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相梅

摘 要:互联网不仅应用在各个行业,也遍及在我们的生活中。本文就此研究和探讨了互联网的普及对中学生的教育有何影响,教师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去解决这些不良影响,从而使中学生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互联网 中学生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掌握得好就有利于学生成长,掌握得不好就会使学生受到伤害。下面来说说互联网对中学生的教育都带来哪些影响以及对于这些状况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1 互联网对中学生教育的影响

1.1 互联网对中学生教育的益处

互联网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很具有诱惑力的,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和家长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可能导致学生沉迷网络,生活在虚拟世界。当然,互联网给中学生带来的有利一面我们确实不能忽视。中学生接触互联网越多,对于互联网的信息化特征会促使中学生产生现代观念,如效率观念,生活观念,学习观念等。

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多而广的特点,这会拓展中学生的求知途径。例如,学生在课上没有听懂教师所讲的一个数学知识点,他就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其他的学校教师的讲课视频来听,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对他们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它还可以拓宽中学生的眼界,因为学生每天都要坐在课堂里读书,很少有机会和有经济实力去外面多看看,然而通过互联网他们就可以去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如他们想知道西藏在中国哪个位置,都有什么文化,西藏人穿什么样的衣服等,就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这样他们即使没去过西藏也会了解一些关于西藏的风土人情。

互联网还可以帮助教师教学,传统教育就是教师对着课本给学生讲课,现在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采用做课件的方式给学生讲课,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的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做成课件,结合课本给学生授课。这是互联网给中学生带来的一些益处。

1.2 互联网对中学生教育的坏处

互联网上的一些反动思想信息,虚拟的网络空间,色情信息等等都会给身体和心理上正在发育的且是非分辨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都很弱势的中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首先,对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中学生过多接触互联网,对于互联网上一些西方国家文化选择盲目跟从。这会让一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他们在思想上有很大的冲击,使他们内心很矛盾。

其次,初中生容易沉溺在网络虚拟世界,尤其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甚至在网络世界恋爱结婚,这使他们逃离了现实世界,荒废了学业。而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想沉溺在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他们可以找到幻想的东西,而在现实世界这是无法让他们实现的。所以很多中学生为了逃避现实的压力,去网络世界寻找安慰,满足虚荣心。中学生每日沉溺于网络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也是一个问题,会造成身体素质极差,抵抗力弱等。网络上不良的信息也会增加中学生的犯罪几率。

还有网络上宣传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这会削弱中学生的爱国意识,盲目信仰外国文化和信仰,从而出现反叛国家的思想。同时,对他们本身的道德自律上也会产生影响,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大多数都喜欢刺激新鲜的东西,而网络上的一些诱惑对于他们的道德素养也会有影响。

2 应对互联网对中学生产生影响的对策

首先教师和家长要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对中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给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和家长要了解互联网的哪些东西会给他们带来不良影响,对孩子进行教育,告诉他们什么样的信息是错误的,不能学习什么样的行为,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是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要学会判别是非,要懂得抵抗不良诱惑,让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青少年。

其次,教师和家长要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和网络浏览的项目,避免他们接受不良信息,引导他们利用网络优势进行学习,去读一些健康积极的文字,看一些有正能量的节目。还要对中学生进行道德规范,告诉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要有道德行为规范,在网络世界也要遵守道德规范。要教育学生学会负责任地使用信息,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从而做到不在网上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不能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不能制作、传播和利用不良的信息,不能攻击其他网站等。也要建立起网络道德规范法则,让大家一起去维护网络的健康环境,使青少年受良好的氛围熏陶,可以减少他们受网络影响走入歧途的几率。

总之,教师和家长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代脉搏同步,紧跟时代的新潮,充当网络的“前卫和守门员”,教育引导学生文明、安全、健康上网、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创新、娱乐的健康阵地。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

[2]郑振龙.金融学与经济学的相互关系[J].经济学动态,2005(2).

[3]汪平.理财学、理财学家与理财学教育[J].理财者,2003(1).

[4]史树中.公司财务理论主流[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