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美惠 林传能

“老师,这太简单了!我已经等很久了,怎么还没进入下一个单元?”“这好难哦!老师再怎么说明,我还是不会……”“老师,可以给我多一些任务吗?我回家后都好无聊!”“我是个慢调子,需要多一些学习时间思考……”面对一个班级内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差异极大的学习速度,我们选择运用基于网络平台——群学网的PBL来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对学习更有热情,更能让学生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和PBL相约的学习,形成了一场美丽的网络旅行。

旅行前准备——课程设计

1.何谓PBL

我们所运用的PBL是指Project-based Learning,之所以用“project”而非“problem”,是基于小学生在学习时,对“problem”的弱结构问题无法确认,学习效果因此减低,而采用“project”任务取向时,小学生能清楚任务的目标,缩短了混沌不明的目标探索阶段。

2.任务情境设计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马上融入课程的任务,我们会结合当前实际设计真实情境,并在情境中加入学生喜爱的元素。例如,“玩向未来”课程以童玩间的对话,呈现出制作台湾童玩的任务,营造出童年共鸣的乐趣;“优游0.618学园”课程通过来自未来的信件,带着学生拯救未来失踪儿童,呈现建立黄金比例校园的任务,塑造出侦探悬疑的紧张气氛;“碳索校园”课程结合时事,让学生把学校改造为绿色学校,创造出校园问题的立即改变性;等等。

3.任务呈现方式

任务设计完成后,教师群会以多元化的方式,如邮件、影片、寻宝等呈现任务,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4.课程中小任务设计

课程中的主要任务设计完成后,便会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来思考小任务,这样有助于学生完成课程主任务。

5.课程中自主任务设计

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取向,设计的任务分为必选任务和自选任务。必选任务是学生一定得完成的任务,自选任务则是学生依据自己的时间、兴趣选择完成的任务。任务依据问题类型来分类,越高层次思考的问题,得到的课程反馈(课程中教师给予的增强物)越多。另外,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可以选择进行任务的方式,它们分别为编辑报告的编辑任务、设计作品的设计任务、创作产品的创作任务、采访为主的新闻报道任务、综合分析的分析任务、辩论说明方式的说服任务等六种,小学生大多数会选择以实作性质为主的设计任务、创作任务或新闻报道任务。

6.学生作品的分享设计

为了让学生学习不受时空限制,课程运用网络平台——群学网来实施,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在家里,学生都可以通过群学网进行合作学习、在线讨论。通过网络无边界的学习,他们不但可以上传及下载任务作业,还可以自我评论、同侪互相评论彼此上传的作业。另外,为了让学生经历自我省思、自我学习的历程,最后一个小任务用数位叙事影片(DST,Digital Story Telling)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学习历程,而教师也会在课程结束后制作整体课程的数位叙事影片。

旅行中注意事项——教学现场

1.教室硬设备

为了让学生能在PBL教学情境中充分讨论,教室中必须要有讨论的硬设备,无论是可以组合的桌椅,或是计算机、网络设备,都需要应有尽有。可组合的桌椅不仅可以让学生根据人数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独立分开,开展自主学习。计算机、网络环境则是应网络平台学习的要求而设立,能让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学习。

2.教学流程

首先,呈现课程任务情境。教师依据多元方式呈现课程任务情境,让学生融入课程,维持学习热情。

其次,学生开始解决课程中的小任务。在学生解决任务时,教师群的主要角色为引导学习,并非主导或教学。学生进行课程中的小任务或主要任务的流程如下:

(1)决定任务属性。依据小组或个人学习风格决定任务属性,如创作产品任务、设计任务等。

(2)安排任务流程与分工。小组或个人决定解决任务的流程,并依据流程进行小组的分工;学生解决任务时,必须经过的流程包括:确定任务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讨论任务解决方法、决定最佳方法、执行方案以及在平台中上传任务结果。

(3)合作学习讨论。小组在产生大量的解决方法及决定用哪种解决方法时都需要大量的讨论,教师群最擅长运用的方法是脑力激荡策略,并以评估矩阵方式让学生决定出最佳方法。

(4)执行任务。小组讨论出共识后,开始自主地执行任务。

(5)上传任务成果。以数位叙事方式回顾解决问题的历程,制作成影片上传网站。

最后,进行自评与同侪互评。学生上传的任务,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我评量,也可以进行同侪互评,给予评分或实质性的建议。

3.教师教学角色

在PBL学习现场,教师是“Trouble Maker”,既不帮学生找答案,也不给学生答案,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提问,利用问题使学生产生更多的解决方法,利用问题让学生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法。问题大致以“为什么……”“有没有更好的……”“要如何才能……”为起始。例如,当学生认为A点子是最佳点子时,教师不会去评论A点子是否为好点子,只会问学生“为什么A点子最好”“有比A点子更好的方法吗”“A点子要如何执行会最好”等。

陪伴旅行的人——亲、师、生

在PBL学习现场,家长、教师及所有的学生,甚至是网络上学习的学友们,都是学习互搭鹰架的对象。在网络平台开课后,教师群会邀请家长们一起进入课程中,让其担任最基本的角色——评分员,有些家长甚至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合作学习、相互讨论彼此的观点等。

旅行的收获

和PBL的这场网络旅行,是结合学科知识、信息技术、情意交流、领导力的学习过程,让教师、家长、学生一起在教学场域中玩得尽兴、玩得专业、玩得有成果!更让信息技术课程也有人文关怀的一面,亲人、教师、学生都因为这场课程体会到更多的乐趣!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谢智谋教授曾提出,“教师的世界有多大,学生的梦想就会有多大”。在PBL的这场美丽旅行中,教师群需要充分地讨论与搜集资料,将世界拉到学习场域中;学生需要解决的是居住环境、国家甚至世界的任务,以此拓展学习视野,从而在这场旅行中改变世界。

备注:本文中课程都收录在群学网网络平台http://cop.linc.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