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玲

摘要:每一位新教师都期待成为“优秀教师”。作者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通过反思自我教学行为或是观摩同行教学实践,发现新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常常会遇到缺乏对小学生认知能力的感性经验、教学内容仅局限于课本、教学问题情境设计不能起到有效引导作用、教学中对突发事件的预判和处置不够灵活等问题。通过建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结,系统地分析课程与教学,走入学生实际生活,课前预演学习过程,凝练教学语言等策略,有助于新教师更好地向优秀教师顺承转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建构;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021-02

教师是终身成长的职业,每一位新入职的教师都梦想成长为充满智慧的优秀教师。笔者认为,感悟教学过程,反思课堂表现,或许是促进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作为一线新教师,对在设计和阅读教学方案、观察学生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结,可以获得很多启发,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

一、建立所学教学理论与自身教学实践的联结

谈及小学生学习时,新教师头脑里往往浮现“概念习得”、“规则学习”此类教育心理学术语,但理论上的描述与小学生的实际表现是什么关系,如何把理论问题与教学实践予以联结,新教师往往不甚了解。这也是职业初期教师在小学教学实践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许多学生课堂上总结角的概念时,在预习的基础上可以非常清晰地表达,这时教师会想当然地认为只要习得了角的概念,就能正确运用概念,事实并非如此。当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在“图形中找出角”这一类概念辨识任务时,学生的错误率极高[1]。

二、学会系统地分析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致力促进高阶目标的实现

小学数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体现在以下层面: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初步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和理解与数学相关的文化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数学。新教师在这方面的专业技能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整合目标与实现高阶目标学习的经验。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新教师列出的教学目标或许停留在“要组织学生学习移多补少中感悟平均数产生的过程,掌握求平均数的普遍算法”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会通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初步感受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学会求平均数[2]。将“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目标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目标有机整合,运用平均数解释现实现象,积累统计中“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在“收集数据”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用数学描述生活、表达情感的习惯。

三、走进学生实际生活,设计出真实而有效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对应具体而真实的知识应用情节,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情境更明晰。好的教学情境既能引人入胜,更能寓学习于趣味之中。要提高新教师教学情境设计水平,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尽可能地走入学生生活,知其所想,知其所趣[3]。

有一位新教师在教学“千米与米的换算”时是这样创设情境的:上课伊始,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天路》,配有壮观美丽的青藏铁路图片,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青藏铁路的来之不易,随后提问:“哪位同学知道青藏铁路的长度是多少千米?”在学生还在疑惑和思考的时候,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学会换算千米与米。如此的教学情境,看似结合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但偏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得这堂课沦为教师的表演与生硬的说教,学生则完全变成配合课堂教学的配角。

四、课前预演学习过程,体验学生视角的知识建构经历

新教师通常会在备课时感觉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结构严谨,过程清晰,可是教学实践时却往往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去设计的。由于知识储备、身份角色的差异,教师与学生对知识建构过程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心理学中的共情[4]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切实的思路。由此,教师可以在备课前将自己的角色暂时设定为学生,想象“如果我是学生,学习过程是如此这般发生,我将采取什么方法学习这个知识点,我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教师也可访谈个别学生,了解其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观察并预先体验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中,有的教师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该知识点,但实际上,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尚不成熟,仅仅通过多媒体课件未必会起到好的作用。如果教师备课时能预设到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与立体图的对应有实际困难,课前可布置学生制作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在正反面标好长宽高、六个相对面的名称,这样便以实际教具的操作替代课上空泛的讲解、单调的“想象”。因此,对于新教师,既然还未积累起丰富的学生认知经验,就需要在课前预设上下足功夫,提前预演教学过程,从学生立场出发预想学习困难。

五、提高教学语言的效用——凝练严谨,语言精简

成熟的教师能通过恰当的过渡语言将不同的环节结合在一起,并在每个环节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与学生同步思维,一步一步完成学习任务。于新教师而言,如果教学语言不够简洁,就容易使教学环节不紧密,甚至由于语言不准确、不简练而使学生过于“浮想联翩”而偏离学习轨迹。教学四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第一课时小数除以整数时,如果一直重复问学生9.84÷3该怎样解决、你想怎样解决等问题,就是空洞而无意义的,不如这样问:“你想用哪些学过的知识求得这个算式的结果呢?”尝试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意义。在学生列完竖式之后,为了启发对他们对算理,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要在3和2之间点上小数点?”这样的问题更有引导性和方向性。教学语言是教师的专业语言,是融哲学语言之深刻、逻辑语言之严谨、文学语言之生动于一体的[5]。

六、形成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从课堂技术升华到教学艺术

有了成为优秀教师的职业理想与信念,新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育理论书籍,践行教育实践,将教育理念与课堂行动予以关联,在实践中反思、行动、创新,升华自己的经验,逐步进阶自己的职业人生,实现从“掌握课堂教学技术”到“知行教学艺术”的升级。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教材处理宜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关于小学数学教材里“角的认识”[J],小学教学教师,2015,(7).

[2]吴正宪,张秋爽,鲁静华等.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平均数——平均数教学实录[J],小学数学教师,2018,(7).

[3]庄丽珍.以情景教学融入小学数学,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J].新课程(小学),2014,(11).

[4]乐国安.咨询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5]刘燕.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风格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