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宁

出于个人喜好,我经常在网上观看文化类或知识类的脱口秀视频节目。这两年,各大视频网站纷纷推出原创的文化脱口秀节目,点击率奇高。很多人由此预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说时代”,这同时也是一个“视频学习”的时代。不过,在这里,我更想做一个对比,我们不妨把一档文化脱口秀看作一门课程,来看看“说时代”能给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文化脱口秀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说,靠的当然是主讲人。不错,成功的文化脱口秀都会有一位学识渊博、幽默犀利、魅力四射的主讲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从当年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到如今的网络“说时代”,易中天、于丹、高晓松、罗振宇、马未都永远是各大公司追逐的对象。但如果您认为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只凭这些“名嘴”就能让观众老老实实一口气听上45分钟,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说时代”,如果没有技术的“保驾护航”,要想让一档文化脱口秀节目保持高收视率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我看来,“说时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技术+名嘴”“技术+名师”的时代。下面我们就看看在文化脱口秀里,“技术+”都做了什么。

我们不妨拿教育来做个对比,脱口秀的主讲人就好比教育领域的名师,让一位名师滔滔不绝地讲45分钟专业知识,哪怕讲得再精彩,也难以保证观众目不转睛。我们曾看过为数不少的网络课程,想必有切身的体会。文化脱口秀节目又是如何解决这一“知识传播”难题的呢?据说,当年百家讲坛有如下的规定:主讲人连续讲述不得超过5分钟,就必须插入图像、动画、视频或真实场景;为了避免给人一种自始至终只有主讲人单向传输和一人独大的局面,讲述方式会不时切换为主持人旁白,并适时切入观众的会心一笑……在如今的“说时代”,五花八门的技术穿插于主讲人的讲述过程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晓说”,每当需要讲解一些专业概念的时候,一个操着东北口音的漫画人物“老王”就登场了,他总能用诙谐幽默的段子来重新解释那些枯燥的概念。最近开始流行的弹幕技术更把观众与节目的即时互动加入进来,甚至鼓励观众前来吐槽。总而言之,脱口秀视频节目的策划者和制作者都是传播学和心理学的高手,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如何把枯燥的专业知识通俗化的表达给观众。而技术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句话,技术并没有改变讲述的内容,但是技术改变了讲述的方式。

如果说,上面我们看到的“技术+”是技术在“前台”的作用,那么,技术在“幕后”的价值在“说时代”更不可小视。那就是,通过实时的大数据分析,随时为节目提供各种反馈及改进意见,脱口秀节目平均每期高达200万到400万的点击量让这种大数据分析更具参考价值。比如,优酷打造的号称“互联网第一文化脱口秀”的“晓说”,随着节目的播出,后台的大数据分析也同时启动了。这种数据分析可以精确到观众何时观看或何时离开,当发现某段时间女性观众明显少于男性观众的时候,“晓说”在战争题材中聊起了星座。当大数据显示14岁以下的学生也有很多是“晓说”的观众时,优酷主动制作了一系列的动漫电影,为孩子们推出了“小晓说”。

“说时代”是一个“技术+名嘴”“技术+名师”的时代,“技术+”在前台可以改变传统的知识传输的方式,在后台可以即时提供教学反馈的信息。当技术从三分屏的网络课程到更加灵活多样的微课,当课堂从传统的黑板粉笔到智慧教室,当教育也进入一个“说时代”的时候,我们能否从文化脱口秀里收获点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