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淼淼

读了方老师的博文后,我找到了知音,因为我们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在许多人的潜意识中,信息技术只是一门技术课、工具课,与美育关系不大。不少信息技术教师在上课时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导致学生在学习PPT、Photoshop等软件时,只注重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却忽视作品的设计与情怀的传达,使得学生作品普遍美感与灵性不足。因而,如何让学生在知识接收趋于碎片化的数字时代也能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当“技术”遇到“美”,如何用“技术”来表达“美”的情怀?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课堂上,我会要求自己以美的姿态站在学生面前,用美的语言、美的案例、美的素材去感染学生,并在塑造自身美好心灵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在选择教学素材时,我会选择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案例,用美的事物感动学生的心灵,以美动人,以美育人。例如,在讲授“图像的合成”时,案例素材我选择了“父亲的背影”“母爱”等图片,以“感恩父母”为引线,感恩之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与创作欲望,因而课堂上美的作品层出不穷。又如,在讲授“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时,我引导学生观看电影《人工智能》片段,在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魅力的同时,开展“善与恶”的讨论,学生感悟到了良善之美。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美的长期陶冶,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丑恶的东西不可容忍。让美把丑与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

当“技术”遇到“美”,我选择美的教学目标、美的教学内容和美的教学方法,努力利用美的内容和形式,去潜移默化我的学生,让学生在长期与美好事物接触的过程中,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