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风志 张英红

三年前,我成为微课教学实验教师。只要精力、时间允许,每节语文课,我都会很用心地做一个小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开始一段时间,课堂上学生眉飞色舞,脑洞大开。时间长了,便有些麻木,我那些小伎俩,被一一识破。如何改进微课,撬动学生的深度思维,成为我最大的困惑。

一节语法课上,一幅小小的图画,一名学生,偶然让我“柳暗花明”。

清晰记得,那节课是复习短语类型及辨析方法。这对初二的学生来说,既是重点亦是难点。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词语之间的关系,明晰不同类型短语的特点,我特意精心制作了一个小微课:①出示两个词语“黑板”“擦”,让学生尝试组合,看看谁组合得最多,判断得最准。得出:“擦黑板”是动宾短语,“黑板擦”是偏正短语。②为这两个词再找新朋友,重新组合成新的短语。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好玩,有的学生为“擦”找了一个新朋友“子”,确认它是名词,组合成“黑板、擦子”,是并列短语;有的给“擦”寻了一个小伙伴“干净”,组合成“擦干净”,是后补短语;更厉害的是学生找到了“我”,组合成“我擦黑板”的主谓短语。

正当我为自己的设计得意时,突然发现班上语文成绩较差的一位学生的练习本上有彩笔涂抹的痕迹。这名学生语感比较差,平日阅读较少,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初一阶段学习的实词、虚词,她掌握得较差;上节课我从词性的角度解读短语,她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不知所云。而这节课,她也主动地学习起来。我好奇地走到她身边,本子上划着一堆长方形,一些大一点,一些小一点;还有一个活泼的小人,穿着漂亮的花裙子。看我一脸愕然的表情,她说到:“我不是……不是……在画画玩儿……”“我知道,我知道。”我一边用手抚摸着她的头,一边连声地说:“你能帮我讲讲吗?我不太看得懂你画的是什么。”她抬起头来,眼睛里闪耀着星星的光芒:“老师,您看,这个大方框是黑板,小方框是擦子,这个小人就是我。这一个画的是我擦黑板,这一个是黑板和擦子……”我的眉毛开始跳舞,如果把图画的元素导入微课,是不是就形象直观了呢?

我请她到黑板前叙说自己的创意。那一刻,她第一次站在教室里最光亮的地方,像个天使。

可爱的孩子,你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新鲜甜美的空气开始流淌。有图画有文字,这不就是我正在学习的思维导图吗?把思维导图引入微课,会发生哪些变化?

一下课,我冲回办公室,迫不急待地启用Focusky,把图画和短语融入一体,导图与微课的神奇邂逅,这不就是我一直期盼的改变?鼠标轻点,发送,今晚学生们就能玩了。

第二天上课,前三分钟交流:“你最喜欢哪一个微课,为什么?”学生们高喊着:“第二个!”“有好玩的图画!”“有画儿还有字儿!”学生脸上写满了好奇。

激活了学生对导图的兴趣,我接着分享了导图的要素、形式和简单制作过程,而后适时提出本节课任务:画个短语的导图玩玩怎么样?可以在纸上画,也可以在平板上画。可独立完成,亦可小组合作。

教室成了思考的天堂:想词的,画画的,制导图的,每个学生都全心投入,乐此不疲。最后,每个小组推荐一份作品,全班交流。在制作、交流、倾听的过程中,学生们一次次地领会、体悟每种短语的特征。

第三天的测试成绩让非实验班的教师们大吃一惊——错误率仅是平行班级的20%。吃惊之余,他们问得最多的是视频制作难不难,烦不烦?

我问他们:“会画线吗?用线组合成大树、河流、花朵……”所谓的导图,简言之,就是用文字加图画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是常态性的使用,所以不需要美化加工,因而使用起来就是“流水”速度,一点儿不烦琐。我所在办公室的教师们一试,还真不难,这预示着“导图”视频的制作,我又多了好几个战友。

接着,我思考是不是只有逻辑关系强的语法,才适用“导图”视频?非也。

果然,孩子们的才思,更是“奇妙”!

在整体感知文本的过程中,清晰的思维导图对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写作思路的梳理、中心思想的准确把握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如《绝唱》《端午的鸭蛋》。

同时,在细读品味文本人物和事件的过程中,导图视频可以形成对某个人物、某个段落、某个场景的宏观解构和立体感知。例如,《社戏》中的六一公公,以前都被师生直接无视。一名学生把文章结尾部分,“我”和六一公公的动作、神态、语言,制成导图,作成微课——“我”的“敷衍”,六一公公的“热情”,跃然纸上。又如,在《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中,学生质疑:“为什么总喜欢到福楼拜家度周末?”结尾描写送别时刻,福楼拜“分别送”“单独讲”“紧紧握”“热情笑”“拍打肩”等一系列的动作、神态的词,搭配真切的图画,立体描摹了一个热情好客的主人。

难道“导图”只限于课内阅读?不然。例如,学生读名著《海底两万里》,计算机使用水平高的学生,用软件制作了思维导图,把行程路线和主要事件一一列举,让人一目了然;有的学生手绘,用“橹”作中心图,按照时间顺序,把小说主要内容概括提炼得条理清晰,形象直观。

让阅读与思考同行,与质疑同在,名著阅读将成为最美的风景。

“导图”视频可以用于作文构思吗?当然。例如,构思《拥抱母爱》这篇文章,可以把题目当成中心图。第一级主干是开头点题、正文细写、结尾扣题,正文部分可以再分第二级主干——母爱的表达方式、母亲是魔法师、母亲是神力女强人……

由于导图重在“导”,用“图”的方式呈现思维过程,使“大翻转”获得兴趣和效率的“大提升”成为可能。散文细读、名著导读、生字识记、诗词欣赏、作文构思……无一不可以成为“自主探究,制作导图”的内容。

对于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思维水平较优的学生,我会适时向他们介绍一些新软件,如Focusky,可以优化、美化自己的微课;如XMind,可以随时开展头脑风暴,快速理清思路;如FreeMind,快捷的一键展开和关闭节点,快速记录思维,多功能的定义格式和快捷键。借助导图与微课的热恋,师生共同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思考的快乐。

点 评

当翻转课堂留出更多课堂时间给师生对话交流时,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都被激发出来。一幅幅活力四射的思维导图,不仅是展示在微课中,而且还在学生的笔下生长,这正是教学相长后呈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