工作的压力,同时为学生就业和考研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我们认为,低年级开始推行“导师制”比高年级更有其必要性。

(二)合理的师生比例是关键

目前,国内各高校实施“导师制”的经验证明本科生导师制合理的师生比在1∶15—1∶10,而国外大学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目则在5—10人,甚至更少[3]。本次“导师制”只在一个专业开展,且新专业成立之初招生规模较小,故每位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为3—8人,这也是该教学模式目前实施效果良好的关键。如果将“导师制”实施范围推广,则需要进一步扩大导师队伍,也可以考虑将研究生导师所带的研究生纳入导师队伍中来,这样可以将导师任务分流,同时也锻炼了研究生工作能力且能容纳更多的本科生参与到专业认识和科研实践中来。

(三)恰当的奖惩机制是保障

合理、恰当的奖惩措施是提高师生参与“导师制”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目前本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学校或院系层面设定具体条例,如规定导师每周2小时与学生交流讨论,将是“导师制”推行的巨大推动力。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该将其计入或抵免教学科研工作量。此外,还可以根据指导学生的产出成果(如发表科研论文、参加挑战杯或创新计划等实践项目)将“导师制”作为考核项纳入年终考评,或设立专门的年度优秀奖项与年终考评一并记入教师档案并作为职称评定的一项指标。本次调查结果还表明,有学生认为也应设立针对学生的奖惩机制,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根据学生每周或每月与导师座谈情况评定学生的实际参与程度,然后设定等级进行打分,最后计入学分绩点计算并参与奖学金等评定。

四、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能为高校学分制模式的顺利推行提供重要保障,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良好补充。小规模范围内“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良好,超过95%的学生认可该教学模式,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差,导师指导学生时间有限,缺乏合理的奖惩激励措施是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对高年级而言,低年级开始推行“导师制”效果更佳,较高的师生比(大于1∶10)是避免“导师制”形同虚设的关键,而学校或院系层面介入的恰当的奖惩激励措施则是该模式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国基,周敏丹,王迎娜.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26(4):429-434.

[2]葛贤平.大学生常见的六大困惑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3):111-124.

[3]刘儒德,唐澈.本科生导师制的问题与建议-基于对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的调查[J].高等理科教育,2011,(6):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