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敏

(庐江县城关小学 安徽合肥 231500)

凡是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熟悉的教师都知道,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关于三角形的教学,这一单元前三课时分别是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分类。

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我也是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来教的。在教 “三角形的底和高”时,我先从教材情境图中的“人字梁”来认识三角形的高、测量三角形的高,引导学生们在讨论、交流中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教学生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由于本班学生对“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画法掌握得较好。因此,学生在画高时,也没有太大的困难,教学过程还完成得比较顺利。但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两个地方引起了我的思考。

课堂扫描

教学片断一:

教材第25页“想想做做”第1题是“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前两个图学生们很顺利地完成了,而到第3个图时,学生的答案却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如下图)。

教学片断二:

老师: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学生:一条高。

老师:为什么?

学生:黑板上每个三角形不都是一条高吗?

老师:三角形的高是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请问一个三角形有几个顶点?

学生(恍然大悟): 三个顶点可以画三条高。

老师:对,三角形有三条高!

教后反思

对于教学片断一,①、②画的高不在指定的边上,且①画的不是垂直线段,③虽在指定的边上,却也不垂直,所以这三个答案都是错误的。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错误,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认识这个三角形,如果先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学生就了解了直角三角形的特点,那这道题就可以从直角三角形的特点来分析,这样就会降低学生画高的难度。

对于教学片断二,如果让“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这个结论只停留在口头上,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困惑。不同三角形高的画法有所不同,如果能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及钝角三角形的不同特点来分析每种三角形高的画法,不仅便于学生掌握,也便于学生比较、记忆和理解。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很好画,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就是直角边,这就要从直角三角形的特点来分析,学生也易理解。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学生就不太容易理解了,特别是有两条高的画法难度较大,按照教材要求,学生可以不用掌握,如果只做简单介绍,学生可能也会很被动接受,不能真正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地使用教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灵活地使用教材,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调整。只要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利,这又何尝不可呢?

于是我决心做一下尝试。我认真地阅读了教学参考书,同时也查阅了另一些相关的资料,自己把教学思路重新整理了一下。刚好平行班有个班级的进度慢一些,我便想在那个班做一次尝试。我的想法得到了那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于是她先教了三角形的分类,然后我便在她的班上了一节“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尝试

首先,我引导学生描述三角形高的定义,使学生对三角形有三条高这一知识点有初步的认识。接着,我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画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作业纸,开始引导学生按三角形的类型对高进行探究。

探究一:锐角三角形的高

对于锐角三角形,学生很顺利地就掌握了高的画法。在肯定学生作业的同时,我还利用课件演示了在同一锐角三角形同时做三条高的图片。

探究二:直角三角形的高

对于直角三角形,不少学生在画出了斜边上的高后陷入了沉思。为了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我从直角三角形的特点着手进行启发。

老师:这是什么三角形?

学生:直角三角形。

老师(指着两条直角边):这两条边叫什么边?

学生:直角边

老师:两条直角边有什么关系?

学生:互相垂直。

刚说到“垂直”,有的学生就兴奋地叫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一个学生展示他的画法,并总结说:“老师,原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只要画一条,另外两条就是它的直角边。”到这里,学生对直角三角的三条高有了充分的认识。

探究三:钝角三角形的高

对于钝角三角形,学生们一拿到作业纸就饶有趣味地画了起来。不少学生画着画着就皱起了眉头,有的用三角尺在三角形上不断地比画着,却不敢下笔。大家都有同样的“苦衷”:另外两条高怎么画?甚至有学生怀疑:是不是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我知道,要让学生画出钝角三角形的另外两条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也超出了教材的教学范围,我介绍这部分内容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说:“钝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至于另外两条高怎么画,我就让电脑来给你们示范一下吧!”随着课件的演示,我给学生说道:“先延长三角形的一边,再从顶点向这条边画一条垂直线段,这就是它的高。”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上的“一举一动”,在课件演示结束后,教室里自发地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教后再反思

教学前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挖掘,在认识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来学习三角形的高,调整了教材的教学顺序,与第一次教学不同的是,我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而是引导学生一起探究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生能够自主寻找并灵活掌握三种三角形高的画法。整个探究过程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参与程度高,学生的求知欲也不断被激起,探究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学生真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

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教师就是连接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教师要发挥好这个桥梁作用。我认为教师要充分尊重教材、尊重学生,灵活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让教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鼓励和信任,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学习,同时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领悟力”才能不断提升,从而真正实现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的跨越。