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莉 刘晓静

摘要:普通二本高校教师的教学状态调查,显示大部分专任教师均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职业倦怠,很多教师不愿意上课、不愿多上课。文章从学校、家庭、学生及教师本人等多方面分析造成教师不愿上课的原因,提出改善教学状况,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建议。关键词:教学质量;职业倦怠;教学状况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212-02 一、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高校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高效能的实践能力。通过近几年高校工作经历,笔者发现虽然近年越来越多高学历、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不断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提升了教师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但教学质量并没有显著提升,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厌学情况严重,更多原因则在于多数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的状况。许多专任教师都不愿意上课,而行政兼课人员和实验员的课却越上越多。而且目前由于高校教师不坐班的特殊性,导致许多教师下课直接回家,没课就不来学校的现象,学生与任课教师没有交流的机会。还有些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同一门课程的教材与教案一直未改变过,教学方法单一,照本宣科。如此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堪忧。二、教学质量状况不良的原因1.学校重科研、轻教学。一些大学在“重科研、轻教学”导向下,教授不教、弃教从研,弃教从政的现象已屡见不鲜[1]。高校在招聘人才时除了看重学历外,更看重他们在求学或工作过程中科研论文发表的数量及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而对教学水平并无硬性考核指标。另一方面现在高校教师在评选职称方面,科学研究也占比较高,以河北省高等学校评定教授的条件为例,对于科研项目与论文方面要求,主持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全过程的研究、开发工作并通过省(部)级鉴定或结项验收,或在本学科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果,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与科研相比,在教学方面的要求较易完成,只要求每学年至少讲授1门课程,指导实习实训、社会调查、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指导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1年以上等,教学质量或水平无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2.教师忙于继续深造。当前高校为了加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增强与国际合作,提供许多机会让教师走出国门,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积极学习英语,申报出国研修项目,希望借此来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以某二本高校为例,专任教师约260名,每年学校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2017年度已有5名教师申报成功,在申报过程中教师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一些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申请条件中明确要求申报人具有博士学历,迫使在职教师继续考取博士学位。还以上述二本院校的经济管理系为例,教职工总数46人,已获博士研究生学位占24%、硕士研究生学位占48%,正在研读博士研究生学位约占17.4%、硕士研究生学位约占4.3%,攻读博士学位占据专任教师很多备课的精力和时间,难以保证教学效果。3.教学难出成果、回报低。教学效果要好,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粗略统计1小时的课程需要最少花费约4小时完成课前准备,而如果平行教学班级多,则教师还需要不断重复同一教学内容,创造性低下[2]。而相对于科研,教学质量却难以科学量化估计,很难产出显著性的成果。但与行政人员相比,教师的收入远不及行政人员,除了正常的课时收入,几乎没有额外所得,物质收入不高,同时心理成就感不强,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4.家庭发展牵扯精力。高校因其工作时间相对比较灵活,对需要承担更多家庭责任,付出更多精力的女性求职者更有吸引力,所以高校中女教师比例普遍高于男教师。伴随着国家开放二胎政策,一部分女教师积极准备生二胎。在此过渡期间,由于孩子年龄偏小,家中老人需要照顾,家庭牵扯的精力较多,造成了教师不愿多上课。5.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每个学生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网络上的“花花世界”远远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具有吸引力。手机不离手的现象已经出现在课堂中,大学生对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无动于衷”,上课与教师的互动不积极,严重影响听课质量。特别是对于大四阶段学生,一部分学生忙于实习、找工作,一部分学生忙于考研、出国申请或公务员考试,造成课堂出勤率经常达不到一半,即便出现在课堂上的学生也是心不在焉的听讲,教师就像“自我表演”。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的表现,严重打击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三、改善教学质量的建议1.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地方,教学是首要任务。学校应多举办或组织一些教学专题研讨会,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高校也可考虑将第一课堂直接设置成教师教学观摩的场所,通过观摩,学习新理念和新教学手段并吸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所用。建立教师定期进修制度,以缓解教师教学方面的工作压力。另外学校还应为新入职教师或青年教师配备教学导师,以“传、帮、带”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2.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第一,学校的教学质量与高校内部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现在高校普遍录用的教师大多数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教学经验少,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应建立教师教学培训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方面,充分利用教学名师资源对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课程开发等进行职业化培训。第二,发挥教研室的作用,通过制定管理制度,给予教研室一定的权利如人事权、财权,定时召开教学研究会议,外出参加培训,探讨教学改革,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帮助和机会。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转岗制度,对不适合在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但是有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可以转到相应的科研岗、管理岗,确保教师各尽其职,各得其所,最大程度的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3.关注教师物质需求,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工具”,也具有一切正常人的喜怒哀乐[3]。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往往较大,房子月供、子女的教育费用、交通费用在家庭中占很大的支出比例。如果学校适当地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关注教师的物质需求,使教师与科研人员、行政人员之间保持动态合理的利益差距,切实的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使教师不再为生存而忧、为生计所困,这样才能促进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工作。4.利用互联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然无法完全阻断学生上课玩手机,不妨将其手中的手机由“凶器”变成“利器”。打造“移动互联网+课堂”的课堂,利用学生手机屏幕作为课堂教学的子屏幕,让学生通过自媒体社交圈发布学习成果,获得“被关注”的满足感。QQ和微信两款即时通信软件已经在学生群中广泛使用,建立一个授课教师及选课学生参加的QQ群或微信群课程平台,教师可以适时地发送教学资料、课件、短录像等教学资料,还可以利用群视频功能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远程视频教学[4]。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观看微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某个知识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四、结语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并非易事,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学校、教师共同意识到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教书是第一责任,学生体会到学习是首要任务,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教学状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互长。参考文献:[1]李保玉.大学教师教学倦怠的新制度经济学审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44-47.[2]张亚南.“80”后中学教师教学状态研究——基于上海市P、X两区的实证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1.[3]宋明亮.教师教学状态研究[D].河南大学,2011.[4]王宜艳,孙虎山.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高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5):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